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特聘教授李玫瑾应邀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做“心理健康漫谈”讲座

  古希腊哲学家希波克拉底曾说:“了解什么样的人得了病,比了解一个人得了什么病更为重要。”健康不只是身体的健康,心理健康是现代人的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

  2019年4月29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深学细悟、求真力行”干部职业素养与能力提升系列培训特邀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特聘教授李玫瑾做《心理健康漫谈》讲座。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科教楼三层陆道培学术报告厅座无虚席,甚至连门口都站满了人。医院党政领导,临床科室正副主任,行政职能处室科级以上干部,党支部书记,党支部委员,团委委员,团支部书记,民主党派代表,入党积极分子,部分离退休党员等200余人聆听了讲座。讲座由党委副书记郭静竹主持。

  李玫瑾教授从专业角度介绍了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等概念,并用风趣幽默朴实易懂的语言,通过发人深省的真实案例,结合日常生活实际对现代社会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李教授介绍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心理学、黑格尔哲学理论,以及心理学的发展过程,并用“电脑”作比喻,将心理现象涵盖的生理/遗传、早期心理发展、意识活动、认识活动、情绪情感、个性/人格六个部分,分别与电脑硬件、系统/应用、文件位置、日常使用、屏幕、性能相匹配,形象生动的阐述了心理现象的概念,使听众从理论到形式较为全面的了解了心理学的内涵及外延。

  随后,李教授就大家最关注的“家庭心理培养”方面的问题,讲述了人格心理发展阶段及递进特点,以及相应阶段的心理发展任务。李教授指出:每阶段的心理发展任务,不仅对该阶段发展的特别重要,且在后来的生命中,仍会某种程度地持续发挥作用,其中最为关键的是6岁以前的婴幼儿期和青春期。同时李教授针对人不同时期的心理时期的特点,提出青少年良好性格培养对策,论述了解决这些心理冲突的方法,为听众针对孩子不同阶段的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指导的教育内容,引起在场听众的强烈共鸣。

  最后,李教授指出,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各种竞争加剧,给人们的心理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心理健康的运转正常跟身体的运转正常不一样,要更为复杂。提醒大家要经常调整自己的意识和行为,适应社会的规范,并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适应力,从而减少因此而带来的困惑和压力,善于在生活中寻找乐趣,在工作上不断进取中,感受成功的乐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讲座持续近两个小时,大家都听得聚精会神,笑声不断掌声不断。李玫瑾教授“圈粉”无数,讲座结束后大家纷纷提问咨询合影留念。

  郭静竹副书记在总结中指出: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正在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不仅关注人的生物性,同样关注人的社会性,充分认识到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对健康的综合作用。现代医学中仅以生物指标来判断疾病已远远不够,还应同时考虑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作为医生不仅要关心病人的躯体,而且要关心病人的心理。不论是对健康平衡的调整和矫正,还是对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干预和影响,心理因素在其中皆具有非同寻常的主观能动效应。李玫瑾教授从专业的角度,将心理健康这一深奥内容以通俗易懂、幽默诙谐的语言与大家进行分享,希望讲座能对大家今后的工作生活具有积极指导意义,不仅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也能调整自身心理状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每一天。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医院文化建设和职工身心健康,全员化、常态化、多元化、纵深化的各类学习培训更是“永远在路上”。“深学细悟、求真力行”系列培训讲座,在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兼容并举,凝心聚力,全面提升职工职业素养与能力提升,推动医院全面可持续发展。

  延伸阅读:李玫瑾简介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获得北京市教书育人先进个人称号,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她先后出版过译著、专著等。主持并完成过国家和部级项目等。她还经常深入监所和监狱对犯罪人进行调查,参与国内疑难案件的侦查分析。她注重犯罪预防,注重对未成年人的心理研究,经常作客于央视《今日说法》、《开讲啦》、凤凰台《锵锵三人行》等栏目。

  (北大人民医院宣传处 李杨乐、樊婧婧)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