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再出发——北京大学医学部2019年年末工作会召开
党建思政工作不断探索创新,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深化,学科建设科技创新勇立潮头,医疗服务医院管理双轮驱动,人事综合改革全面启动,空间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
在12月27日-28日召开的医学部2019年年末工作会上,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詹启敏细数北大医学综合改革进展。
“定方向、明路径、增活力”,年初确立的改革发展思路和举措有序落实。一年来,北大医学改革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两部融合加速推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北大医学综合改革元年。2019,留下了北大医学人奋进的脚步、奋斗的汗水。
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教育强国、创新驱动”三大战略的历史机遇期,北大医学站在国际前沿,立足国家需求,引领我国医学教育、科研及医疗服务事业的发展。
驶入高速行驶的快车道,制约改革发展的瓶颈问题不容回避。詹启敏从思政工作、教育教学、临床学科发展、人才队伍建设、行政服务、支撑平台等方面针对存在的问题,条分缕析,抽丝剥茧。
北大医学的综合改革是教学、科研、医疗、学生、人事、后勤,全方位改革。展望2020,北大医学人需以使命担当,不畏风雨,坚定前行。詹启敏提出: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改进党建和思政工作;推动医学教育教学改革,引领全国医学教育发展;深度对接国家战略,打造科技创新新高地;增强医疗服务能力,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推进人事综合改革,增强北大医学吸引力;以师生为本,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过去的一年,在大局稳定的前提下,人才兴旺、资源扩张、事业发展。”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医学部党委书记刘玉村,与大家共同分享学校改革发展的新气象。
“南有亦庄、北有吉利”,新的校区建设,为北大多年未有的规模扩张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2019新增两院院士,北大人数全国高校第一;2019国家杰青基金,北大22人居全国高校第一……这些好消息都让师生振奋鼓舞。
“水活了,门有了,楼改了” “水用了,楼盖了,图画了”,9个接地气的简短话语,将我们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改革变化一一道出。
北大未名湖引入活水,东校门新建完成,行政办公楼改造。医学部校园两口地热井水用于游泳池,8万平米的医学科技楼结构封顶,现代化的开放式医学图书馆设计完成,期盼着投入使用。
刘玉村说,这些看似不大的小事有着深刻的内涵。不仅让师生享受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也从中读懂了北大综合改革和北大医学改革的实质性成果。
同北大医学理念一样,更多看不见但感觉得到的改革举措也在深入人心。公立医院党建改革、教育教学改革、人事制度改革,以攻坚克难的勇气加速推进,期盼取得更大成绩,期盼医学教育教学北大方案的提出,在2020年落实。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终身课题,巩固主题教育成果,营造风清气正、爱国爱家的政治生态和人心向善、人人向上的校园氛围。
改革,在路上。明年,再出发。
1 、专题报告
分条块 明主线 话改革
围绕“新技术革命下面向未来医学人才的培养”、“新时代”教学改革目标与方案,医学部副主任段丽萍、王维民分别就研究生和本科生教育教学改革做专题报告。
教育教学改革是2020年北大医学综合改革持续推进的重中之重。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围绕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培养面向未来的医学拔尖创新和行业领军人才,改革方向和路径聚焦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复合型医学人才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
继承“新途径”教学改革经验和成果,形成“新时代”教学改革方案设计,培养具有研究潜能的高素质临床医生和具有未来行医资质的医学科学家,两类目标定位在融通和融合的原则下清晰起来。
完善校园建设规划,加快重点建设,提升保障服务品质。
聚焦问题导向、统筹机制,为改革发展建立多元“开源”体系。
突破藩篱,统一管理,促进附属医院健康规范发展。
服务医教研发展,树立“过紧日子”思想。
加强顶层设计促进交叉融合,持续打造青年科技创新学术交流平台。
推进公共服务支撑平台建设,助推学科发展。
医学部副主任宝海荣、肖渊、刘晓光、张新祥、张宁,主任助理吴明分别就各自分管的后勤服务保障工作、产业经营/科技成果转化/国内合作/筹款募资工作,医疗和医院管理工作、财务工作、科研设实工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作进行年度工作专题报告。
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立德树人,我们一起在努力,一直在路上。
坚持党的领导,凝聚职工力量,助力北大医学改革发展。
协助党委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医学部党委副书记李文胜、徐善东、朱树梅,纪委书记范春梅分别就宣传思想工作、学工统战团委机关党委工作、工会和离退休工作、纪检监察工作进行专题报告。
2 、院长年度工作汇报
说亮点 找不足 划重点
学院年度工作汇报中,基础医学院院长万有、药学院院长周德敏、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孟庆跃、护理学院院长尚少梅、医学人文学院院长周程分别介绍基础医学、药学、公共卫生、护理、医学人文学科建设,梳理2019年度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人才队伍等工作亮点与不足,特别是学院在人事制度改革、深化教学改革等综合改革推进情况,提出2020年工作重点。
医院的工作汇报重点围绕四个方面:一是公立医院加强党的建设推进情况,二是相关数据对照,三是2019年度工作亮点与不足,四是2020年度工作重点。第一医院院长刘新民、人民医院院长姜保国、第三医院院长乔杰、口腔医院院长郭传瑸、肿瘤医院院长季加孚、第六医院院长陆林、深圳医院院长陈芸、首钢医院院长顾晋、滨海医院执行院长杜新平分别代表医院作年度总结汇报。
2019年,北京大学在京附属医院全力配合北京市医耗联动综合改革工作,服务国家战略,“组团式”援藏提升受援单位“造血功能”,对比数据显示临床教学科研及医疗工作稳步提升。
夯实基础,打造高峰,补齐短板。院长们回顾成绩,反思不足,思考未来。
3 、基层党委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
谈履职 抓成效 激活力
在基层党委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环节,基础医学院党委书记万有、药学院党委书记徐萍、公共卫生学院党委书记郝卫东、护理学院党委书记陆虹、医学人文学院党委书记王玥,第一医院党委书记潘义生、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赵越、第三医院党委书记金昌晓、口腔医院党委书记周永胜、肿瘤医院党委书记朱军、第六医院党委书记王向群,医学部机关党委书记郭艾花、后勤党委书记赵成知、产业党总支书记陈娟分别进行述职报告。
报告内容分为六个方面:党组织和党员情况、履行党建责任情况、基层党建进展情况和成效、思想政治工作情况、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党建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及改进措施。
2019年度各基层党委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统筹推进四项重点措施,有机融入立德树人、科学研究、医疗服务、队伍建设等各项工作,积极发挥基层党支部在学校改革发展稳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结合主题教育查找问题,强抓支部制度、建设特色品牌,激发基层支部活力。切实履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有针对性开展师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参与思政工作在基层形成良好氛围。
4 、分组讨论
重交流 促合作 增效能
聚焦北大医学发展与综合改革瓶颈问题,与会者分四个小组进行了热烈讨论。大家对一年来各项改革取得的实绩和进步感到自豪,对进一步加强联动、提升效能、有效统筹表示期盼。
“交流协作、资源整合、顶层设计、国际视野、国家需求、信息化、精细化”等一些高频词汇出现在各小组的讨论中。讨论提出,“以人事改革为核心、以能力建设为目标,以激励竞争为抓手”,呼应国家战略需求,融合发展面向国际;破除制约机制障碍,多措并举多部门联动,获取事业发展的资源支持,发挥北大医学品牌效应;进一步做好管理精细化,宣传一体化,助力北大医学可持续发展;制定人才评价政策、推进干部体系标准,为人才培养、梯队建设、年轻人成长提供保障;强化学系建设,发掘优势资源,推动临床、教学等各方资源均质共享。
5 、签约时刻
新起点 深合作 谱新篇
会议期间,北京大学与密云区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怀密医学中心和研究型智能医院建设、北京第二实验学校建设、科技成果转化、教育合作和人才交流、提升密云区医院医疗服务水平等5个方面深化合作共建。
北京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齐静,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邱水平,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詹启敏,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医学部党委书记刘玉村,密云区委书记潘临珠,密云区委副书记、区长龚宗元、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王玉江等有关领导出席签约仪式。医学部参加年末工作会的全体人员现场见证签约时刻。
此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标志着北京大学与密云区的合作迈出实质性的一步,是双方精诚合作的新起点,也是双方快速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北京大学与密云区将共同谱写新的历史篇章。
“培养一流医学人才、创新医学科技成果、服务人类健康需求是北大医学的使命。攀登医学高峰、解决医学难题是北大医学的担当。” 总结讲话时,詹启敏强调,北大医学党员干部要讲政治、有高度,在改革发展中科学把握形势,全面分析定位,善抓主要矛盾;为了北大医学事业,团结合作讲大局、凝心聚力讲奉献。立足国际前沿和国家需求,服务社会发展;尊重科学规律和医学特点,坚持北医厚道传统。胸怀北大医学的格局和定力,形成北大医学模式示范引领。坚持以质量和能力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发展主线和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的工作主线,全面深化综合改革,为跻身世界一流医学中心而努力奋斗。
北大医学综合改革,在路上。2020,我们再出发!
(文/宣传部 武慧媛 摄/宣传部 黄大无、陈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