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院鲁凤民教授团队研究成果入选ESI高被引论文
日前,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鲁凤民教授团队发表于国际肝病学领域代表性期刊《Journal of Hepatology》(2016,65:700-710)关于乙型肝炎病毒病原学方面的一篇论文进入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ESI)临床医学领域(Clinical Medicine)高被引论文,引用数在同年份发表文章中排名前1%,成为基础医学院十年来第二篇入选ESI临床医学领域的高被引论文。
鲁凤民教授团队讲师王杰博士、沈弢副教授和硕士生黄向博等为该论文并列第一作者。在这篇论文中,该团队通过一系列研究证实血清中HBV RNA为包裹在病毒样颗粒内的未经或部分逆转录的前基因组RNA(pgRNA),明确了血清HBV RNA的性质和来源。进一步的小队列临床研究发现,停药时血清HBV RNA的水平可预测停药后发生病毒学反弹的风险。全球有众多长期接受核苷(酸)类药物治疗的慢乙肝患者,该研究提示血清HBV RNA水平有可能做为指导临床停药的血清学标志物。
该论文自2016年10月发表以来,受到广泛关注并引发积极反响。Journal of Hepatology杂志的编委会在同期给予重点推荐(From the Editor’s desk)。我国肝病领域最具影响的《中华肝脏病杂志》、《肝脏》和《临床肝胆病杂志》也在第一时间对该项工作进行了联合报道。德国、美国、加拿大、法国和我国的多个研究团队陆续发表论文验证了该研究的创新发现。基于该项研究,欧洲肝病学会最新版《慢性乙型肝炎管理指南》将血清HBV RNA列为新型血清学标志物;美国肝病学会的专家共识声明也指出,血清HBV RNA具有成为反映肝细胞内cccDNA活性的血清学标志物的潜力。
鲁凤民教授团队后续工作中进一步证实血清中的HBV RNA为pgRNA及其剪切变异体(J Hepatol. 2017, Epub ahead of print),验证了血清HBV RNA与患者肝组织内cccDNA的存在及转录活性有关,提出了慢性乙肝“准临床治愈”的概念(J Hepatol. 2017, 66:462-463;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17, 25:105-110; Front Med. 2017, Epub ahead of print)。在此基础上,该团队还建立了检测血清HBV RNA的专利技术,并与多家企业联合进行成果转化,目前相关试剂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基础医学院)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