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获批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为贯彻落实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目标,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升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水平,深度融入全球创新体系,有效运用全球科技创新资源,在更高层次上构建开放创新机制,根据《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近日,北京市科委组织开展2018年度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认定工作。经专家评审、市科委主任办公会研究、科委网站公示,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被认定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断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断基地针对脂肪肝重大慢性肝病,在诊断方面开展规范、标准、适宜技术研究。依托建立的基地平台为脂肪肝的预防、预警、诊断、治疗提供国际领先水平的技术服务,完善首都创新机制、培育知识创新乐土的建设工作,综合应用各类前期研究成果,建立脂肪肝诊断的新体系,推广应用形成的规范化诊疗方法及新的临床药物的评估方法,提高慢性肝病规范化诊疗率,减少肝硬化肝癌的发生率。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断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符合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的发展目标,符合北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重点方向和重点任务,符合“实施重大疾病科技攻关行动”医疗健康科技保障方向,并努力在疾病预防、诊断、精准医疗等领域形成一批创新成果并转化应用,积极开拓国际科技合作渠道,创新合作方式,丰富合作内容,提高合作成效,进而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临床医学创新中心。

  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创建于1978年,创始人为我国著名肝病学家、检验医学家陶其敏教授。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目前已发展为集科学研究、临床治疗、临床检验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所。

  肝病研究所以肝炎病毒和所致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为主要研究方向,研制了我国第1支血源性乙肝疫苗、第1批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诊断试剂盒,是首批通过卫生部认证的临床药理试验基地,是消化内科专业、传染病学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现为北京市丙型肝炎和肝病免疫治疗重点实验室、感染病国家重点专科。

  1990年肝病科成立,获评成为我国首批临床药理试验基地。多年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病科一直承担多种肝病新药的临床验证工作,在临床用药和治疗方面保持国内领先。近几年来,在长期实验室研究和常规临床治疗基础上,重点开展了用生物技术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和肝癌疫苗的研究。检验实验室并为临床提供肝炎病原学相关的检测服务,建立并研发了多种肝炎病原学检测方法和诊断试剂盒,已通过了昆泰实验室认证和CNAS认证,并于2014年通过了美国病理协会的CAP认证,是国内首家通过此认证的肝病实验室。肝病研究所在肝病研究领域有了相当的积累和发展,并在国内外同行中享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

  (人民医院肝病研究所 王雪艳)

  

 

编辑:郑凌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