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完成首例术中唤醒切除语言区海绵状血管畸形
2018年12月10日,一台汇集了神经外科、麻醉科、神经内科神经电生理各个专科大拿的海绵状血管畸形切除手术在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手术室紧锣密鼓的进行着。接受手术的患者小冰(化名)在手术过程中,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挑战。海绵状血管畸形为神经系统常见血管畸形之一,曾称海绵状血管瘤,由不成熟血管密集排列形成蜂窝状肿块,可反复出血,有家族型和散发型之分。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头痛、局灶神经功能障碍、癫痫等。小冰正是家族性海绵状血管畸形的患者。
时间回溯到四年前,11岁的小冰突然出现癫痫大发作,在当地医院急诊就诊,行头部CT检查时,发现左侧颞顶枕部出血,在完善了头部核磁共振后,临床诊断为海绵状血管畸形,并于南方某大型三甲医院行开颅颅内病变切除术。因病变位于语言区(Wernicke 区),强行切除可能致使小冰失去语言功能,故当地医院在进行第一次手术时,仅有部分畸形血管被切除。
术前MRI(T2):左侧颞顶枕交界区混杂信号,提示海绵状血管畸形伴出血
两年后,小冰再次出现癫痫发作,复查CT发现左侧颞顶枕区残余畸形病变出血,局部血肿形成,小冰接受了第二次手术,因为对于语言功能的顾虑,这一次的手术也仅仅只能清除血肿,切除了部分可疑出血的病变。对于小冰一家来说,“不能”切除的病变,成为了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三个月前,小冰再次出现癫痫发作,这一次的发作形式主要表现为一过性的失语。忧心的父母带着懵懂的小冰于当地医院复查CT,果不其然,畸形的血管再次出血了。因为过往两次的手术经历,一家人谨慎了很多。然而入院2周前,小冰再次出现了相同类型的癫痫发作,CT提示残余畸形血管团出血。我们很难知道那一刻小冰一家人的复杂心情......
术前病例讨论
入院后,在神经外科赵元立主任医师、王嵘主任医师、叶迅副主任医师、曾春主治医师的协作下,小冰的术前相关检查迅速地完善了,并在全科进行病例讨论。因为其多次手术病史且病变位于语言区,手术难度极大,如何保留语言功能、最大程度切除畸形血管团是在计划手术时医生们重点考虑的问题。经过术前的充分评估与宣教,通过与麻醉科姚兰主任带领的麻醉团队和神经内科刘献增主任医师带领的神经电生理监测团队的交流与讨论,最终计划实施术中唤醒开颅切除畸形血管病变。
手术过程中,神经外科医生将首先完成开颅,取下术区骨瓣,暴露脑组织与病变,然后在麻醉医生的帮助下,唤醒小冰并进行一系列的神经功能监测,最终的监测结果将反馈给手术医生,协助判断和保护语言功能区,进而指导病变的切除范围。通过对手术过程的详细讲解,小冰对整个手术有了大体的认识,在所有人的鼓励下,他勇敢的接受了这一挑战。
手术中
手术当天,因为有了前期充分的准备,小冰表现的很从容。在完成了静脉通道建立、尿管置入后,开始全身麻醉。病人入睡后,麻醉科姚兰主任和李伦旭医师放置了喉罩进行机械通气,并用局部麻醉药物进行神经阻滞,紧接着头架固定、影像资料辅助导航、消毒铺巾、切口局部麻醉、开颅,手术如同术前计划的那般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当畸形病变暴露后,麻醉医生减少了药物的用量,仅维持最低限度的镇静和镇痛。所有人都停下来等着小冰的顺利苏醒,连手术护士手中为了预防癫痫发作而准备的冰盐水块好像都加快了融化的速度。
5...4...3...2...1...在所有人的关注下,小冰渐渐睁开了双眼,麻醉医生随即取下临时喉罩,接着他回答了我们的第一个问题:我叫小冰。
另一边,已经等候多时的神经内科刘献增主任医师马上就位,采用大脑皮层电流刺激技术开始进行语言功能测定,让患者在清醒注视电脑屏幕图像的同时电刺激大脑皮层,首先确定所需的电流刺激强度安全范围,同时记录刺激区域临近的大脑皮层脑电活动,监测刺激电流的强度。然后神经外科赵元立主任医师不断移动刺激电极部位,搜寻大脑皮层负责语言、运动和感觉的功能区域。由于小冰的良好配合,手术团队快速准确地确定了大脑皮层语言区的位置后,麻醉医生迅速加深麻醉,小冰再次睡了过去。
神经外科赵元立主任医师精准打击,在全切除病变的同时,保留了负责语言功能的脑区。手术结束后,小冰很快就从麻醉中醒来,他慢慢地张开嘴,说出第一句话是:我叫小冰。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和每一天都会在爱与关注中被唤起的名字,包含了全体医务人员共同的努力:不让小冰丢了自己的语言功能。
这是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神经外科、麻醉科、神经内科神经电生理监测团队共同实施的第1例术中唤醒切除语言区脑血管畸形手术,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也是一个全新的起点,它不仅需要外科医师、麻醉医师、神经电生理医师、手术护士以及团队中所有成员的通力合作和完善沟通,同样依靠着患者的理解与配合。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期待通过不懈的努力为京北、乃至全国的患者谋求健康,为神经医学领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