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明团队在JAMA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中国农村固体燃料使用与心血管和全死因死亡风险
2018年4月3日,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李立明教授团队和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邬堂春教授团队合作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fullarticle/2677446)。基于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CKB),研究者发现固体燃料使用与心血管疾病死亡和全死因死亡风险升高有关。
在世界范围内,煤、柴等固体燃料被广泛用于做饭和取暖。据估计,我国仍有4.5亿居民使用固体燃料,尤其以农村地区使用率较高。固体燃料在室内燃烧会产生大量空气污染物,对居民健康可能造成不利影响。然而目前还缺乏可靠的流行病学证据支持固体燃料使用与心血管疾病死亡之间的关联。该论文分析了我国五个农村地区的27万余名成年人长达7.2年的随访数据,发现使用固体燃料做饭者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和全死因死亡风险分别上升20%和11%;使用固体燃料取暖者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和全死因死亡风险也分别上升29%和14%。同时,停止使用固体燃料或使用有通风设施的炉子可以降低死亡风险。
近些年来,空气污染是全社会关注的问题,也是当前健康研究的一个热点。相比于室外大气污染,固体燃料燃烧导致的室内空气污染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我国农村地区室内空气污染暴露率较高,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本研究为制定和实施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了来自中国人群的科学依据。
CKB项目是由北京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和英国牛津大学联合开展的大规模人群前瞻性研究,旨在从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多方面深入探究中国人群各类慢性病的影响因素、发病机理以及流行规律和趋势。项目近年来取得多项重大成果,相继在国际四大顶尖医学期刊NEJM、Lancet、JAMA、BMJ上发表学术论文,提供了一系列高质量的我国本土化证据。为了推动医学研究的发展,充分利用数据。CKB项目一直秉持开放的态度,积极与其他研究机构合作,进行数据共享,本研究即是CKB与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合作完成的重要成果。高质量的队列数据和开放共享将带来大量的研究机遇,产出更多有意义的成果,为推动人群健康做贡献。
延伸阅读:CKB项目PI
李立明,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国家督学。英国皇家医学院公共卫生院院士(HonFFPH)、欧亚科学院院士。历任北京大学校长助理、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疾病控制中心首任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校长。国务院学科评议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组召集人、教育部全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全球健康杂志(英文版)》和《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主编。
长期从事公共卫生与流行病学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慢性病流行病学、老年保健流行病学、健康城市建设理论与实践、医学教育与公共卫生学教育、卫生政策与卫生事业管理等。先后获得美国Eisenhower总统奖、亚太地区公共卫生科学理事会公共卫生杰出贡献奖、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杰出校友奖、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劳动模范、中华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发展贡献奖、中国健康教育30年“金牛奖”(2010)等荣誉称号。
(科研处)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