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节 | 十二时辰,朝暮更替皆有你

  今天是你的节日

  医院,如常忙碌

  365天,24小时,无时不在的你

  患者眼中拯救生命的“万能”医生

  也是,社会普普通通的一员

  是父母眼中的子女、爱人眼中的另一半

  孩子眼中的父母、学生眼中的老师……

  这里选取不同时辰的12张照片

  总有让你倍感熟悉的某个瞬间

  子时:23:00-01:00

  2018年8月19日凌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外科病区,病房里静悄悄,住院总医师李沈,还在伏案工作。而这一天是医师节。

  有这样一群医生,他们像医院24小时随时待命的“救护车”,哪里需要就奔向哪里。他们名叫“院总”、“管家”,住院总医师。患者确诊后转到住院部,第一个接触的是他。协调床位,追踪监控汇总住院病人每天的身体数据,白天黑夜,急诊会诊,随时可能被呼到。值班室、急诊室、病房,有时整晚上都在奔跑。忙得像“打仗”,累得像“掐架”。半年、一年或更长的“院总”生活结束,都练出了一种好眼力、一副好胆量和一手好绝活。

  丑时:01:00-03:00

  2019年3月22日1点已过,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童精神科门诊,72岁的王玉凤教授整理记录几位门诊患者的病历档案。她的学生罗翔升清晰记得,那次门诊,王玉凤送走最后一个患者后,看了看时间笑着说,“呀,我们今天破纪录了。”

  在小患者的眼中

  她是一个慈祥的老奶奶

  会举着棒棒糖问“你喜不喜欢”

  在同行的眼中

  她是一个严谨的专家

  会针对临床和科研问题给出指导性的意见

  在学生的眼中

  她是一位勤恳工作的医务工作者

  致力于儿童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传承

  北大医学汇聚着许多这样的前辈

  他们坚守敬佑生命、心怀大爱的信仰

  默默践行医者誓言,守护健康和生命

  他们传承医者精神,书写责任和奉献

  精诚、务实、包容、厚道的

  接力棒代代相传

  寅时:03:00-05:00

  2014年12月18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脊柱外科副主任医师王宇正在夜班奔忙。王宇记得,自己最长的工作时间经历了52小时,期间做了4场手术,12小时门诊,看了110个病人。而这并不是医生连续工作最长的时间。

  王宇的爱人说,已经习惯他的职业。“我们之间不会因为工作而争吵,或者说我们没有时间吵架。”对王宇,妻子的理解多于抱怨。医生的工作,不分昼夜,有时一个夜班或一场特殊手术,几天都得在医院。每位医生的工作簿上都有一个连续工作的“最长时间”。患者看诊,总觉得和医生接触时间太少,可是,那么多个患者加起来,其实,医生和患者接触的时间最多。即使夜深,医生也会静静陪伴病患度过黑夜,默默守望黎明的到来。

  卯时:05:00-07:00

  2010年4月15日,青海玉树机场,北大医学抗震救援医疗队刚到机场就立刻投入伤员转运中。多少次,国家发生重大灾情时,我们勇担社会责任,第一时间选派医护人员奔赴前线,完成国家交给的任务。

  日出,新生,希望。这个时辰,常常奔走在路上,上班路上、出差路上、救援路上。多少次,接到命令即以最快的速度集结出发。多少回,来不及和家人商量即做出危险决定。

  在条件艰苦的边远地区,在抗击自然灾害的一线,他们,用坚守带来生命的希望。非典袭来之际,医务工作者舍身忘我、救死扶伤。灾难突如其来,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勇往直前。济世苍生的情怀,是一代代北大医者的共同追求。

  辰时:07:00-09:00

  2015年6月16日,一早到办公室,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医生王方芳发现桌上放了一张笔迹陌生,没有署名的明信片,谁寄的?“我只是一名小小主治医,能够让患者记起,并称‘救命之恩’,心里还是有些小激动。”

  这张至今收藏在王方芳抽屉里的明信片,承载了一个感恩的故事,也记录着一段走出低谷点燃希望的经历。记忆中,有太多这样的温暖和感动,为了健康这一共同目标,医患相互理解、支持、信任。也许仅有过只言片语的交流,却记得他们匆匆离去的背影;也许就是危急时分的短暂相遇,却忘不了他们忙碌着的样子;也许只是一次暖心的就诊经历,却希望把温暖和感动传递给更多的人。也许,你曾埋怨医生总带着白口罩的生分感,但你也许不知道,口罩后面严肃的脸,是他们对于性命相托的专注。

  巳时:09:00-11:00

  2019年8月1日,10点左右,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骨科,援藏专家、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副主任医师王成带科室医生查房,而他只是北大医学援藏、援疆等医疗援助队伍中的一员。

  交接班,会诊,讨论手术如何开展,查房查体,询问病人,提醒注意事项,这些都是医院里再熟悉不过的场景。查房,仅仅是援藏工作的一个缩影。北大医学作为国家最重要的医学基地,积极响应和服务国家战略,仅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已先后派出五批105位援藏专家,涉及二十多个专业,切实帮助西藏提升医疗水平,为当地填补多项技术空白、创造多个临床第一,架起了京藏优势学科的沟通桥梁,充分体现“主力军”和“先锋队”的作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批批援藏医生担负起藏区人民的健康事业,以无私的付出,炽热的深情,造福百姓健康,赢得社会礼赞。

  午时:11:00-13:00

  2019年2月1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手术室,脊柱外科主任刘海鹰戴着颈托为藏族姑娘得西拉姆做手术。5个小时,刘海鹰用19颗螺钉重塑了她的脊柱,也改写了这个小姑娘的命运。但得西拉姆不知情的是,第二天同一时间,这位刘海鹰叔叔也倒在了同一间手术室。

  患者刘海鹰,髂总动脉闭塞,双腿浮肿,血流无法正常通过,晚上平躺疼痛难忍,白天站立大汗淋漓。在过去的几年里,刘海鹰动过三次手术,体内安装了两个支架,他必须靠戴颈托、护腰才能支撑下来一场手术。

  医者刘海鹰,成立我国首家专项资助脊柱相关疾病的慈善组织,北京海鹰脊柱健康公益基金会。近八年来,他和基金会的医学专家、志愿者利用休息时间,走遍16个省份,为5000多位患者进行义诊与筛查,治愈了89位贫困脊柱疾病重症患者。

  一年前,远在四川理塘的13岁小姑娘得西拉姆被刘海鹰带回北京时,身高只有一米三,脊柱侧弯程度达到100度以上,极为严重的侧弯导致肺部挤压,肺功能衰竭。得西拉姆住院接受了头盆环手术,成为一名“天线宝宝”。随着脊柱的牵引,她从一米三,一米四,一米五,最终被抻拉到了一米六的正常身高。得西拉姆出院那天,不善言辞的刘海鹰准备了粉色的书包、铅笔盒、圆规,还有一张小卡片“好好学习,健康成长”。出院时,小姑娘一边哭一边和医生叔叔阿姨再见,闹着“不肯回家”。

  刘海鹰与患者的故事还有很多,北大医患情深的故事还有很多。

  未时:13:00-15:00

  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门诊,正畸科林久祥教授正在指导学生。

  医路漫漫,医德在心

  临床带教,以身垂范

  引领医学生的成长途中

  不仅有知识技能的答疑解惑

  不只是攻坚克难的信心勇气

  教会医学生

  勤于思考勇敢探索的科学精神

  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专业态度

  关爱病人热爱事业的人文情怀

  也还有,爱生活爱家人爱自己

  带领医学生

  从心怀忐忑到得心应手

  从懵懂茫然到目标清晰

  从怀有梦想到脚踏实地

  医师,用言传身教

  传递着榜样的精神力量

  申时:15:00-17:00

  2019年3月8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临床营养医师窦攀抽取住院患者的食物做尝检。“每当中午饭点时看到患者精美的饮食日记,我们都会饿得肚子咕咕叫。当营养科医生,如果哪次门诊结束后,能按照自己的处方吃一顿科学的饭,是一件有点小确幸的事呢。”

  每天下午4点钟,临床营养科医生都会给抽取部分住院患者的食物做尝检,保证糖尿病饮食、低蛋白饮食、低嘌呤饮食、生酮饮食、匀浆膳食等营养治疗原则标准的强制执行。“住院患者吃到的饭,在从食堂发出之前,已经过我们营养医生的初步抽查鉴定啦!”

  窦攀每天在医院需要做大量工作,包括门诊、会诊、查房、做实验、尝检、带教,为了坚持运动,她选择下班跑步回家,到了家里还需要查阅文献,写论文和整理数据,每天的生活安排得满满当当。

  工作中,她是个一身白衣的严谨、温和、耐心、有感染力的女医生,生活里又是一个时而可爱精灵、时而温顺优雅、时而喜悦律动的燃系女生。

  生活就是多面,医生也不例外,辛苦的工作节奏,是每个医生的常态,但“喜欢跑步、喜欢游泳、喜爱美食、喜爱旅游”,各种爱好的坚持和兼顾,依然可以让你成为懂得健康的当代医生,让你的生活词汇中不仅有繁忙、紧张、劳累,还有善良、执着、坚韧、自信和自我绽放。

  酉时:17:00-19:00

  2019年4月29日,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第四批“组团式”医疗援藏专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医师张前抢救急性心梗患者。

  16时40分,张前接到急诊发来的会诊请求,援藏干部王某突发剧烈胸痛。短暂询问病情后,张前火速赶到急诊抢救室,心电图确诊急性广泛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埂塞。三次电除颤、果断溶栓治疗、及时介入开通血管,终于转危为安。从患者入门到开通血管,70分钟惊心动魄的抢救,张前感觉“所有的力气像被抽空了”。

  每一次高危心梗的急速救治都是一次与死神的赛跑,而张前的这次赛跑是在高海拔地区缺氧环境中实现的,种种艰难不可一一描述。

  抢救生命的故事,医院每天都会发生。抢救,也从来不会分时辰。太阳落山时,当人们卸下疲惫,穿梭在市场,品咂人生况味,这里,却正在进行一次生命的急救。穿上白大褂、手术服,这些平凡的“英雄”便化身不知疲倦的超人,不负使命,救死扶伤。

  戌时:19:00-21:00

  2014年,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外科医生吴舟桥,第三医院麻醉科医生曲音音、心内科医生曹轲,口腔医院预防科医生王思斯等几个医学博士朋友创立青光眼乐队,写科普文章、作原创音乐、唱疾病歌曲,借助音乐传达健康理念。

  《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心肌梗死》……一首首以疾病为名的医学主题歌曲,在新媒体平台广泛传播。“通过音乐的形式,吸引大家关注某种疾病,传播医学知识,传递正确的对待疾病的态度。”这是乐队成员最为看重的。

  由于医生的工作性质,乐队排练通常从晚上7点开始,持续两三个小时。刷手服、白大褂连同一整天的惊心动魄、琐碎、疲惫,统统被锁在办公室。在这里,五六个人裹在舒适的衬衫和卫衣里,像所有最普通的年轻人一样,弹琴打鼓,嘻嘻哈哈,琢磨着和弦、编曲,又抽空发起一场乒乓球大赛。

  健康中国,科普先行

  北大医学的医师队伍

  不乏健康科普的实践者

  他们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

  承担着繁重的日常医疗工作

  依然不忘积极参与健康教育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

  为了健康科普惠及于民

  为了医学知识进入“寻常百姓家”

  他们,

  肩负提升民众健康素养的重任

  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亥时:21:00-23:00

  与门诊楼的喧闹相比,走进实验室,即踏入了静谧的科学世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肾脏疾病研究所副所长杨莉说,“科学研究的成果不是一蹴而就,需要无数的尝试、不断的思索,和近乎苛求的锤炼,只有坚持下来的人,才能成功。而揭示生命密码的喜悦会瞬时弥补你所付出的一切。”

  在北京大学的教学医院,承担一岗三职的医师不在少数。医疗、教学、科研,都需要兼顾,工作、学习、生活,融合在一起。在这里,有医学科研工作者,对生命问题的挑战,百折不饶的坚韧和坚持,着力解决临床诊疗中不断出现的科学问题,着力探寻疾病诊治新方法新技术的研究。在健康中国战略、教育强国战略、创新驱动战略背景下,结合国家和人民需求,担负起医学科技创新的重任。聚焦国际性难题,制定国际规范和标准,北大医学科技创新工作,迎来最好时代,勇攀创新之巅。

  弘扬崇高精神,聚力健康中国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医生们的每一天

  都有着太多的汗水

  也有太多的故事和感动没有一一呈现

  医学道路上的坚韧和收获,关切和指责

  夹杂着泪水、汗水的委屈、拼搏与艰辛

  被病患认可、感激,并记挂心上的恩情

  经历艰难险阻、抢救成功的满足与幸福

  平凡的“英雄”,像一束光

  用不变的初心和不灭的梦想

  温暖着这个世界

  

    8.19

  中国医师节

  致敬,护佑生命的医者

  (致谢北京大学各附属医院  部分内容选自网络  文字综合/武慧媛  制图/邱志维)

 

 

编辑:郑凌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