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音乐传递爱和希望——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心音坊首场公益音乐会暨志愿者答谢会成功举办

  2019年7月6日晚7:00,“用音乐传递爱和希望”——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心音坊首场公益音乐会暨志愿者答谢会,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成功举办。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文化发展中心媒体信息与管理处处长、卫生健康文化推广平台负责人张红苹、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党委书记朱军教授、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许秀菊等领导出席音乐会并致词,20余位心音坊志愿者走上舞台献上精彩节目。

 

  钢琴独奏、小提琴演奏、四手联弹、吉他演奏、合唱、现代舞表演……音乐会现场,20余位心音坊的志愿者逐一亮相,登台献艺。四手联弹的表演者之一程韵秋,是一位退休医生,也是心音坊最年长的一位志愿者。程韵秋常说,“自己一辈子接触最多的就是病人,对医院有特殊的情感。心音坊让她能用另一种方式继续关爱着患者,也让她的晚年更加充实,有意义。”音乐会上,节奏舒缓的《彩云追月》 钢琴独奏技惊四座。演奏者陈诗麒是一名学生,她的妈妈是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一名医生。每个周末,陈诗麒都会开心地来到医院心音坊当志愿者,这也是母女二人最开心的时刻。“因为,这一天可以和妈妈一起上班,她为癌症患者治病,我为癌症患者疗心。”诗麒说。

  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文化发展中心媒体信息与管理处处长、卫生健康文化推广平台负责人张红苹在致辞中表示,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医院文化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心音坊、心语墙、心空间、井盖文化、生命通道,体现了医学人文精神,形成了品牌特色。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中,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党委把主题教育和医院文化建设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医者和志愿者相遇在心音坊,让爱与感恩的心在这里相遇。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心音坊公益项目启动于2015年12月29日,经过3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了稳定的志愿者团队。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们本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风雨无阻地坚守在志愿的路上。丰富的演奏形式不仅获得了就诊患者及家属的肯定,更使心音坊成为肿瘤医院的一项特色人文项目。他们的到来使肿瘤医院更有人文情怀。

  在这骄阳似火的7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怀揣感恩的心,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联合北京康盟慈善基金会为广大志愿者举办了这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会,向他们致敬,感谢他们无私的奉献和爱心。音乐会汇集了老中青三代人,他们中有已经退休的钢琴爱好者、中央音乐学院的学生、在国外求学的殷殷学子、功成名就的企业家,还有专业的钢琴老师及钢琴演奏家。他们不计报酬,自付车马费,日复一日地奔波,为的就是尽自己的一份力,温暖他人,温暖社会。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公益和慈善,用自己的爱心呵护他人。

  科技和人文是医学的两只翅膀,只有比翼才能齐飞。尽管目前的资源有限,但我们在努力实践医学人文、提供温馨的就医环境,尽可能让患者和家属享受轻松、舒缓的音乐。心音坊创始人、康复科主任唐丽丽的一句话,代表了志愿者的心声:我们希望这种人文的理念深入人心,深入到整个医院,让患者的就医环境、医护人员的工作环境,都得到改善,让医院成为一个更加人性化、更加温暖的地方。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康复科主任唐丽丽:给大家讲一个志愿者的故事,我们的志愿者伞奇老师,她用动听的小提琴给患者演奏,她演奏中常常走到病人中间,很多患者和家属都喜欢她,有一天,一位看起来病情比较重的患者坐下来听她演奏,一曲完毕,伞奇老师走过去,低声问:您想听什么曲子呀,患者说,我想听梁祝,于是,伞奇老师就站在他面前为他拉起梁祝,音乐响起,患者的眼睛里慢慢溢出泪水,也许,曲子让他想起过去,也许,曲子是让他获得安宁,也许,曲子是让他看见希望......这就是音乐的力量,这是爱的力量。这样的爱,这样的故事温暖了患者,也鼓舞着我们的志愿者。愿心音坊的爱能传递到更多的地方,希望更多医院开设心音坊,我们一起用音乐传递爱,传递公益,传递希望!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党委书记朱军在总结中表示,为了爱和希望我们相聚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感谢到场的和没到场的每一位志愿者。作为一名肿瘤科医生,我最希望的就是和我们的患者一起努力,在康复的路上往前走,走得长长的、远远的、好好的!但是这条路并不平坦,有时会遇到困难,走得艰难,但是我们全体医护人员、志愿者会永远和我们的患者一起,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在这条长长的路上,传递关爱,传递温暖、传递感恩,传递希望!

  (肿瘤医院   文/刘晨、何双智  图/朱迪)

  

 

编辑:郑凌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