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临床科学家计划—“提高儿童晕厥防治水平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启动与交流会召开

  2019年5月19日,由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杜军保教授负责的北京大学临床科学家计划—“提高儿童晕厥防治水平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启动与交流会在北京举行。该“临床科学家计划”由15位著名临床与基础研究科学家组成,其中教育部长江学者4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青年学者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3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参会人员为来自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医学统计室、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心血管研究所、北京大学医学部生理与病理生理学系及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生物信息学系的多位专家学者,专业领域涵盖临床医学、护理学、分子生物学、病理生理学、生物信息学、临床流行病学及医学统计学等。

  北京大学设立“临床科学家计划”,旨在凝练高水平临床科学问题,组织建设优秀的临床与基础紧密结合的科学家团队,发挥优秀临床科学家领军作用,围绕疑难病的诊、防、治攻关,提出颠覆性、引领性医学科学理论,发展面向未来的医学和医疗模式,引领未来医学发展。本次“临床科学家计划”的启动标志着医学部在人才能力提升方面实现了较为全面的布局。

  在北京大学“临床科学家计划”建设在启动与交流会上,杜军保教授首先对该“临床科学家计划”进行了介绍,重点讲解了该专项的设置目的、计划及预计实施方案。杜军保教授强调通过“临床科学家计划”的实施,拟在北大医学的平台上,联合临床医学、临床流行病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病理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及生物信息学等多专业组成多学科交叉团队,围绕儿童晕厥的防治进行联合攻关研究,以期以进一步提高儿童晕厥的防治水平。

  与会专家结合临床医学科学家计划专项研究的目的及其各自研究领域的特色,就如何合作开展该计划项目进行了专题发言。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罗金才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生物信息学系主任崔庆华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金红芳教授、黄娅茜副教授、北京大学心血管研究所的专家代表及北京大学医学部生理与病理生理学系的代表进行了发言,交流了宝贵的研究经验,包括如何利用代谢组学研究方法筛查出与疾病相关的生物标志分子、如何进一步阐明晕厥患儿血管舒缩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如何利用已有的儿童晕厥数据信息构建诊治电子应用平台等。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金红芳教授就该专项经费使用及管理事宜进行了介绍。最后,杜军保教授总结了与会专家发言,提出项目实施注意事项,并要求大家共同努力,高质量地完成好该专项研究的内容。

  在会议上,杜军保教授将其领导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童晕厥研究团队在儿童晕厥领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及今后的发展方向与会专家进行了交流,期待更多的交叉合作。晕厥在儿童时期常见,约有15%至20%的学龄期至青春期儿童至少经历过一次晕厥。晕厥对患儿身心造成伤害,部分患儿甚至有猝死风险。因此,规范儿童晕厥的诊治,不断提高诊治水平对患儿、患儿家庭及社会均具有重要意义。20多年来,在杜军保教授带领下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童晕厥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儿童晕厥诊治相关研究,率先在我国创建了功能性心血管疾病诊断的关键技术—儿童直立倾斜试验,在国内外率先提出并开展了儿童硝酸甘油激发直立倾斜试验,研究并建立了儿童直立倾斜试验的判定指标体系,为儿童晕厥等功能性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提供了重要的客观检查手段。与全国同道联合,通过分层组合及优化路径,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儿童晕厥诊断程序,使儿童晕厥等功能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检查费用从2058.9元降至645.6元,平均住院日从14天缩短为5天,取得了显著的卫生经济学效益(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7)。在上述诊断技术创建的基础上,杜军保教授团队首先发现并报道我国儿童存在血管迷走性晕厥以及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在国内外首先发现儿童直立性高血压这一疾病,从而使我国儿童晕厥基础疾病的诊断率由不足10%提高至81.1%(宋庆龄儿科医学奖,2007;华夏医学科技奖,2014),显著提高了儿童晕厥的诊断水平。针对儿童功能性心血管病的治疗这一世界难题,杜军保教授及青年长江学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中国医师协会儿童重症医学分会心血管学组组长金红芳教授带领团队在国际上首先提出儿童晕厥与功能性心血管病的个体化治疗策略,先后发现多项新型生物标志分子,指导儿童功能性心血管病的临床治疗,显著提高了儿童功能性心血管病的治疗水平(华夏医学科技奖,2014)。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心血管领域著名杂志J Am Coll Cardiol、Am J Cardiol及儿科领域权威杂志J Pediatr等杂志。研究成果被写入《儿科学》、《临床儿科学》、《儿科心血管系统疾病诊疗规范》、《儿科心脏病学》及《现代小儿心脏内科学》等教材和专著。该团队创建了国内首家儿童晕厥诊治门诊,创建了我国晕厥儿童数据库,搭建了我国儿童功能性心血管疾病的多中心“诊断—防治—随访”的信息化平台,建立了全国儿童晕厥及其相关疾病的诊治网,带动全国相继开展了相关诊治工作,使以儿童晕厥为中心的儿童功能性心血管疾病的诊治技术在国际领域以及全国20多个省市及自治区广泛推广。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童晕厥团队在儿童晕厥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已获得国际相关领域专家的高度认可,研究成果被英国杂志Arch Dis Child Educ Pract中"最佳临床应用"栏目所录用,并把上述关于血管迷走性晕厥治疗的创新研究成果推荐为儿科医师“应知应会”的内容。上述研究成果的核心内容和技术被心血管领域权威组织发布的指南广泛采纳,欧洲心脏病协会公布的“欧洲心脏病协会晕厥诊断和治疗指南(2009版)”、美国心脏病学院/美国心脏协会/心律学会公布的“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不恰当窦性心动过速及血管迷走性晕厥的专家共识声明”、加拿大心血管协会及加拿大儿科心脏病学会公布的“儿童晕厥的处理指南”及美国心脏病学院/美国心脏协会/心律学会公布的“晕厥患者的评估和治疗指南”等均采用了该团队的研究成果。更为可喜的是,近期该团队带领该领域专家在Sci Bull发表了儿童青少年晕厥诊治的国际指南,当期便获得美国著名晕厥研究专家Stewart JM的高度评价。日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童晕厥研究团队获得由我国晕厥联盟等学术组织联合授予的“儿童晕厥中心”称号,进一步标志着我国儿童晕厥等功能性心血管病的整体研究与临床水平已跻身于国际领先行列。

  (北大医院儿科 陶春燕)

  

 

编辑:郑凌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