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举行2019年度青年骨干教师培训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的有关精神,严格落实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要求,持续提升北京大学青年骨干教师的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团队建设等综合能力,同时也为来自不同院系、不同机构的青年骨干教师创造更多的沟通交流机会和搭建合作平台,北京大学人事部于2019年4月12日至14日组织了2019年度青年骨干教师培训会。
本次培训共有来自全校各院系以及附属医院的70余名青年骨干教师代表参加,马克思主义学院孙熙国教授、分子医学研究所肖瑞平教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岳伟华教授、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马思伟教授、国家发展研究院余淼杰教授、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李强教授、历史学系朱玉麒教授、哲学系王彦晶副教授等应邀作了专题报告,体育教研部钱永健老师为参加培训的老师组织了拓展训练。北京大学学科建设办公室、研究生院、财务部、人事部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培训会并作主题报告。
素质拓展活动
孙熙国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出发,对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境遇与发展进行了全面阐释。王彦晶以“并不轻松的选择:实践中的学术伦理”为题,对学术伦理与规范的重要性以及实践中的复杂性进行了介绍,倡导大家从自身做起,恪守学术伦理,以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学术道德。在学术经验交流与分享阶段,马思伟、肖瑞平、岳伟华分别从理工科研、转化医学、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等视角分享了自己从事学术研究和临床医疗的心得,鼓励大家勇于探索、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余淼杰、朱玉麒结合自身学术研究的经历和体会,强调了教学和科研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鼓励大家充分珍惜现有的平台,尽全力做好学术研究工作。李强重点介绍了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这一交叉研究平台的有关情况以及中心目前正承担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等重要项目运行情况,他希望北大的老师能够“近水楼台先得月”,充分利用好中心提供的资源,积极开展研究合作。授课教师还就基础科研与工程应用的平衡、基础理论向临床实践的转化等问题同学员们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培训活动现场
培训期间,北京大学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应邀结合部门实际情况和改革发展趋势,与青年教师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交流。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主任胡晓阳介绍了学校在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中的探索与实践,并就下一阶段研究生培养的重点工作提出了思考。学科建设办公室副主任贺飞结合北大“双一流”建设方案,着重介绍了学校把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质量,带动学科结构调整,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实践和展望。财务部部长张新祥从学校财务工作的整体思路出发,分析了学校财务工作的宏观形势、面临的挑战,并对若干财务政策进行了解读。人事部部长刘波从学校人事人才制度的沿革出发,着重介绍了学校近年来在人事改革和队伍建设中的系列举措和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学校人事人才工作“立足新时代、面向2030年”的战略思考。
为增进与会青年教师之间的交流,本次培训还特别设立了两场青年教师学术沙龙,来自不同专业的8位青年教师结合各自研究领域作了分享报告。与会教师就报告内容、教学科研经验、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等主题进行了交流。
青年教师学术沙龙
培训结束后,与会教师反响热烈。大家表示此次培训安排的模块对青年教师的个人职业发展非常有帮助,既从传授中获取了学术发展的启示,又在交流中增加了合作的机会;既加深了青年教师与职能部门间的互动沟通,又加强了他们对学校改革发展趋势方向的了解,希望以后有更多机会参与类似的培训活动。
本次培训活动还得到了北京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等多个学校职能部门的支持。
合影
(北大新闻网)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