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启敏:推动医学研究,助力健康中国

         十九大的胜利召开,标志着我国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十九大提出的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为医学科学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北大医学作为时代的排头兵,在詹启敏主任等校部领导的设计和推动下提出“临床医学+X”发展计划,加强学科交叉,推动医学教育改革,关注全球卫生,推动科技创新和医学进步,从而助力健康中国建设。英国著名医学杂志The Lancet(《柳叶刀》)2017年12月9日发表了一篇题为Qimin Zhan: driving medical research for better health in China(《詹启敏:推动医学研究,助力健康中国》)的人物专访,作者是Rachael Davies。现将全文翻译如下。

原文链接:http://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17)33090-8/fulltext

詹启敏:推动医学研究,助力健康中国

作者:Rachael Davies

翻译:王超 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原文配图)

 

“临床医学+X”,即将临床医学与其它相关学科加以整合,是詹启敏在建设健康中国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新的发展计划。作为北京大学副校长、医学部主任,作为5个学院(部)10家附属医院和14家教学医院的掌门人,詹启敏致力于将北大医学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医学中心。“我们希望能够整合临床医学与工程学、生物信息学、纳米技术以及大数据等医学相关学科,以推动医学科学更快发展”,詹启敏说。

“如今,健康中国成为国家战略之一,这是中华5000年历史中前所未有的时代”,詹启敏说道。去年,中国政府发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建设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学中心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临床医学+X”发展计划亦希望能够改革医学教育,并增强中国在全球卫生领域的影响力。通过优化八年制医学教育,詹启敏希望北大医学培养出既能够胜任临床诊疗工作、又能够做好科学研究的杰出医学人才。詹启敏介绍道:“今天的医学模式与100年前截然不同,我们既需要优秀的临床医生,又需要能够面向未来、引领未来医学模式的人才。”推动全球健康亦是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这样的背景,詹启敏于今年10月份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宣布成立全球健康研究机构,并讲道:“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不仅仅关乎中国人的健康。中国应该承担起促进全球卫生的责任,特别是要关注习近平主席‘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的医疗需求。”

詹启敏的全球视野源自于他早年间的经历。文革时期,16岁的詹启敏被派往农村地区从事农业劳动和小学教师工作。那时,极度的贫困和严重的医疗资源短缺令他产生了很深的触动。他回忆说:“我决定,如果有机会,我想做两件事——成为一名医生和一名教师。”1977年,高校重新恢复招生。詹启敏说:“我有幸从全国高考700大军中脱颖而出,并有机会到苏州医学院读书。”毕业后,他来到美国达拉斯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跟随癌症生物学家Jerry Shay进行博士后研究。“Shay致力于研究线粒体DNA在基因组中的插入并导致基因组不稳定的现象。即便在今天看来这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想法”,詹启敏说道。

20世纪90年代初,詹启敏与他的导师Albert Fornace合作,围绕肿瘤抑制因子p53及其在细胞周期调控中的作用撰写了一篇开创性论文,从此在学术界有了一定的名气。p53蛋白也因这项工作而被《科学》杂志评为1993年“年度分子”。随后的几十年间,詹启敏取得了一系列学术成果。“启敏在癌症细胞的细胞周期检验点(checkpoint)的研究中付出了大量的努力,并成为该领域国际公认的领导者”,詹启敏的朋友及同事、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天津血液病医院)程涛教授说,“他最近的标志性研究之一是对中国食管癌患者的全基因组分析,这项研究揭示了食管癌的一系列生物标志物和治疗干预的潜在靶点。”

詹启敏于1998年来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大学癌症研究所就职,开始建立自己的分子肿瘤学实验室。4年后,适逢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詹启敏应邀担任北京市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对此,他解释说:“中国政府重视海外学者是一个很好的现象,通过承认其重要地位,来吸引更多的优秀学者归国工作”。随后的几年中,詹启敏在匹兹堡和北京之间平均每年要往返13次。2005年,他被任命为中国医学科学院(CAMS)和北京协和医学院(PUMC)副院校长,从此关闭了在匹兹堡大学的实验室并回到了中国。

据长期一起工作的同事、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副院校长、医学遗传学系主任张学教授说,主管中国最大的医学机构之一是一个非常考验个人能力的岗位,而詹启敏则具有很好的岗位胜任力。“他为人亲和、乐于助人、善于合作,同时是一位学术产出丰硕的科学家。”中国医学科学院宋咏梅教授与詹启敏已经共事了15年以上,她评价道:“启敏是医学研究和医学发展战略领域优秀的科学家。作为国家863高新技术研发计划的负责人,他为制定中国的卫生政策、推进疾病检测和个体化治疗技术而努力奋斗。”

作为医学科学与生物技术领域多个国家重大专项计划的参与者,詹启敏说,中国的核心发展方向是科技创新,国家已经发布未来15年的健康科学计划,并在创新领域投入大量的经费支持,其中包括约270亿人民币的药物研发资金。“领导层已经认识到,科学技术的进步将推动中国的可持续性发展”,他说,“但是,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创造更好的环境、制定更好的政策,来支持创新性的研究。”虽然仍旧在不断探索,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詹启敏和北大医学始终走在前列。

( 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王超供稿)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