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藏故事】苗恒、季涛云:让更多的藏族孩子看到神山圣湖——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工作正式启动

  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两名“组团式”援藏专家正在为一名早产宝宝进行眼底筛查。

  “孩子的视网膜还没有发育完全,请务必在2周后带孩子来复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组团式援藏眼科专家苗恒反复的向患儿家属交代着病情。

  “如果到时候孩子还没有出院,也一定要来看眼科,这会影响他以后视觉发育。”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组团式援藏儿科专家季涛云补充道。

  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眼科和儿科的联合推动下,在组团式援藏医疗专家苗恒、季涛云的努力下,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开展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工作。

  藏区早产儿眼底筛查和干预工作迫在眉睫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儿童不可逆盲的常见原因之一。早产儿在出生时视网膜血管尚未发育完全,出生后血氧分压的改变将导致尚处生长中的视网膜血管停止生长。但尚未血管化的视网膜由于缺血缺氧将诱生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新生血管排列杂乱无章,如若不予干预则会进展为纤维血管膜进而引起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最终导致患儿永久性失明。对高危早产儿适时定期筛查并及时给予治疗干预可显著改善该类患儿的视功能预后,使其获得正常或接近正常儿童的视功能。

  西藏地区眼科,特别是眼底病诊治水平相对滞后。虽然早产儿眼底筛查在内地已经成为常规且必须的检查项目,但该项目在藏区至今仍未规律开展。随着藏区医疗水平的普遍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也在逐年上升。以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为例,新生儿ICU每年都会收入大量早产儿,新生儿ICU的床位数也已经达到20余张。由于缺乏早产儿眼底筛查和干预,每年均有相当多的早产患儿因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而失明。眼科与儿科合作开展早产儿眼底筛查和干预工作迫在眉睫。

  无缝合作  为早产儿带来光明

  随着组团式援藏工作的开展,诸多来自内地三级甲等医院的医生给西藏地区带来了新的医学技术,不但让藏区百姓足不出省就可以直接享受内地水平的医疗服务,而且也给藏区医生带来了新的医学知识,为藏区医疗水平的长期稳步上升带来动力。

  第四批组团式援藏的眼科医生是来自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苗恒副主任医师。初到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时,苗恒医生便主动了解了西藏地区的眼科现状和早产儿眼底筛查工作的开展情况。“西藏地区每年都有大量的早产儿出生,但由于眼科医生,特别是眼底病医生的缺乏,大量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患儿没能及早发现并接受治疗,导致每年均有大量早产儿虽然侥幸存活但落得终生残疾,实在是太可惜了。”苗恒医生惋惜道,“作为援藏医务人员之一,特别是在眼底病方面有所专长的眼科医生,从入藏之初我就想为西藏地区的眼底病防治工作的开展尽一些力量。”

  早产儿眼底筛查需要眼科医生和儿科医生的无缝合作才能顺利规律开展。于是苗恒医生第一时间便联系到了同期入藏的来自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的季涛云主治医师。经过初步讨论,季涛云医生也非常遗憾西藏地区至今尚未开展早产儿眼底筛查的现状,于是二人一拍即合,在简单商议之后,决定邀请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眼科安芳主任和儿科吴红主任一起共同制定跨科会诊方案。

  “长期以来,由于西藏地区眼科水平所限,很多早产患儿都没能接受眼底筛查,相当多的患儿也因此而失明,实在是太可惜了。建立跨科合作可以为早产患儿提供规律的眼科检查,对早期发现病情并及时规律的治疗和干预都有重要意义。”季涛云医生表示。

  让更多的孩子能看到蓝天白云和神山圣湖

  经过初次磨合,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眼科和儿科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的跨科合作更加有信心。

  “希望这个合作能一直延续下去,让更多的早产儿不至于因为贻误治疗时机而终生失明。”

  “希望用我们的技术减少西藏地区因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致盲的早产儿数量,让更多的孩子能够看到西藏的蓝天白云和神山圣湖。”

  “不光是我们第四批援藏医疗队,这种科室间的合作还会在下一批、下下批医疗队中继续延续。”

  “我会尽可能把我在眼底病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教给藏人民医院眼科的医生,这样即便我的援藏工作结束离开西藏,这项工作也能在西藏地区依靠当地眼科人员独立开展,这也是组团式援藏工作的核心精神。”苗恒医生和季涛云医生在首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过程结束后激动的讨论着。

  关爱早产儿眼底健康是眼科医生和儿科医生的共同责任。首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的顺利完成标志着西藏地区早产儿眼底筛查体系的正式建立。截至目前,共筛查20余名早产儿,发现需要干预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儿2例。相信在不就的将来,会有更多的早产患儿因此受益。

    【人物简介】

    苗恒,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第四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队员季涛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主治医师、第四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队员

(苗恒  人民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第四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队员)

 

 

 

编辑:郑凌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