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医学部国际合作交流中心正式启用

  

      2018年5月5日,北京大学医学部国际合作交流中心(严柏志楼)启用仪式在医学部国际合作交流中心二层报告厅隆重举行。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名誉主席、医学部原主任韩启德院士,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医学部原常务副主任、北医校友会会长柯杨教授,北京大学副校长、医学部主任詹启敏院士,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医学部党委书记刘玉村教授,美国AA肉食品集团董事长严柏志先生,美国AA肉食品集团总经理严树浓先生,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民族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王林旭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部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医学部各职能部处、直属单位、各学院、医院负责人,严柏志先生的亲友,北医部分校友,医学部教授专家代表和留学生代表共同出席仪式,以见证、欢庆这一重要时刻。仪式由医学部副主任宝海荣主持。

  

  宝海荣详细介绍了国际合作交流中心的楼宇情况。该中心是医学部重点建设工程,2018年1月竣工。楼宇建筑面积1956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二层,新楼建成后冠名为“严柏志楼”。该楼提供了国际合作处办公场所、一个小型会议室、两个接待室、一个多功能报告厅和学生交流活动场所。

  

  詹启敏代表医学部欢迎到场嘉宾并发表讲话。詹启敏首先提到国际合作交流中心工程的重要性,并感谢严柏志先生的慷慨捐助和王林旭教授的大力支持。国际合作交流中心是医学部对外展示的重要平台和窗口,推动国际合作交流是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中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医学部国际合作交流中心在科研合作、学术交流以及学生培养方面取得了诸多成就,新楼的落成将为国际合作交流工作增光添彩。未来医学部国际合作交流工作将重点开展内涵建设、助力北大医学发展。

  

  北医杰出校友、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牙医学院副院长王存玉院士发来祝贺视频。作为该项捐赠的牵线人及促成者,他与在场的嘉宾、师生分享了其与北医的深厚情结。在视频中,王存玉校友见到母校在北大医学旗帜下,在加快人才引进和校园建设力度方面成绩卓著,倍感欣喜和鼓舞。他相信,国际合作交流中心的启用,一定会为母校学术合作交流提供理想的场所,并希望医学部使用好该中心。他也特别感谢严柏志先生的慷慨之举,并希望他们继续支持母校的建设发展。

  

  作为捐赠人,严柏志先生在发言中表示很高兴参加国际合作交流中心新楼启用仪式,并感谢所有为新楼落成付出努力和心血的老师和工作人员。他分享了自己与北京大学医学部的渊源和缘分,以及他在与医学部领导、师生接触过程中的感悟和收获,并祝愿北大医学明天会更好。

  

  柯杨在致辞中深情回忆了与严柏志先生相识的过程,讲述了严柏志先生慷慨捐赠、支持国际合作交流中心重建的初衷。她对严柏志先生、北医校友以及社会爱心人士对医学部发展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并希望严柏志先生继续支持北大医学的建设发展。柯杨也回顾了新楼重建的历史,感叹北医之好在于北医人好。百年北医口碑的树立,归根结底在于一代代北医学子为祖国的医学事业不断追求和奋斗。众多校友时刻铭记自己“北医人”的身份,以各种形式回报母校,为母校的发展添砖加瓦。此外,柯杨借国际合作交流中心新楼启用仪式送上对北京大学120岁生日祝福,并期望北大医学再创辉煌。

  

  韩启德院士在致辞中提到,他见证了医学部国际合作交流中心从20世纪80年代两间办公室发展到今天的三层独立建筑,从最初的以办理出国签证为主到如今开展丰富多彩的国际合作、出国出境、学生培养与交流等工作。韩启德感慨北医人的厚道和勤勉,不论环境和条件如何,北医人像一家人一样团结向上。韩启德对医学部的国际合作交流提出更高的期望:以我为主、主动出击开展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

  

 

     

  最后,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韩启德、柯杨、詹启敏、刘玉村、严柏志、严树浓走上主席台共同开启大屏幕,宣布医学部国际合作交流中心(严柏志楼)正式启用。在场领导、嘉宾与师生共同合影,启用仪式圆满结束。

(国合处/文  宣传部 黄大无/摄)

 

编辑: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