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NP项目正式启动

  春雨润万物,人间四月天。在充满希望与生机的春天,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项目在北京肇始,播种新的希望。2019年4月9日,北京大学(PKU)与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MB)共同主办的NP(Nursing Practitioner)项目启动仪式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国际合作交流中心举行。该项目是既北京大学在国内率先开展NP专业硕士学位教育后,又一个具有开创性、前瞻性的旨在培养高层次临床护理人员的项目。

  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科院韩启德院士,教育部原副部长、医学教育专家委员会林蕙青主任,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焦雅辉副局长,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段丽萍教授;CMB驻华首席代表李文凯出席会议并致辞。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乔杰院士,来自英国爱丁堡大学Dr. Cuthill,美国Michigan大学的Dr.McGinity、Dr.Gao Li以及美国家庭医生Dr.Stephens应邀参会。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人民医院、第三医院分管教学的副院长李海潮教授、王建六教授和沈宁副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我国著名心血管专家霍勇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我国著名内分泌专家纪立农教授及其他该项目专家组代表出席会议。启动仪式由北京大学护理学院院长尚少梅主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负担日益严峻,基层卫生服务队伍的数量和素质尚无法应对目前的居民健康需求。有能力从事慢性病管理的医务人员严重短缺,培养面向基层的高端实用型护理人才是解决现存困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国外,NP参与基层医疗服务已经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高级执业护师们,活跃在基层医疗服务场所。对于慢病的管理,护士不再仅仅是医生的助手,而是合作者,他们可以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和医生一道帮助患者。

  北大护理以国家发展需要为己任,充分整合各方面资源,在国内率先开展NP方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经过近两年的发展,已经完成了NP研究生的培养方案构建、导师团队建设、核心课程建设、临床实践基地建设等多方面的工作。

  我国有400多万注册护士,如何在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护士中,开展系统的医疗思维和慢性疾病管理能力的培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大学的责任。为尽可能发掘护士在慢性病管理、居民健康管理等方面的人力资源潜力,除了学历教育以外,北大护理自去年开始与CMB的合作,经过反复讨论、协商以及多方面的调研和咨询专家意见,终于促成了PKU-CMB NP培训项目的启动,为我国培养NP护理人才探索了一条可能的途径。

  与会嘉宾在致辞中指出,为应对我国基层卫生人才缺乏、慢性病管理不规范问题日益突出的现状,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NP培养和使用模式,探索创新护理模式对发挥护士在健康中国战略作用,对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两年前,北京大学护理学院率先在国内招收了首批慢性病管理高级执业护师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标志着我国护理学教育在培养高级执业护师这种护理学专业的高端实用型人才、服务于国家和社会、推动我国慢性病管理规范化和养老服务的健康发展方面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一步。如今正式开始了对具有临床丰富实践经验的护理人员进行在职NP培训,谋求中国在职NP培养和使用的创新之路。我们惊喜地看到国内首个NP培训正在北大医学这片沃土生根、发芽,希望她在多方的呵护下开花、结果。

  韩启德院士在致辞中提出,NP在中国,由于国情不同,与在欧美发达国家必然有所不同,一方面要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是要植根中国大地培养适合中国医疗卫生情况的人才,从政策、人才培养、实践应用等多方面着手、多管齐下,积极探索、充分开拓高层次护理人员培养和发挥作用的途径。今天北医护理在NP培养方面做出的探索,在国内是具有前瞻性的,体现了北大、北医的社会责任感。希望以该项目为依托,各方力量可以不断深化合作,培养出一批具有临床思维的高层次护理人才,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与会领导和嘉宾共同启动PKU-CMB NP项目,并为NP项目专家委员会成员代表颁发了聘书。

  启动仪式后,还举办了北大医学国际高级护理实践论坛。论坛邀请来自美国、英国和我国教育部、卫健委以及相关医学专家学者围绕如何培养有中国特色的NP及其政策和临床实践等问题开展讨论。

  参加会议和论坛的还有北京大学医学部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各附属医院护理部主要负责人、护理学院全体班子成员、CMB驻北京办事处工作人员、部分师生代表和首批来自全国6个省市12家医院的16名NP项目在职培训班学员。

  (北京大学护理学院)

 

 

编辑:郑凌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