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支援西藏工作暨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会议召开

北大医学人奉献雪域高原

  为更好地推进医疗人才“组团式”支援工作,6月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拉萨召开医疗人才“组团式”支援工作会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王贺胜,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务副书记、自治区政协党组书记丁业现出席会议并讲话。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常务副主席庄严,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罗梅出席会议。 

       会议要求,各地要以务实的工作精神,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对口支援省市卫生计生委和援藏医院要将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一把手亲自抓,做到工作“有计划、有部署、有落实、有检查、有奖惩”;西藏卫生计生委要发挥主体作用,将制约支援工作的“瓶颈”问题列入工作清单,主动谋划对接,实施“销号式”管理。要把组团支援工作当做解决当地群众就医需求,提升参与组团工作人才综合能力的重中之重,推动“组团式”援藏工作再上新台阶。

会上,自治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罗樱樱做了发言。她被本地学员对西藏的“大爱”深深感动着,在工作方面她表示,能力培养是关键,师带徒要注重“授人以渔”,而不仅是“授人以鱼”;鼓励学员自主实施新技术、新业务,增强学员的自信心;注重医疗、教学和科研能力的协同发展,实现为科室培养业务骨干的目标。

  

  罗樱樱参加2017联合国糖尿病日西藏系列公益活动暨“蓝光行动”

  北大医学人在雪域高原践行“厚道”精神,奉献无悔青春。在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典型案例汇编中,宣传了人民医院血液科唐菲菲、第三医院妇产科刘春雨、第一医院儿科张清友的优秀事迹。

  唐菲菲抱着“不忘初心、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想法,倾尽全力、多措并举提升当地医疗水平。首先,提升教学查房水准,结合实例进行专业知识授课,定期进行危重病例讨论。其次,每周与北大人民医院血液科远程连线交流互动。再次,一对一帮带西藏本地医生,培养血液青年骨干,并首次开展年轻医师“月读书报告”活动的,变被动学习为主动研究。最后,加强护理人员的血液知识培训,并建立月度远程培训制度。

  

  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血液科护士站,唐菲菲为住院医师讲解及分析病历

  刘春雨援藏的一次抢救令人印象深刻,他半夜接到医院通知去处置难治性产后大出血问题,当时产妇出血量已高达2000ml。在当地没有强大的团队配合,也没有充足的血源保障。患者仅34岁,刘春雨认为绝不能让患者轻易没了子宫,艰难从血库申请到400ml血并输上血时,他热泪盈眶。他尽全力为病人保住了子宫,并和兄弟科室共同成功进行了抢救。前方不懈努力,后方给力支持,促进西藏医疗事业发展,是他心中援藏的责任和意义。

  

  刘春雨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参与抢救

  张清友推动京藏携手多学科联合治疗紫癜性肾病,当时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了2例重症紫癜性肾炎患儿,他与肾内科援藏专家刘立军会诊,并远程视频连线第一医院儿科肾脏病专家姚勇制定诊疗方案,通过一系列的治疗使得患儿的肾功能恢复正常。此次诊疗充分发挥了“组团式”援藏多学科联合和京藏联动优势,援藏专家会诊、远程连线讨论的过程紧凑而流畅。让“医者仁心、大爱无疆”跨越了时空的障碍,保障了西藏老百姓的健康。

  

  张清友床旁指导当地马宇德医师进行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

  三年间,共有三批63名北大医学援藏专家参与“组团式”援藏工作,赴拉萨支援西藏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北大医学人在雪域高原上有着许许多多无私奉献、感人至深的故事,上述故事只是其中的缩影,充分体现了北大医学临床专家的社会责任与担当,使得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及医疗管理水均有显著提升,达到了“培养一批人才,教会一批技术,带动一批学科,造福一方百姓”的目标。

  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肖渊、第一医院党委书记潘义生、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赵越、第三医院党委书记金昌晓出席本次会议,并在会后看望援藏医疗队员。

  

  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会议北大医学人合影

  (医学部两办供稿  部分内容来源于国家卫健委网站)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