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专题】什么样的思政课让你“心动”

  编者按:

  在3月18日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深刻阐述办好思政课的重大意义,深入分析教师的关键作用,明确提出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大要求,为我们推进思政课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触动心灵的教育才是最成功的教育。在座谈会现场,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回忆起上初中时,一位政治课老师讲授焦裕禄的事迹数度哽咽,给同学们带来巨大的心灵震撼。“这节课在我的一生中留下深刻印记,对我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也有很重要的影响。” 情真意切、发自肺腑,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引发强烈共鸣。

  编者以“什么样的思政课会让你心灵触动”为题,特约医学生讲述自己记忆深刻的一堂思政课。

坚定信念  懂得担当

  吴漫琪(2017级临床医学) 

  对于学习课程任务繁重的医学生而言,思政课其实是一个“放松”的时间,它是密密麻麻的医学专业课中为数不多的不那么“专业”的课,给我们的压力也不太大,所以大家或者很喜欢、很感兴趣,亦或会完全忽视它。照本宣科地读教材、念理论是不会引起同学们的兴趣的,我更喜欢老师在讲课中加入自己的理解。

  毛概是我们进入医学领域学习的第一门思政课,课堂上除了学习理论体系,还加入专题讲座授课。学校领导、专家教授走进课堂,讲述自己的人生经验,带领在医学大门内或欣赏、或寻找、或徘徊、或迷茫的我们认识医学和医者,以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什么叫做责任和担当。

  詹启敏主任走进思政课堂

  那堂课上,校党委副书记、医学部党委书记刘玉村给我们讲了他亲身经历的事例,让我深受触动。“我在医院里当副院长时,一个不归我主管的病人,突发紧急情况,如果我给这个病人开刀了他却死在了手术台上,我的名誉就会受到特别大的影响。明知有这样的风险,但这个时候我的想法是,在生命和自我荣誉之间,我还是选择争取救他一命。”当时,我感到了心中的震撼,也看到了书记脸上的笃定。

  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他和麻醉师的对话。书记问麻醉师敢不敢麻醉,因为病人的血压不稳定可能会心脏骤停,而麻醉师说:“你敢做我就敢麻醉”。我想,担当这种精神是会相互传染的,两个人合作,如果一人敢于担当,那么另一个人也会心里有谱,不会觉得自己是一个人在战斗;相反如果有一个临阵脱逃,另一人也很难坚持下来,作为领导更应该勇于挑起担子,这样团队才会更加有士气。

  刘玉村书记在思政课上

  还有一次课上,基础医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万有对我们说:“做一个多彩的人,在多角色中懂得责任与担当,一辈子可以做事情的时间有限,该承担责任的时候不要推脱。担当与能力,背后需要的是精神,当有能力为大家做点什么时一定要站出来。”

  思政课带给我的不只是理论知识学习,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教育和改变。而且我觉得,单纯的灌输理论知识会感觉枯燥乏味,贴近现实的问题更能引发思考。记得上学期思修课的老师是一个刚刚毕业的学长,可以感觉到开始他还在小心翼翼地摸索风格,但几节课下来,我们都很喜欢他讲课——他总是在知识点的传授中穿插一些段子,生动有趣,又不会跑题太远。思政课上互动式的教学方式让我们更愿意参与,比如拓展历史情节展示、专题文献阅读、故事讲述会等课程组织形式,大家和老师一起分享读原著的心得体会。

  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老师们的谆谆教诲正如化雨的春风,也不断铸牢了我们的医学梦想,让我们能够不忘初心,为健康中国战略更好地贡献力量。

合抱生毫末  百里半九十

  刘沛源(2017级护理专业) 

  行百里者半九十,是说做事越接近成功越困难。我永远都不会忘记这句话。

  我跟它的渊源,还要从一次毛概课说起。那时对于将来、对于理想并没有过多的思考。而正是那次课,让我思考了许多,收获了许多,也改变了许多。

  毛概老师的课堂很有深度,同时也不乏乐趣。那次课上,老师一改以往的教学方式,决定给我们播放视频,一部名叫《辉煌中国》的纪录片。在那之前,老师先问了我们一个问题:“大家觉得中国能取得这么多辉煌成就的原因是什么?希望大家观看视频的时候能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放完视频之后,一开始大家还有些拘谨,只有三三两两的同学举手回答,有说是制度的,也有说是国际环境的。但老师似乎并不满意,看到大家欲言又止的样子,又给了我们提示: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由跨海桥梁和海底隧道组成,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这个超级工程,可以说是世界桥梁建设史上的巅峰之作。为了这次安装,施工团队做过上百次方案推演,保证误差控制在毫米级。他们十余年的坚守,让天堑变通途。大家不要只关注成就本身,多思考思考成就背后的因素。

  老师的话对于我,就好像一枚热中子击中了铀235,我的思路一下子开阔了起来。到底是什么让中国能取得这么多成就呢?是天时地利吗?也许有,但不是最根本的。突然,我明白了——原来是人,是那些默默奉献的人!他们才是这些成就的缔造者,他们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克服困难,敢于挑战,最终做出了人们眼中“不可能”的事。

  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似乎想到了什么,纷纷举手回答,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那些奉献者的精神和品质,整个课堂充满热烈的氛围。

  最后,老师给我们做了总结:FAST射电望远镜、港珠澳大桥、兰渝铁路这些看似不可能的巨大工程,因为施工团队的坚守,因为他们日复一日的艰苦奋斗,终于由构想变为现实,天堑从此变通途。正如《道德经》里面所说的那样:“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任何行业,都要从基础做起,耐得住寂寞,坚守住初心,唯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行业的引领者。“大家都是医学生,除人类之病痛是大家的使命,希望各位能够坚守自我,行百里者半九十,引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那天,老师的一席话语,让我感慨颇多。课后,我思索了很久,关于爬山,关于学医,关于生活。其实,学医不也是这样的吗?我们长年累月学习知识技能,就是在摸黑“爬石阶”,通往山顶的路从来都不是一片坦途,有的人止于山底,在这看似无尽的黑夜里选择放弃。到了山腰,沿途会有灯红酒绿,会有游人驻足休憩。而再往前走,抵达山顶前的那段路才最考验人心,明明就在眼前却总也到不了。就算攀上了顶峰,也不意味着大功告成,还需耐心等待,才能见证日出。爬石阶是打基础,熬过长夜还需耐得住寂寞,二者缺一不可。

  泰山再高,高不过我四十四码的运动鞋;学医再苦,苦不过我悬壶济世的决心。

  多年以后,我也许还会记起那次毛概课上,老师振聋发聩的提问,还会感激它带给我的启迪——作为医学生,我们誓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作为北大人,我们定当“守正创新,引领未来”!

  合抱生毫末,百里半九十。我辈当勉励,逐梦北大医学!

众里寻他千百度

                                 ——记印象最深的一堂思政课

  刘雪松(2015级基础医学)

  “……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直到现在我仍记得,当初懵懵懂懂的自己站在队伍的最后面,一字一句念出这段医学生誓言的场景。彼时的我,或许没有经过许多思考,所谓“奋斗终生”究竟意味着什么并不懂。每天看似忙碌地往返于教室、实验室、宿舍,但我知道自己内心深处始终缺点儿什么。直到有一次思政课上老师提到王晶前辈的故事。

  “王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优秀共产党员,在抗击非典时始终战斗在最前线,恪尽职守、忘我工作,最后不幸染病,于2003年5月27日光荣殉职。生命垂危之时,她托医护人员转交了她一生中最后一笔党费。”说到这里时,老师停顿了。她同我们讲,“或许现在我们可以叫得出名字的烈士只是千万分之一,还有许许多多的人们曾经默默地将青春甚至是生命挥洒在这片土地上,为祖国、为人民奋斗到最后一刻。”

  正是那次课,让我第一次正视自己学医的初心。在很多人看来,“学医”意味着高学历、待遇好、受人尊敬,而医学究竟意味着怎样的责任和追求?如果让我选择,是否能像王晶前辈一样如此伟大而勇敢呢?那一次课,似乎在我内心种下了一颗种子,之后随着每一次实践与成长,不断生根发芽。

  在这堂思政课上,老师以“信念”为主题,让每位同学提交一张照片。一位同学提交的是凌晨三点实验失败的场景,实验记录本上重新开始的一行或许意味着他这一阶段的努力需要重新来过。我想,信念坚定与否,最直接的体现就是遇到困难险阻时的决心。我们不仅要用实际行动接续奋斗,更要在奋斗中无比坚定,不畏困难。

  如今已是我在北大医学求学的第四个年头,我一直想做一名研究肿瘤分子机制与治疗的科研工作者,如今也如愿在分子肿瘤学研究室进行课题研究。经过四年的成长,对于那段入学时的誓言似乎有了不一样的理解。这份理解源自于时间的积淀、实践与反思,更源自在校期间许许多多“不止于理论”的思政教育。我希望能够通过我的一份努力为千千万万的癌症患者带来些许希望,也希望能将在思政课与生活实践中的点滴所带来的思考落实到行动中。

  这学期我参加了发展对象培训班,上周学习后我再一次写下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这一刻,我懂了何为奋斗终身,也拥有了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勇气与信心。

一堂特殊而难忘的思政课

                ——医者精神对青年的熏陶

  王俊人(2015级预防医学)  

  “医师职业精神的宗旨是以人为本,将患者利益放在首位的原则,对待疾病时,更应该迎难而上、敢于胜利。”

  讲台上的老师,正在为一群刚接触到医学专业的医学生们讲述着医者所应具备的精神,为即将开启医者之路的青年们指点方向。

  开学季的忙碌之后,开始对未来的思考,但却有了一丝迷茫。未来的方向,似乎只知道职责是成为一名医者。成为一名怎样的医者,怎样成为一名医者,成为一名医者去为谁服务,这些问题困扰着自己。在大学之前,每天努力学习的目标只有一个——要去中国最好的大学学习预防医学,但未曾想过之后的打算。不同于高中生活,进入大学之后,接触到了更专业的思政课,其中印象深刻的一堂思政课主题是“从共产党人看医者精神”。

  “共产党员必须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

  在观看非典期间共产党人前赴后继、勇于拼搏,对抗病魔的视频后,讲台上的老师为我们讲述:共产党人在问题面前,将党和人民的利益置于首位,履行着自己的义务。面对来势汹汹的非典,共产党人并没有丝毫的退缩,他们迎难而上,在病魔面前义无反顾,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听到这些,我内心一震,这不正是一名医者应有的品质吗?医生作为患者们最信任的一道保护线,疾病来临时守护着患者,驱除着病魔,做好自己卫士的职责。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你们,在踏上医者之路之前,把握好正确的方向是极其重要的。一名医者,一名好的医者,一名未来卫生领域领头的好医者,就应该时刻将病人的利益放在首位,将守护国家和人民的卫生健康作为自己最重要的责任。几十年前,共产党人为新中国的诞生不畏牺牲,勇往直前,如今的共产党人在新时代起着带头作用,在各个领域艰苦奋斗,争创辉煌。通过这节课,希望你们能在医者之路上不要迷茫,找准方向,成为一名合格的新时代杰出的青年医者。”伴随着老师对我们的期望,这节难忘的思政课就这样结束了,也一改我对于思政课的认识。老师不再照本宣科,而是结合我们的专业,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以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卫生领域的实际问题加以对接,让我们更好的理解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这节朴实又崇高的思政课后,我心中的迷茫也渐渐被扫开,坚定了自己信念。青年的我们,应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牢牢交织在一起。在前进路上,富有家国情怀,用爱国的热情激励自己不断前行。作为青年医者,应在医疗行业中充分体现“主力军”和“先锋队”的作用。世界格局在变化,时代在发展,但是不能忘记使命, 继续砥砺前行,扎根于新时代健康中国战略的进程中。

  (供稿/基础、公卫、护理   供图/唐琦)

  

 

编辑:武慧媛、郑凌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