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举行医学生院史学习宣讲比赛

青春与历史的对话 初心与使命的接力

2019年10月23日晚,“风雨同行七十年,不忘初心为人民”院史学习宣讲比赛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陆道培学术报告厅举行。全体2015级与2016级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八年制学生,通过宣讲的形式,共同回顾人民医院与新中国风雨同行七十年的历史,凝聚爱国热情,树立人生榜样,坚定理想信念, 在自我展示中共同上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生动一课,经历了精神的洗礼和思想的升华。

国家级教学名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资深专家祝学光教授,医院副院长王建六,党委副书记陈红松,党委委员、泌尿碎石中心主任黄晓波,急诊科护士长、急诊党支部书记孙红,团委书记王艳华,教育处处长姜冠潮、宣传处副处长汪铁铮及相关教师代表莅临比赛现场。

比赛伊始陈红松副书记致辞。陈红松副书记对宣讲活动的主题和形式给予高度评价,并指出青年学生要树立历史思维、培养历史眼光、强化历史担当, 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知史爱院。“不忘初心”的同时更要“不忘使命”,希望同学们牢记人民医院新百年征程中的历史重任,为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奋斗终身。

比赛中,参赛选手在5-7分钟的时间里结合制作精良的PPT动画,以时间为线,以医院70年来各个历史时期发生的重大事件、涌现的杰出人物、取得的突出成就、铸就的医院文化精神为轴进行宣讲,描绘了百年人民医院步履艰辛而又波澜壮阔的历史,展现了百年历程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与祖国风雨同行、伴新中国共同成长、共同脉动的伟大历程。

第一组代表张孟钦同学从人民医院建院伊始的艰难岁月出发,讲述了医院正式更名为“人民医院”前后历史缘由,新中国赋予了医院“人民”这一至高无上的使命内涵。医院通过参加抗美援朝、守护百姓健康、帮扶医疗机构、培养专业人才,将“人民”放在心中,不愧于“人民医院”这一响亮的名字。

第二组代表熊淑婷同学从亚洲第一例异体同基因骨髓移植的成功到现在单倍体骨髓移植“北京方案”,从医院血液科、血液病研究所的建立到我国第一家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研究中心,通过几十年来学科壮大和创新技术的发展,折射出一代代“人民医院人”精勤不倦、孜孜以求。

第三组代表王睿康同学以“薪火相传”为题,讲述了医院1958年成为北京医学院临床医院后,在临床教育教学领域所付出的艰辛及取得辉煌成果,一代代名师率先垂范,一代代学子桃李缤纷。国家级教学名师祝学光教授,作为第一届在人民医院临床实习的“学长”,分享了60年前生动的实习故事。富有时代特色妙趣横生的故事深深吸引在场所有的学生。满头银发年逾耄耋的长者说起学生时代的点滴小事,眼睛里绽放出动人的光彩。

第四组代表胡遂缘同学带领大家重温了“陶其敏、冯百芳团队研发乙肝疫苗”这一人民医院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当陶老师生前的采访视频播出,她的低调淡薄、她的高风亮节感染着每一位学子。肝病研究所副所长陈红松老师更是深情讲述了乙肝疫苗研发背后的故事,百折不挠的研发道路,以身试药的奉献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成为每一位从事临床研究工作者的“初心”。

第五组代表杨泽希同学以第一台体外冲击波碎石机诞生为出发点,以小见大,展现了医院先辈自强不息、刻苦钻研的风范,介绍了医院新一代的医学生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下,在科研方面由生疏稚嫩逐步成熟的身边故事。泌尿碎石中心主任黄晓波老师为同学们更详细生动细致地回忆了他的老师何申戌教授的趣闻轶事及体外碎石机的研发过程,勉励广大学子广涉博学勇做“跨界医者”。

第六组代表黄博轩同学带大家一起走进一段激情燃烧却艰苦卓绝的旧时光。上世纪80年代医院困守在白塔寺院区局促的空间里,将礼堂、食堂、宿舍,甚至卫生间,改造为教室、试验、研究室、实验室,凭借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气与干劲,闯出一片天地,并历时15年完成西直门院区的建设。短短2公里距离,倾注了全院员工的汗水和热情,医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第七组代表郭萌同学以“和衷共济,砥砺前行”为主题,讲述了人民医院先辈在抗美援朝、抗击非典、抗震救灾时的感人故事,展露了人民医院人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急诊护士长孙红老师以亲身经历重现了2003年“人民医院人”在面对非典疫情时的无畏英勇与奉献。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让在场人员对医院历久弥新的厚重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体悟。

医院党委委员黄晓波老师在赛后总结中客观中肯的点评了同学们的演讲内容与技巧,建议同学们要多与师长前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深入挖掘故事背后的文化内涵,去亲身体悟深厚的文化积淀与人性温度,可以更加深刻的领悟“仁恕博爱、聪明精微、廉洁醇良”的院训精神。

本次比赛深刻诠释了当代青年的爱国爱党之情,展现出青年学子秉承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奋进、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选手们表示,致敬历史、回顾初心、接续使命,这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生动一课,也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和思想的升华。

“风雨同行七十年,不忘初心为人民”院史学习宣讲比赛圆满落幕,但其精神回想远远没有落幕,其文化内涵厚植于大家心中。以院训为初心,以医学为使命,不断磨练自己的心智和医术,成长为救人济世的杰出医学家,为祖国医药事业发展与人民健康不断奋斗!

(人民医院2016级临床八年制 张嘉宁)

拓展阅读——学生感想两则

院史不仅仅是历史更是一种未来

2015级临床八年制 安宇昂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与传统,今年已经是建院101周年了。在这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许多位医学界大家在这里被培养,又有着更多的医学史上重大的事件在这里发生,学习院史有着更深与浓厚的意义。我们不仅仅是学习院史,更是了解我国医学随着历史的发展而进步发展,了解伟大的先辈们如何在艰苦的条件下创造出如此大的伟绩。

中央医院、中和医院,经过多次的更名,最终,人民医院——这个亲民近民、让人信任的名字便诞生了。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无数的老一辈医学大家们,都从这里出发到其他医院去支援,支援我国的医学教育事业,更是支持我国的医学建设。

至今,在白塔寺院区,我们依然可以看到人民医院的老院区的建筑——这座经历了101年风雨的建筑。漫步在其中,仿佛可以体会到上个世纪的味道。我们无法通过简单的外观来了解这座医院,但是无数的发明、发现都从这里诞生,让我对人民医院瞬间充满了敬意。现在,人民医院的西直门院区,以及即将对外开放的通州院区、北院区,更让我感受到了人民医院的医疗事业蒸蒸日上发展的过程。

而学习院史,并不意味着沉浸于院史,也并不意味着可以坐享其成。作为本科生的我们,到底该如何实现自己的价值呢?我不禁也陷入了思考。国际上称为“北京方案”的移植方案诞生、创伤救治中心的成立,这些成果都在传递着给我们信息,我们应该在前一辈医学家的基础上做出更进一步的创新与努力,而这不仅仅要求我们有着扎实的基础,更需要有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向前辈老师们学习,认真学习临床知识,投身于科研,这不正是处于学习阶段的我们应该有所掌握的吗?

能够在建院101年这样悠久历史的医院里学习,同时能够有如此强大的教师团队指引着我们,是一件如此幸福的事情。院史不仅仅是历史,更是一种未来。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2016级临床八年制 肖泽睿

北宋大家张载曾经讲,“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了解学习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百年历史后,这句话在我心里有了更深切的意义。

人民医院的一百年,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关,和祖国同呼吸共命运,自更名以来,“人民”二字就紧紧与医院相连。这是百年前中国人自己的医院,经历过历史的考验,也遭受过灾难的洗礼,人民精神在磨砺中历久弥新,人民精神在考验中愈发珍贵。老一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仁恕博爱、聪明精微、廉洁醇良”需要我们仔细研读并理解,最终把这种精神融入到自身的学习和临床工作中去。

“无私奉献”的精神已经深深印刻在每个“人民医院人”的骨血中:是作为老师的严谨教学,传道受业解惑;是作为科研人员的锐意进取,为祖国卫生事业做贡献;更是作为医生的大医精诚。每个“人民医院人”都将无私奉献的精神投入到每天的工作中,为医院,为人民,也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现在正是我国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关键时刻,中华民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离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近。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我们身边的许多老师,就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英雄,就是值得我们追随的先锋。作为最年轻的“人民医院人”,我们要学习老一辈医生身上的精神,传承人民精神,实践人民精神,接过前辈的接力棒,不负自己作为医生的初心,也不负祖国对青年人的期望!


编辑:郑凌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