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陈鹤/陈功/郑晓瑛/郭岩的全球卫生研究最新成果在BMJ发表

  2019年3月27日,北京大学学者在BMJ-British Medical Journal杂志发表题为Contribution of specific diseases and injuries to changes in health adjusted life expectancy in 187 countries from 1990 to 2013: ret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的研究论文(BMJ 2019;364:l969)。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郑晓瑛教授、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郭岩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陈鹤讲师为第一作者;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陈功教授为第二作者。该研究系统分解了306种疾病和伤害对全球187个国家1990-2013年间出生时健康调整预期寿命(HALE0)变化的贡献。这是学界首次对全球范围内HALE0变化进行疾病和伤害的贡献分解,对开展全球卫生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HALE0是指,如果暴露在当前的死亡和疾患状态下,经过权重调整后,刚出生的个体在完全健康状态下的预期生存年数。研究使用了全球疾病负担提供的死亡率和伤残损失生命年率等公开数据,运用了生命表技术、苏利文方法、健康寿命差异分解方法等分析技术。

  结果显示,在24年间,全球在促进人口健康整体水平(HALE0增长5.49年)和降低国家间健康不平等(HALE0跨国基尼系数降低15.22%)两方面都取得了进展。控制传染病、孕产妇、新生儿和营养类疾病是HALE0增长的最主要原因(56.47%;3.10年),其后是NCDs(30.05%;1.65年)和伤害(13.67%;0.75年)。同时,HIV/AIDS(-0.28年)和糖尿病(-0.12年)对HALE0变化的消极影响最大;HIV/AIDS的负面影响集中在南、西和东部撒哈拉以南非洲,而糖尿病的负面影响则遍及全球21个地区。

  值得关注的是,大约6%的国家(11/187个)在此期间出现了人口健康下降。针对HIV/AIDS的有效干预将会对扭转这些国家(除了伯利兹、白俄罗斯和巴拉圭)的健康颓势发挥决定性作用。消除HIV/AIDS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内容。诸如改善性别平等、大众媒体宣传、性工作者干预、性传播感染治疗和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等措施有助于减轻HIV/AIDS的疾病负担。

  研究也显示全球卫生领域应关注中低收入国家中心脑血管疾病等NCDs的恶化趋势。例如,由于缺血性心脏病和脑血管疾病的增加,加纳的HALE0缩短了0.85年,这超过了该国由控制结核和脑膜炎获得的HALE0收益(0.80岁)。随着人口转型和流行病学转型,这些国家将成为全球在未来促进人口健康的重点。世界卫生组织和其他利益攸关方已经针对这些疾病提供了具有成本效益的“最优措施(Best-Buys)”等。国际社会需要坚定的政治承诺和必要资源将这些措施付诸实践。

  研究还强调了加快残疾削减速度的必要性,并指出了糖尿病、伴随药物过度使用的头痛和抑郁症可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优先控制疾病。在全球范围内,这三种疾病不仅是HALE0变化的最主要负面因素,而且主要或仅通过残疾来影响人口健康。预防和控制这些疾病将促进疾病压缩的实现。此外,女性中疾病扩张现象也暗示需要在政策和实践中采取性别视角。

  研究还为读者提供了187个国家的具体分解结果,可作为各国制定健康政策的实证基础。

  论文链接:https://www.bmj.com/content/364/bmj.l969

  Figure 1. Changes in health adjusted life expectancy at birth (HALE0) in males between 1990 and 2013 for 187 countries.

  Figure 2. Contribution of diseases and injuries to the changes in health adjusted life expectancy at birth (HALE0) between 1990 and 2013 by tenths of HALE0 in 1990. Countries are divided into 10 groups according to tenths of HALE0 in 1990. Groups 1 and 10 are groups with lowest and highest HALE0 in 1990, respectively.

  (公卫科研办)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