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学论道 承志启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举行“百年华诞学术周-院士论坛”
循学,让我们秉承科学之精神
论道,让我们开拓学术之思维
承志,让我们高擎前辈之薪火
启新,让我们续写百年新发展
为秉承科学精神,拓宽研究视野,搭建合作桥梁,续写医院百年新发展,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百年华诞学术周“院士论坛”于12月28日上午在科教楼陆道培学术报告厅举行。来自不同专业领域的医学院士,围绕各自领域的前沿话题、最新理念、创新技术进行主题演讲,为医院医务工作者带来一场医学的饕餮盛宴!
在医院世纪回眸,续写发展的新节点上,为推动科学研究的发展,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举办“院士论坛”,继续秉承科学精神,拓宽研究视野,传承前辈薪火,搭建合作桥梁,续写医院百年新发展。
此次论坛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百年华诞学术周压轴学术盛宴,特邀医院德高望重的陆道培院士作为大会主席。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詹启敏院士、山东省眼科研究所谢立信院士、天津市肿瘤研究所郝希山院士、空军军医大学陈志南院士、上海瑞金医院宁光院士5位学术巨擘做精彩报告。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全体领导班子:院长姜保国、书记赵越,副院长张俊、刘玉兰、王建六、李澍、王天兵,副书记陈红松、郭静竹,纪委书记苏茵、院长助理洪楠莅临大会。这场大师云集精英荟萃的学术盛宴还吸引了医院各科室主任、科研骨干、中青年医生、科研人员、护理人员和医学生们300余人,现场座无虚席。
谆谆寄语 承志启新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姜保国院长主持本次论坛。姜院长指出,2018年医院举办了一系列学术、公益、文化等庆典活动,是为医院百年生日献上的最好的生日礼物。为推动科学研究的发展,医院举办一系列高水平的学术论坛。今天的“院士论坛”,五位院士在各专业领域取得斐然成就,希望大家在聆听学术报告获取前沿知识的同时,深入体会大师们高瞻远瞩的研究思想、高屋建瓴的学术格局,学习院士们的科学严谨、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铭记自己的使命,进而启迪医院科学研究工作的方向,打造创新的医疗团队,努力实现医疗技术创新,创造医院学术更好的发展。
本次院士论坛主席陆道培院士在致辞中指出,人民医院一百年来,始终承载着生命的重托,致力于推动中国医学发展和提升人民健康水平,不仅肩负着疾病诊疗的重任,更承担着科学研究的重任。希望人民医院在百年华诞的新起点上,立足医学科技发展,聚焦国内外学术前沿,发挥学科和人才优势,在临床医疗难点、热点和关键领域开展研究,为我国医学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詹启敏院士致辞。詹院士提出,2018年喜事连连,国家正逢改革开放40周年,北京大学迎来百廿华诞,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迎来建院100周年。百年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为国家培养优秀医学人才、提升临床诊疗技术、推动国家卫生事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涌现出一大批医学大家。回顾历史,思考发展,谋划未来。今天论坛邀请的几位大家、院士,在中医药、基础研究、临床研究、转化研究、交叉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获得了卓越的成果,相信院士们的学术盛宴将给与会人员带来更多的启迪,指导医院发展,推动医学进步。
精彩报告 循学论道
山东省眼科研究所谢立信院士做了题为“创新和学科发展”的学术报告。作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博士生导师,谢院士介绍了和人民医院的渊源。随后介绍了眼科领域激光技术的创新和发展,获得5次诺贝尔物理学奖;超声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为白内障治疗带来了革命性进展;人工晶状体的个性化选择和视觉功能的趋光性白内障手术时代。这些创新都是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的突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决定未来,改革关乎国运”,在改革开放40年的良好创新时代和环境下,我们更应该遵循科学规律并勇于突破。
天津市肿瘤研究所郝希山院士做了题为“乳腺癌防治研究”的学术报告。郝院士首先介绍了我国乳腺癌的流行趋势。为进行乳腺癌的早诊早治,制定适合中国人群的乳腺癌早诊早治筛查指南,郝院士牵头进行了乳腺癌筛查研究,提出基于NGS的乳腺癌基因检测方法的构建,开创了精准医疗新时代;提出的BRCA1/2基因筛查可实现精准预防,进行乳腺切除降低发病风险,切除卵巢和输卵管进一步降低卵巢癌风险。并指出乳腺癌图像识别AI筛查,具有重要意义,建立起中国乳房再造个体化应用方案与评价体系。
空军军医大学陈志南院士做了题为“癌症免疫治疗2.0时代”的学术报告。陈院士首先介绍了肿瘤药物治疗的发展历程:即以化疗药物(1942年)为代表的第一次革命,靶向药物(2003年)为代表的第二次革命和以免疫治疗为代表的第三次革命。继手术、化疗、靶向治疗之后,免疫治疗成为第四种治疗技术。肿瘤治疗已显示出免疫治疗+的综合治疗趋势。免疫领域目前已获16项诺贝尔奖。陈院士介绍了国家分子医学转化科学中心的工作,以及13项抗体及免疫细胞治疗产品,包括CD147-CART、贝斯格等成果转化。
詹启敏院士做了题为“科技创新支撑医院内涵式发展”的学术报告。詹院士指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是中国医学和健康事业发展的最佳历史机遇期。新时代大健康的内涵包括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多视角关注。医学发展的历程包括两个特点:科技创新(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临床技术、优化临床决策的手段、健康管理、人体生物学研究、临床实践模式变革)和学科交叉(大数据和智能医学等)。詹院士总结了国家一流医院/医学中心的七大标准,指出科学研究是一流医院的重要内涵。在这样的历史机遇下,北京大学应建设研究型医院,推进一流临床医学人才培养,开展国际一流医院研究,推进临床医学+X。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宁光院士做了题为“学科发展之我见”的学术报告。宁院士介绍了中国糖尿病流行现状及趋势,指出经济发展、老龄化,及生活方式改变、饮食结构改变、体力活动减少、肥胖患病率上升等因素造成糖尿病患病风险增加。胰岛是决定糖尿病发病的关键环节,肠道菌群在糖尿病及肥胖发生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宁院士团队率先建立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通过物联网技术紧密连接院内院外全病程管理,利用AI技术进行糖尿病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姜保国院长在总结时指出,五位院士的精彩报告涵盖了基础、临床、中医、西医、中药、西药不同方面的内容,为大家带来了相关领域的最前沿研究概况。希望大家在聆听学术报告获取前沿知识的同时,深刻体会院士们的科学思路、科学精神、学术格局,及对科学研究的执着追求,并将其转化为日常工作的内在行动力,助力医院百年新发展。
追寻科学灵感,探索生命奥秘。生命科学研究过程中少不了孜孜不倦的学习,持之以恒的追求。2018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院以百年华诞为新起点,以“强化医院内涵建设、落实医院发展战略”为总方针,立足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以更高的斗志再攀科学新高峰,为全民健康保驾护航,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北大人民医院宣传处、科研处)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