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呼吸-中国(Breathe Well-China)科研项目启动
为了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在资源有限国家的诊断、管理及预后,并针对社区中慢阻肺的患者开展有效预防、早期诊断、高效管理的研究,促进基层医疗机构的科学研究,中国参加了由英国伯明翰大学发起的“全球慢阻肺管理项目—健康呼吸(Breathe Well)”。该项目联合了巴西、格鲁吉亚、马其顿等国家共同开展,并由英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R)给予经费支持。中方的研究内容为“慢阻肺不同筛查策略在社区人群中的有效性研究”,由北大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负责,将在北京、成都、广州、沈阳等四个城市展开。历经1年半的准备,中方项目组于近日在北京大学医学部会议中心举办了启动仪式。来自北京市卫生行政部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个城市的研究人员及患者代表出席了本次活动。
启动会上,北大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迟春花(中方研究负责人)介绍了中国慢阻肺面临的严峻现状:高患病率、高漏诊率、高死亡率。然而可喜的是,随着国家对慢阻肺的逐步重视,相关政策陆续出台,为慢阻肺的管理,特别是在基层的管理给予了强大的支持。迟春花主任对国家出台的慢阻肺管理相关政策做了详细解读,相信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慢阻肺的管理将很快步入一个更加系统、规范的阶段。迟春花主任指出,国家将以“强基层”为重点,逐步完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让基层医生拥有更多的知识技能。除此之外,也希望能让他们在学术研究上有更好的发展与平台。
西城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李宁燕作为政策决策者出席了启动仪式。她指出,基层呼吸疾病的管理非常重要,希望能够借助“健康呼吸—中国”项目加强对基层医生在呼吸系统疾病方面的培训,也希望参与研究的医生们能够充分利用这样的机会,提升自己的临床业务能力及科研能力。她还表示,慢阻肺的管理重在防和治,政府部门也在积极推动对基层肺功能检测设备的投放,逐步完善相关治疗药物的配置。
马德乾老先生作为慢阻肺患者代表参加了项目启动会。马老先生患病多年,他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患病、就医经历,让大家听到了慢阻肺患者的心声。他感慨到,由于自己对慢阻肺认识不足,治疗不够及时、不规范,后来又出现了气胸,此后也深受并发症的困扰。他说,他非常支持这个项目,也非常荣幸能有机会参加项目,在他身边,这样的患者非常多,希望未来能够实现慢阻肺早发现、早治疗,在社区就能得到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李宁燕主任及马老先生早在项目准备初期便参与了中方研究方向及选题的研讨会,他们给予了该项目极大的支持,从研究选题到科研设计上均给项目组提出了很多实用、有价值的建议及意见。他们作为研究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到研究的各个环节,将使研究更加有意义。
北大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科研项目主管孔霞对“健康呼吸”项目背景、研究成员构成、中方项目进度、项目管理机制等内容进行了介绍。项目主要研究人员潘子涵进一步详细介绍了中方的研究方案。
启动仪式同期还对研究人员做了培训。目前我国慢阻肺的基层管理较为薄弱,基层医生的慢阻肺及肺功能的相关知识也较为欠缺。为了使研究能够顺利实施,获得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加强基层医师的业务能力,项目组邀请呼吸专家对大家进行有关慢阻肺的诊断、治疗与预防,及肺功能检查与结果判读的培训。
启动仪式下半场,项目组对来自北京、成都、广州、沈阳的研究人员进行了研究对象招募及设备和数据库使用等的培训。
最新研究显示,中国有9900万慢阻肺患者,早期发现这一庞大的患病人群、早防早治是当务之急。而作为我国医疗机构的基石,慢病防治的主战场即基层医疗机构应当在其中发挥出重要作用。慢阻肺为患者个人、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身心及经济负担,也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在此阶段开展“健康呼吸—中国”这一项目,其意义不仅仅限于科学研究,也将为我国的基层慢阻肺防治带来更为深远的影响。
(北大医院健康管理中心 周雪迎、潘子涵、孔霞)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