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故事】一名2018级医学新生的“一二●九”
编者按
12月9日,北京大学2018年新生“爱乐传习”项目暨纪念“一二·九”运动83周年师生歌会在百年讲堂举行。“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第一个登场的医学预科代表队以一首《不忘初心》唱响燕园,传承医者大爱。
这是一名2018级医学新生参加歌会的故事,她用笔记录下了自己与“一二·九”结缘50余天的心路历程。
12月9日,晨曦倾洒在学生宿舍公寓44楼的窗台上。早上7点半,我和伙伴们早早前往北大新太阳活动中心B101排练室开始化妆。大家都早早到了,170余名参演师生像是无比珍惜这上午的时光。流水线化妆,有序而专业,10多名化妆师全部来自我们18级医学预科的同学们。作为“史上最美化妆师”,认真的化妆师还在前两天帮我们统一修了眉毛。
化妆现场
“一二·九”当天的练声
换上演出服,时针很快指向12点,这是我们约定发声训练的时间。再一次,迅速地整理队形。《不忘初心》,这首再熟悉不过的词曲旋律和我的心神结伴远去,回到某一场初秋恰到好处的阳光里。那是十月底,我报名“一二·九”的时候。
10月底,我报名了“一二·九”,我们自己改编了《不忘初心》。
我平时喜欢自己轻声哼唱,尽管明白这歌声并不悦耳动听,但若能参与到这样的大型活动中,该是多么宝贵的人生阅历!早就听闻“没参加过‘一二·九’,今后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曾作为医预新生在燕园待过”的说法,于是我决定报名试试。一天后,我收到了排练通知。除了惊讶,更多的是温暖。后来,我听说报名的同学全都来了。我知道自己入选的理由不是合唱水平,而是我的真诚,是医预办老师所坚持的“一个都不淘汰”:“同学们付出了,感动了,收获了,记住了,便是咱们医学预科组织‘一二·九’活动的初衷。”
我们选择的歌曲是《不忘初心》,但却没有现成可用的“医学生专用”合唱谱。于是,声乐组来自18级口腔专业陈跃天等同学听了原唱千百遍,苦干了三个通宵,一个音符一个音符勾画出四个声部,改编出这首只属于北大医学的《不忘初心》。他自己,却累得失声了。
北大医学版《不忘初心》
11月上旬,我们有了自己的声乐指导老师,一位最懂生物学的音乐人。
我们的声乐指导老师叫杨恩策,他特别可爱,总是笑眯眯地看着我们。医预办辅导员张莉娟老师在动员会上开玩笑说,杨老师是她所认识的最擅长唱歌的生物学家和最懂生物学的歌唱家。作为“85后”生科校友,他是北大校友合唱团主唱……后来我才知道,杨老师是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也是2017级基础1班的专业班主任。诸多的闪亮标签,都不及他如沐春风的笑脸和每次夜晚训练的陪伴。
声乐指导老师杨恩策和学长进行讨论
正是他在我们心灰意冷时不断鼓励,在我们疲倦乏累时用笑话暖场或者称赞我们微不足道的进步。每当我徘徊不前,总会想起选拔钢琴伴奏的那个夜晚,杨恩策老师一遍又一遍地唱同一首歌近两小时,而我们的钢琴伴奏候选同学,也终不负杨老师渐渐嘶哑的嗓音。
我们148名合唱队员都被声乐指导杨恩策老师、钢琴伴奏指导李腾子老师和总召团队所营造的氛围深深感染。这种氛围是温馨友爱,是积极进取,是乐观向上,更是携手前行。这氛围贯穿了“一二·九”活动的50多个日日夜夜,引领着所有医学预科新生们,幸福地向前走,不畏严寒和风雪。
12月3日晚9点,合练首秀迎来特别观众——詹校长。
晚上9点,北大新太阳学生活动中心B101,木质阶梯淡淡闪光。我和伙伴们刚刚下通选课。今天是合唱队和舞蹈、朗诵、器乐的第一次合练,我们都有些紧张,略显羞涩。发声训练之后,声乐指导杨恩策老师带着标志性的笑容,用响指打着节拍,指导同学们开始了第一次合练首秀。
也许是第一次站在新太阳的排练场,还未完全适应;也许是刚刚结束全天的课程,还有些疲惫;也许是嗓子还未完全打开,还需要些火候……起初,我们的声音并不洪亮,甚至有些不够连贯。合练首秀结束之后,我们忍不住开始讨论起来。
“詹老师!”不知谁在队伍里喊了一句。片刻的愣神与猜测之后,所有同学都发现北大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詹启敏院士已经悄悄走到大家中间。
詹老师对“一二·九”合练首秀进行点评
就在那个晚上,我平生第一次和院士同框合影,而且,而且我就站在詹老师身旁。
他是如此的可亲可近,詹老师开场就说,“如果不是清楚身处北大,我一定会以为自己进入了国家大剧院。”我笑了。他还赞了声乐组的歌曲选得好、编得好,夸了我们总召团队非常棒,说我们的合唱、舞蹈、指挥、钢伴、领诵、架子鼓……所有的队员都很棒!后来詹老师还主动和我们的活动总召合了张影。
“我还听见了大家北医式的激情、刻苦、默契与协作……我们只要唱出自己的风采、水平就足够了,名次是次要的,独一无二的体验是人生的珍宝。同学们,你们很棒!预祝大家取得理想的成绩,大家辛苦了,谢谢你们!”这是詹老师给我们的鼓励,我们也用热烈的掌声,表达对詹老师的感谢和爱戴!这样的问候,亲切、慈爱、温暖,如同年夜的烟花。
“让我们就把咱们第一次‘一二·九’合练首秀,送给詹老师做礼物,好不好!”随着活动副总召、来自18级药学的吴洋一声倡议,大家以最幸福的掌声给予了回应。
“一二·九”合练首秀迎来特别观众
50余天的磨砺与坚守,因为我们身后站着的是北大医学!
冬天的表演,总无可避免与寒冷作斗争。寒流突袭,气温骤降,排练如常,一丝不苟。
持续了50多天的排练,是一场磨砺与挑战,但我感受更多的是温暖与凝聚。记得一次我练到精疲力竭,却依旧没有达到目标,一个轻轻的声音抓住了我,“吃个橘子吧!”是后勤组组长,来自18级临床专业的杨博涵。我站起身,接过橘子,转身发现负责摄像的宣传组同学,趴在桌子上、站在椅子上、藏在角落里,捕捉每一个画面,在我们“医预之家”微信平台上留下专属于18级医学预科的“一二·九”瞬间。
“一二·九”口号和人手一张的卡片
是的,我不是一个人,720名医学预科新生组成了在燕园的北大医学人,我看到了每个人的努力。我们的舞蹈组排练,每次都在没有暖气的学生公寓地下车库进行,对舞步的精雕细琢,把冰霜都暖融成汗水。我们的后勤物资组,负责搬运排练器材,沉重的电子钢琴、架子鼓和音响让他们拥有了超人般的臂力。我们的视频组和舞台组,更是各显神通,相互切磋与磨合……
我不会忘记,支持鼓励我们的,还有很多很多北大医学人!他们是亲爱的医预办老师,他们是我们每个班的专业班主任,他们是北医各个部门的老师,他们是酷爱文艺的学长学姐,他们是曾经的“一二·九”队员,他们是学生会的小哥哥小姐姐……
“一二·九”鼓手
“辛苦什么,我是笨鸟,要先飞怎能怕苦?”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忘记了所有的烦恼。
我骄傲,我是北大医学人!我坚信,我和我们,所有18级医学萌新们,一定会在百讲的舞台上,展示出最好的自己。这力量,来自所有人的关注与关爱!这底气,源自北大医学的底蕴与发展!因为我知道,我们身后,站着的是北大医学!
12月9日下午1点半,“一二·九”,我们来了!
出征时杨恩策老师笑容满面
“大家排好队,准备出发!”推开新太阳的大门,刺骨的风宁息了我的心神,矗立在面前的是百年讲堂。我还是第一次作为演员来到这里,为了属于我们医学预科的“一二·九”师生歌会。作为甲组第一支登台的代表队,下午1点半,我们登台的时刻终于来了。
此时的我却分外沉静,静到只能听见来自心海的声音。
“如你所见,医学生的生活就是如此。”这娓娓道来的话语代替了主持人的慷慨激昂,这是我们开场视频的声音。一个清脆的声音:“你记得当初为何选择吗?”一句轻轻却坚定的回应:“Anything left?Nothing but my heart”,引出了我们的亮相。
荧幕暗淡寂静,四下里是悄无声息。微白的光晕沿指挥的左手倾泻而出,琴声点点滴滴,人声层层叠叠。当灯光在银色的裙摆上流转,在舞者的红裙间翻扬,一曲关乎生命之鲜活与医德之圣洁的高歌在心间涌动。渐渐地,这乐声和心音达到共鸣,愈发激荡、滚烫。
“一二·九”医学预科代表队以一首《不忘初心》
唱响百年讲堂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我们牢记北医人的誓言:
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
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
奋斗终生!
奋斗终生!
奋斗终生!”
当这誓言被呐喊而出,当这誓言响彻讲堂,所有郁滞于心的情思便觅得出口,浩浩淼淼、一泻无垠。又回到寂静,继而是掌声雷鸣。
这一刻,我只想说:我爱你,北大医学!
这就是我们,2018级医学预科同学们与“一二·九”的故事。我和伙伴们,全体医学预科的同学们,怀揣着这份对医学的执着,对北大医学的热爱,不仅唱好这首《不忘初心》,未来更要走好北大医学的求索之路。
回忆篇
责任,团队,凝聚,感恩……
每年,都有一段段医学预科同学们与“一二·九”的故事在燕园上演,他们在寻找声音、寻找强大、寻找感动,也寻找自信。
每年,医预的同学们为荣光而歌,他们不一定是唱得最优秀的团队,但一定是最努力、最温暖的团队。
每年,大家都用最凝聚的状态,去实现我们最美好的期待;用最真心的歌声,去表达对北大医学的那份忠诚与热爱。
本文根据学生工作部医预办18级学生:临床郭子濛、口腔路武迪和临床王昊翔的记述进行整理;图片由18级学生:预防彭译乐、药学刘海韵和临床杨天宇提供。由郑凌冰、张莉娟统稿。
(学生工作部)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