攀学术高峰,促创新培养——记医学部2016-2017学年研究生学术“创新奖”评选

  【背景】为深入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根据《北京大学学生奖励条例》相关规定,并根据本学年度学生评优工作的实际需要,医学部于2017年8月30日启动2016-2017学年研究生“创新奖”评选工作。经个人申请(14个学院,共138人)、学院(部)初评(14个学院,100人通过)、研究生工作部审核与汇总、医学部创新奖评审委员会审议等环节,最终形成来自12个学院(部)、共计71名研究生组成的学术类创新奖推荐名单,提请北京大学奖励评审委员会审议。

  针对各学院的初评结果,医学部研究生学术类“创新奖”评审委员会于2017年9月22日下午对各院(部)所推荐研究生的相关材料进行认真讨论和严格的集中评审。医学部副主任段丽萍、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徐明、相关学院(部)学生奖励评审小组专家共10人组成了此次评审委员会。

  评审会上,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刘芳首先向评审委员们简要介绍了前期评审程序及此次评审标准,并对2016-2017学年医学部研究生学术类“创新奖”的申请情况、各学院(部)的初评结果进行了汇报。评审标准方面,医学部继续对毕业年级研究生的文章状态给予适当放宽,但仅对“接收”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或该学科领域顶尖期刊的文章给予参评学术类“创新奖”的资格。同时,刘芳副部长简单介绍了近两年医学部学术类“创新奖”的获奖基本情况,以供评审委员参考。

  随后,评审委员们逐一审议每一位申请人的学术成果。为保证评审工作的公平有序,医学部创新奖评审委员会逐一重点听取了相关学院从文章内容的创新意义以及所属期刊学术水平两方面进行的汇报。评审委员们不仅对申请人的学术成果进行了横向比较,同时严格把握申请人的学术贡献不低于过去两年获奖者的学术水平。通过横向、纵向比较及委员投票环节,最终形成医学部学术类“创新奖”的推荐名单(共71人,含博士55人、硕士16人),并于会议当场进行公布,报北京大学学生奖励评审委员会审议。

  医学部副主任段丽萍在评审会最后作了总结讲话。她从最近的自然科学基金评审和学科评估的申报材料出发思考北医的优势与不足,强调申请课题数量和科研成果质量在学科评估结果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并且充分肯定了教育部最新公布的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中,医学所做出的重大贡献。她希望各学院(部)及导师们在对学生的科研引导上继续提高要求,配合医学部科研发展的全局战略,保证科研成果质量和数量双丰收;同时请老师们严把学生论文质量关,加强对学生的学术规范教育,保持声誉最优。

  通过创新奖的评审工作,今年医学部涌现出了很多在创新素质、学术科研方面突出的研究生代表,例如,药学院博士生吴勇的研究首次实现结核分枝杆菌细胞壁中阿拉伯半乳聚糖的化学合成,有助于开发预防结核病的新型糖疫苗(成果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IF12.124);第一临床医学院博士生郭唯一的研究首次阐述了MBL水平与IgAN预后呈U型曲线关系,具有突出贡献(成果发表于国际肾脏病领域排名第一的杂志JASN,IF8.966)。相信他们的学术成绩和突出业绩将会鼓励更多的医学研究生在创新研究方面取得更多更好的成绩。

  医学部的研究生“创新奖”评选,历来在遵照北京大学评选原则的基础上,充分体现医学特色。本年度医学部研究生学术类“创新奖”评选,学生申报数量较往年有了新的突破,这与学校的医学创新人才培养及学生自身的努力密不可分。“创新奖”是北京大学为培养和鼓励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设立的较高荣誉,受到广大师生的高度重视。研究生工作部将在今后的评选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创新奖”的相关组织与评审工作,继续严格把关,为北京大学创新人才培养、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医学部研究生工作部)

编辑:韩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