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故事】十六年防艾宣传周,做“最坚固的桥梁”
编者按:
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红丝带是世界艾滋病日的标志,它象征着人们共同抗击艾滋病的决心,也象征着人们对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的关心与支持。
每年的这段时间,北医总有一群年轻人在行动着。他们就是来自公共卫生学院的同学们。
十六载的防艾宣传周,早已将预防艾滋病的宣传融入北大公卫人的血液,他们用青春和热情燃起防艾的星星之火,并在全国各地蔓延开来。
艾滋,向来是横亘在公众心中的一块危石。
自艾滋开始肆虐的1983年伊始,人类抗击这个重大全球公共卫生问题的战斗便从未停息。
1985年,我国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病例,漫长的防艾战役自此打响。
诞生
经历过“关国门堵艾滋”和对艾滋病高危人群的“围追堵截”期,今天的中国愈加注重科学防艾的宣传和对感染者的关爱。而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预防艾滋病宣传周(下简称防艾宣传周),就是诞生于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
预防永远是艾滋病防治的重中之重。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每年的这段时间前后,北大公卫人都会组织一系列活动,目的在于向大众宣传艾滋病预防的相关知识,倡导大众的自我防护意识,增进社会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理解与尊重。
从2003年防艾宣传周启动,至今已经持续了16届,十六年间从未间断,累计参与活动的北大医学青年学子和辐射的社会各界民众达到15000人以上。一代代公卫人,用青春和热情点燃防艾工作的星星之火,凭借专业知识的天然优势和在专业领域的不懈追求,既做追梦者,又做圆梦人,在推动国家防艾事业的点滴行动中助力健康中国战略,传承厚道北医人的精神。
2018年,响应国家疾控“主动检测,知艾防艾,共享健康”的宣传主题,公共卫生学院将防艾宣传周主题确定为“卫爱青春,知艾同行”,包括了交流论坛、知识讲座、同伴教育、知识竞赛、安全套及艾滋检测包发放与使用教学、社区宣传等活动形式,涵盖基础知识、自我保护、艾滋检测、消除歧视等多个主题。
第十六届防艾宣传周启动仪式
本文将回溯公共卫生学院十六年间开展防艾宣传周活动的经验、故事和思考。
十六年
十六届公卫青年人
十六个各有特色的防艾主题
十六年拓路踏歌
十六年劈波斩浪
十六年砥砺前行
立足2018年的今天,回望防艾宣传周这十六年,仿佛一条血脉流贯而成的宏大水系。最初的传统活动形式——知识讲座和同伴教育——依然保留了下来,而公卫人做防艾宣传周的初心,也在十六年中不断得到传承与发展,不断迸发出新的活力。
2003年下半年,“非典”的深重阴霾刚刚散去,人们对于传染病仍心存余悸。公共卫生学科也开始站在聚光灯下,接手着那些刚刚被让渡的责任。而“艾滋病”,这个已经不新鲜的名词,正半遮半掩地被摆在公众视野的角落。艾滋病,以它不可治愈的沉重底色,以及传染病的天然属性,在人群中引发了“谈艾色变”的恐慌。
恐惧,源于未知。只有了解它,我们才能战胜它。在“艾滋危机,防艾必行”的时代巨幕前,北大公卫人选择发声。凭借自身独有的专业优势和不可或缺的社会责任,我们正在搭建一座桥梁。
一座从最真实的艾滋病现状到人群中每一个个体身边的最坚固的桥梁。
聚四海之气 借八方之力
王晋伟深知,向大众传播预防艾滋病知识这项事业,一定不能单打独斗。作为2004年院学生会主席的他,见证了2003年第一届公共卫生学院预防艾滋病宣传周的举办。
“当时根本没想过,这个防艾宣传周会成为公卫学院一年一度的品牌项目,”他回忆,“我们当时也不过是懵懵懂懂的大学生,第一次深入医院接触艾滋病人,也第一次在健康教育学系的老师带领下去做防艾同伴教育。”
在北大附中组织同伴教育活动
第一届防艾宣传周给之后所有的薪火相传开了个好头——时任院学生会主席的曹栋栋和学生会成员们联系了佑安医院和北京大学健康促进1+1协会,以及一些医学部周边高校,甚至还有新华社的记者。从此,防艾宣传周广泛宣传、深入探索、多方合作的基调被奠定下来,和各校园、社会组织的关系也愈发密切。
十六年来,公卫防艾宣传周先后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中国疾控中心、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地坛医院等单位精诚合作、携手抗艾,在原有的活动基础上革故鼎新,渐入佳境。
十三届共话艾滋论坛开幕式
其实,早在1998年,防艾宣传周的雏形便已初显。2003年,公共卫生学院梳理了活动的总体框架,将原本零散的许多防艾活动统筹起来。这看似顺水推舟的举动,却触发了未来十六年的连锁反应,代代相传、渐行渐伟。
九年后,当杨淞淳一边看着“防艾宣传周十年回顾”视频,一边构思新一届防艾宣传周的策划时,跨越年代的两位北大公卫人萌生了相似的想法。预防艾滋病,本就是公共卫生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作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公共卫生学院,北大公卫人应当扛起这面大旗,从号召其他高校开始,唤起人们的防艾意识。曾任2013年院学生会主席的他,发起并亲历了2012年“首都高校防艾宣传联盟”的成立。
“我们应当去带动,带动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人们。而大学校园是我们征程的第一步。”抱着这样的想法,在时任院学生会主席高鹏的带领下,杨淞淳和公共卫生学院的青年学子们一起,联系了多所高校负责人,组建了“首都高校防艾宣传联盟”。在当年的宣传周开幕式之后,“联盟”的各高校代表组织了一场关于艾滋相关议题的讨论会,作为“首都高校防艾宣传联盟”的第一届活动。一年后,当他负责防艾宣传周时,更将这个想法拓展开来,将北大公卫防艾宣传周闭幕式办成了多所高校代表参与的防艾宣传论坛。
后来,越来越多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加入了这个行列。现在,每年防艾宣传周前夕,“北大公卫人”的邮箱都会收到数十封来自全国各高校的祝福邮件。有时,邮件中还会附上这些高校防艾宣传周的活动日程,以及对公卫防艾宣传周的祝福视频。看着这些邮件,杨淞淳知道,北大公卫人燃起的星星之火,正在全国各地蔓延开来。
论世之事,不期循古
“学长们之前已经形成了很完整的活动体系,我们只需要在此基础上做些与时俱进的创新就好了。”2014年院会主席温勃一向谦卑,在谈论防艾宣传周时也是一样。
2015年,青春主题电影《那些年》中的骑行片段在年轻人中已经掀起一阵热血风潮,纪录片《骑行川藏线2015》里骑手们翻山越岭的身影也早已吸引了大批有志青年。
“防艾知识要想深入人心,就要做大家喜闻乐见的防艾宣传活动。”温勃决定,在原本的活动框架里,加入一项“防艾骑行”。同时,他和学生会成员也邀请了当年的北京大学十佳歌手冠军张思源,谱写创作艾滋病宣传周主题曲《爱之约》,并为其拍摄歌曲MV。
防艾骑行
2015年院学生会副主席杨帆也是这样想的。“时代在变,防艾宣传周的形式也要与时俱进。”经历了上一年的防艾宣传周,她决定更加注重针对高校青年的防艾宣传活动。她和时任院学生会主席高晓莹经过考量,将“艾在象牙塔,防患未然时”作为当年的防艾宣传周主题,并将当时热播的《极限挑战》综艺节目融入到防艾宣传周活动中。
这种与时俱进的理念,一直延续到今天。2018年防艾宣传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响应国家疾控“主动检测,知艾防艾,共享健康”的宣传主题,现任院学生会主席吕瑾莨将今年的主题定为“卫爱青春,知艾同行”,更在活动内容中强调了“检测”的重要性。“我们既然提倡‘主动检测’,就要让需要检测的人学会检测、能够检测。”这次防艾宣传周将会给有需要的人发放艾滋检测包,并现场教学使用方法。
十六年防艾宣传周,见证了国家防艾现状和政策的变化。尽管国家对于艾滋病的防控政策,仍然一以贯之地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但我国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已经从血液传播为主转变为性传播为主。
与此同时,人们对于艾滋病的认知也在不断提高:艾滋知识宣传的重点,已经从最初的普及宣传途径和基本防护知识过渡到引导公众反歧视。
防艾,不仅仅要传承,更要与时俱进。时代洪流滚滚而来,我们只有奋楫向前,才能稳住重心、行稳致远,驶向零艾滋的光明彼岸。
院学生会与朝阳区疾控中心合作共同组织了朝阳区防艾宣传活动
前路漫漫,吾辈当求真力行
陈思远清楚地记得,他离艾滋病最近的一次经历。2017年暑假,他作为时任院学生会主席,带领学生会的实践团深入西南某地进行社会实践。尽管实践的主要内容是慢病管理,但身处艾滋病高发地区,在给当地居民进行义诊时,大家还是感到如履薄冰。这段和艾滋病患者近距离接触的经历,让他切身感受到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不安和困窘。
“艾滋其实离我们很近,而且有些感受,不亲身经历,你永远体会不到。”他说,北大公卫人要做的,就是把这些最真实的感受呈现在每一个人面前。“让每一个人都站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角度去思考,惟其如此,方能消除人们对艾滋病病人的歧视心态。”
温勃则看到了艾滋病病人的另一面。“他们和普通人没什么差别,如果不说,没有人看得出来他们是艾滋病患者。”当年的防艾知识讲座,主讲人便是一位艾滋病患者。在地坛医院这个防治传染病的专科医院,大学生们为艾滋病患者带去了关爱,也收获了教育和感动。握手、交谈,亲切正常的举动,足以改变他们对于艾滋病患者的传统印象。“真实接触比再多的宣传都更有效。”他提出,人们需要防艾宣传周这样的契机,来深入了解艾滋病的现状。“而北大公卫人要做这样一座桥梁。”
在佑安医院爱心家园举办的主题活动中,同学们为艾滋病人表演手语歌《天使》
“公卫人要走出去,放眼世界,用自己的所学所想去触摸这片真实的土地,才能真正感受到世界的纷繁复杂,前方的任重道远。“李楠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2009年,他担任院学生会主席,主办了当年的防艾宣传周。毕业后,他毅然加入了国际组织,先后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继续为预防艾滋病事业贡献力量。
如杨淞淳所说,“无论是在学术底蕴上,还是在专业领域里,北大公卫人都是靠艾滋病最近的校园组织。防艾不能走形式,应当切切实实地做有用的事。”一届届北大公卫人,在追寻专业精进、践行责任担当的路上,增本领、长才干,认识社会,充实羽翼,厚积而薄发。
校园摊位展示
“夜正长,路也正长。”如果说艾滋病人的世界和普通人的世界是两座相隔千里的岛屿,那么北大公卫人就是那座跨越海峡的桥梁。十六年来,一代代公卫人,把防艾的知识和理念在两座岛屿间反复传递,用自己的血汗浇筑出这连接心灵的桥梁。十六年防艾宣传周,北大公卫人的火炬已经引领了成千上万人;当防艾理念深入每个个体,我们坚信,终有一天,这成千上万颗星辰将连缀成一张全覆盖的巨网,彻底照亮零艾滋的天空。
防艾宣传周十六载,
公卫人,一直都在!
(公卫学院 2017级预防二班 林雨欣)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