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格 | 国庆系列活动,我们的深情告白,我们的共同记忆

当庄严的进行曲响彻天安门广场上空,新中国在举世瞩目中庆祝70周年华诞。

北大医学人,从107年历史的光辉历程中缓缓走来,从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中奋发走来,从矢志创新的医学前沿中阔步走来。

这一代北大医学人,从一百〇七章的厚重史诗中接过传承的火炬,用自己的亲身体验与感悟,将每个个体手中的光,延展成国庆方阵游行中漫天遍地隽永的亮。

雄赳赳,气昂昂,北大医学人走过天安门

“团结起来,振兴中华!” 2019年10月1日12时10分,当这口号再次响彻天安门广场,253名医学部师生和其他来自各专业的北大师生共同组成的“凝心铸魂”群众游行方阵,雄赳赳,气昂昂,满怀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为祖国送上最澎湃的祝福!

为了这一刻,为了让全世界都看到北大青年、中国青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为了通过游行区域时的速度达到1.16米/秒的毫秒级精准……

是4个月昼夜不停的紧张筹备,

是四个月的共同记忆……


我是北大医学生

我对祖国最深情的告白是 燃情青春

我们是——

未名医队!

我们的口号是——

七十华诞,青春唱响!健康中国,医路领航!

医学部师生是北大方阵的第一大队,我们中的许多人都行进在方阵的前排或靠近天安门城楼的外侧,坚守在对北大方阵整齐度和大众关注度都至关重要的位置上。

我们,代表了北大方阵的形象!

正因如此,相较于方阵其他同学,我们需要更严苛的训练、更标准的动作、更整齐的队列、更生动的表情和更洪亮的口号。

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不负使命,为北京大学的方阵增光添彩!

2019年6月,随着医学部筹备工作的全面启动,医学部团委招募选拔了247名同学,和6名辅导员一起,共同作为方阵成员。同时,还有2名同学参加合唱方阵,1名同学参加联欢演出方阵。

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

怀柔训练场上

21中队来自基础医学院的熊畅贤,除了医学生身份,他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一名退役士兵。他把能够参加国庆方阵,当做自己的骄傲与义不容辞。

就在离家返京参加训练的路上,畅贤得知家乡受灾,他家旁边的大山随时有山体滑坡的危险,当地政府正在连夜组织全村人撤离。心中记挂着老家的爷爷奶奶,他只得被迫暂时离开训练场。

“党和国家会帮助我们解决困难的,你快回学校参加训练,不要错过一生难得的机会!你是医学生,你还曾是一名军人!”爷爷的话重重地落在畅贤心里,他重重点了点头,迅速返回训练场。后来,他也得知不仅有专人保障居民的日常生活,政府还协调各方制定长久安置方案。他安了心,脚下的步伐也愈发坚定。

“用最标准的动作为祖国献上最好的生日礼物,不愧于北大医学生的称号。”后来,这句话成了畅贤对自己下达的最高指令。

直播镜头中笑容背后的“小秘密”

当央视直播镜头聚焦到北大游行方阵时,高举的火炬、灿烂的笑容,还有标志性的“双马尾”,让观众们通过这个女孩认识了北大方阵。她是基础医学院陆璐,来自1中队。

“我是24方阵的0106,是凝心铸魂方阵的1/2232,更是热爱祖国的14亿分之一。”这才是让陆璐最引以为傲的事情。笑容绽放的背后,是经历多少汗水,是看遍北京的星空与圆月、日出与日落,是和温暖的集体共同度过的每一个瞬间。

奋力奔跑,我就是最扎实的“彩车”

彩车骨干合影

正式游行中的彩车,在训练期间是无法到位的。该怎么办?

为了更好地模拟真实情况,方阵组成了一个特别的骨干团队——彩车骨干。伴随同学们向前行进的步伐,他们也举着横幅模拟彩车,配合向前。

成为彩车骨干,意味着更严苛的训练、更严格的要求。平展的横幅需要用极重的水管支撑,冲刺阶段更需要他们负重加速、冲刺。

“彩车要匀速前行,不能太慢也不能太快。为了‘模拟’好,累一点没事,我就做好最扎实的彩车!”22中队的彩车骨干、来自公共卫生学院的王俊人平静却坚定地说道。

夜空中最亮的星

2中队合影

2中队韩汶静是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政策与管理系博士生,在得知有机会参与到群众游行活动中后,她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在怀柔军训基地封闭训练期间,每日训练结束后,在2号宿舍楼的楼梯间,都能看到一盏小台灯在怀柔的凌晨里点亮着。一个马扎、一台电脑,再加上这盏小台灯,成为这14个夜晚中韩汶静最好的陪伴。“我是中国人,是一名党员。参加国庆方阵游行是我的骄傲,是我必须要做的事情。同时,我也是一名博士生……”汶静让这灯光,变为怀柔夜空中最亮的星,展现着北大医学生持之甚坚的求索。

走好50公分步,守住方阵生命框

医学部操场加练

在方阵调整的过程中,23中队来自药学院的李昊亭从方阵内侧被调整到了外侧边框上。合练刚开始,走不准步幅的他便着起急来,脚下的步幅不准,方阵的形状便会不稳,更会影响到整排同学。

为了当好边框这一点,昊亭利用脚下的地砖,不断丈量自己的步伐。走得多了,渐渐地,他的脚下像是长出了一把尺子。这“50厘米”尺度的步幅,已经铭刻在昊亭的肌肉记忆中。

“老师说,我们最外框和最内框是整个方阵的生命框。我要守住这生命框。”这句话成为昊亭的信念,在他的脑海里逐渐清晰。

绑着绷带也要坚持训练

地铁站里集结

“胳膊伤了可以痊愈,但在天安门广场为祖国庆生的机会一生又能碰上几次呢?”在方阵训练期间,22中队来自公共卫生学院的周天一因为意外摔倒而手臂受伤。钻心的疼痛曾让他有过退缩的念头,但一想到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天一便浑身充满了力量。

为了训练不缺席,他请求医生不要打石膏,选择相对更轻便的护具作为替代。另外,天一也会在训练后认真敷药,希望让伤快些好起来。

10月1日那天,伴随着“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声,天一的眼眶有些湿润了。尽管手臂还没有完全恢复,他仍然用尽全力挥舞着双手,为祖国庆生。

我骄傲,因为“我与祖国共庆生”

“就在怀柔封闭训练时的文艺汇演上,在雨中,我看到同学们为我亮起生日名牌,我看到大屏幕自己训练时的笑脸,我听到了‘演唱会规模’的生日歌,我还吃了独具怀柔特色的生日蛋糕……我会永远记得‘我与祖国共庆生’!”时间已经过去2个月了,2中队来自护理学院的郭梦岩说起自己的庆生,笑得依然那么灿烂。

记者还采访了梦岩的舍友。

“怀柔训练时的文艺汇演,我们是淋着倾盆大雨观看的,联欢的最后,我们都没着急走,在雨里挥舞着荧光棒,唱着《同心共筑中国梦》,呐喊着方阵口号“团结起来,振兴中华”,一遍又一遍……那是我第一次强烈感受到团结、青春、爱国赤子心。”护理学院罗维骄傲地说。

“此次重大活动印象最深刻的不仅是在天安门前走过,还有在东单等待群众游行时老师举着对讲机,大家围起来侧耳聆听习主席阅兵式的讲话,时不时爆发出欢呼与鼓掌,没有人说话,大家都静静地在聆听,热泪盈眶,那种感觉真的是永生难忘……”护理学院张意珊说着,似乎也在回忆着。

“我爱你,中国”

“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阵的师生合影

在学生游行的队伍里,不仅有“凝心铸魂”的北大医学生,还有“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阵中的北大医学留学生。

“这次参加国庆群众游行的北大医学8名来华留学生来自尼泊尔、赞比亚、南非、加蓬、斯里兰卡、科摩罗6个国家,他们都是在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国合处副处长左孝光作为留学生领队,参与了游行活动。“国庆那天,‘我爱你,中国’这句话,几乎成了同学们的口头禅了。”不同的语言,同样的深情告白;对中国的认同与热爱,悄然浸浴了他们的内心。


我是北大医学人

我对祖国最深情的告白是 奋斗不息

参与方阵的北大医学人中,除了青春洋溢的同学们,更有许多可亲可敬的教师。

他们把最好的青春献给北大医学,他们把满腔热爱献给祖国母亲。

他们在方阵中步履坚定,他们在彩车上一往无前。

归侨侨眷,奇志“中华儿女”;救灾防疫,团结“众志成城”!

悠悠归国梦

来自医学部的归侨侨眷黄河清、姜婷、鲁凤民、杜权、方海5位教授,经学校推荐,与其它单位32位海外侨胞及归侨侨眷组成了“中华儿女”方阵的一部分。

5位教授作为新归侨和侨眷的代表,把参加这次国庆70年群众游行看成一生难得的经历,是至高无上的荣耀。因此,尽管面临着年龄偏大、体能差,单位教学、科研、临床工作繁重等各种困难,但大家每天坚持体能训练,保时间、保质量,不仅不掉队,争取高水平地完成好任务。

在70天的演练过程中,他们多少次顶着夏末的骄阳,枕着秋夜的微凉……正如游行中“我爱你,中国”这首令人激动的背景音乐,唱出了归侨侨眷和海外华人的心声,对祖国的秾挚真情。

厚道北医人

“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时,身为第一支国家抗震救灾医疗队负责人,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北医三院骨科副主任刘晓光教授带领来自9家不同医院的49名应急人员奔赴重灾区北川。

70周年国庆群众游行,刘晓光被国家卫健委推荐为全国医生代表参加16号“众志成城”主题彩车游行,并作为全国劳动英模代表参加国庆招待会、国庆观礼及天安门广场群众联欢。医者仁心、身先士卒,刘晓光的奋斗故事也在巡礼中奔涌向前。


我是一名北医辅导员

我对祖国最深情的告白是 坚守陪伴

4个月的筹备,60天的训练,

有一种陪伴与鼓励,叫做辅导员,

一切为了学生,是他们的准则。

医学部253名师生组成“凝心铸魂”游行方阵的第一大队,具体包括第1、2、21、22、23五个中队。其中,北京大学医学部团委书记陈磊担任大队长,各中队长分别由基础医学院团委书记俞荔琼、药学院团委书记徐国旺、公卫学院团委书记孙傲伊、护理学院团委书记许扬、医学人文学院团委书记王心彤担任。此外,国合处副处长左孝光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阵中北医留学生的领队。

除了行政职务以外,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学生辅导员。

“你们先吃,我们不着急”

在怀柔训练场封闭集训的14天,所有参训老师都要和同学们同吃、同住、同训练。训练结束后,饥肠辘辘的同学们在餐桌上一眼便锁定肉菜,但谁也不好意思先动筷子。陈磊和徐国旺为了让同桌用餐的男同学们能够踏实吃肉,想到了法子。

“你们先吃,我们不着急,还有点事要干”,这是和陈磊、徐国旺一起用餐的同学们听到最多的一句话。等同学们开始吃一会儿了,他们再“匆忙”加入,有时也会“汤泡饭”、“馒头蘸汤”就迅速结束一餐,再抓紧时间转战下一项工作。

“陈磊老师和徐国旺老师,他们和男同学一桌用餐,每次都是这样,所以我偷拍了这张照片……”王心彤说。

关于榨菜的故事

望着8位留学生手中的食品袋里剩下的榨菜,左孝光意识到,9月21日晚上等待全流程全要素大演练的同学们,即将在金宝街的马路上度过难熬的三小时。

随身物品是不能携带的,但见到面前的9包榨菜,左孝光有了让大家保持状态的妙计。他们9人围坐一圈,玩起了抢数游戏,规则是输的人吃一口榨菜。不一会儿的功夫,周边同学纷纷自带榨菜,也要求加入。

游戏结果有两个。第一,榨菜成了香饽饽;第二,大家愉快地度过了三小时,以更加饱满的状态圆满完成了演练任务。

20年前,左孝光是国庆50周年群众联欢中的一份子;20年后,他作为辅导员和留学生们一起成为国庆70周年群众游行队伍中的一员。这是他最大的骄傲。

“这个盛世,有我们的身影,有你们的陪伴,让我走到了最后,感谢有你们”

从9月开始,俞荔琼每日忙完训练和学院团委书记的日常工作之后,又多了一份自己留给自己的作业。

在训练过程中,第一大队号召医学部的同学们给未来的“自己”写两封信——一封写给十一后走完长安街的自己,另一封写给10年后、新中国成立80周年的自己。

“4个月的陪伴,2周的朝夕相处,我想把这份师生情延续下去”。这个最朴素的想法让俞荔琼花了整整1个月的时间,认真阅读每位同学对自己的期待,细细品味和同学们相处的点滴,给每位同学回了一封信,将师长的鼓励赋予笔端。

正如俞荔琼在国庆当天写在自己微信朋友圈的话:“这个盛世,有我们的身影,有你们的陪伴,让我走到了最后,感谢有你们”。

“我们不能病倒,孩子们需要我们”

高强度的集训,外加全方位的保障工作,这让很多辅导员的身体开始吃不消。

但是,“骄阳下的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这是每一位辅导员始终不忘的初心。

入职两年,三赴怀柔。这是徐国旺第三次踏上军训场,之前两次都是陪伴新生军训。记者联系徐国旺的时候,他正在医院拿药。国庆已经过去半月,但徐国旺腿脚痛的状况却没有任何缓解,“大夫说是肌肉过度疲劳,应该是方阵训练时诱发的。没事儿……”徐国旺淡淡地说。老毛病发作,怀柔集训中的徐国旺脚肿得像馒头,只得遵医嘱停训三天。不能上场训练,徐国旺就在训练场旁边摆马扎,倒开水,在学生们休息的时候唱歌,为他们打气……

俞荔琼的耳鸣又犯了,完全听不清声音。到最后五六次夜间集训,俞荔琼的耳鸣几乎每次都犯,愈演愈烈。“俞老师是我们几个团委书记里最年长的,却也是我们中间唯一一位没有缺席过合练的辅导员。”孙傲伊说。

陈磊有痛风的老毛病,为了不耽误训练日程,在训练期间也要天天吃药。“他对我们几位辅导员都很照顾,我们一生病,中队所有事情就都由陈磊老师自己扛起来了。每次训练,他总是第一个来,最后一个离开。”王心彤忍不住补充。

……

“这就是我的母婴室”

北大官微上的这篇日记,让大家认识了孙傲伊,她离开9个月的宝宝,只为陪伴她的“孩子们”一起度过训练的日日夜夜。

如果不说,没人能发现她新妈妈的身份。“她应该是我们中最敬业的了。她还是大队宣传委员,每天总是追着我们要宣传素材……”这是别的辅导员对孙傲伊的评价。

“他和他们,都是我的孩子,都是我的责任,我都要照顾好”。作为新妈妈,训练场边的保洁车、深夜的集训车上最不起眼的位置,便成为这位新妈妈吸奶的母婴室。不论早上4点集合,还是凌晨2点集训,孙傲伊总会悄悄地早起1个小时。

8月4日是个特别的日子,孙傲伊的宝宝学会走路了,而这一天也是同学们第一次举起火炬、第一次踏乐前进。孙傲伊选择了陪伴孩子们。“我不遗憾,我很幸福”,孙傲伊回忆起那一天,自豪地说。

现在,孙傲伊的宝宝又能喝到母乳了,“他长高长胖了”,孙傲伊幸福地笑着。

“都是我应该做的”

10年前,许扬参加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学生方阵;10年后,她成为一名辅导员。“身份不同,责任重大。10年前和10年后,我做的都是同一件事——我应该做的事。”这是一句重于泰山的承诺。


我是北医志愿者

我对祖国最深情的告白是 倾情奉献

奉献、博爱、互助,是时代对北大医学人的要求。

我们用北大医学人的温度,暖热庆典中每个人的心房,

在志愿服务的行动中亲身践悟守望相助的力量。

10月1日,北京大学医学部共有35名学生志愿者参加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的服务工作。值得骄傲的是,在庆祝大会和联欢活动中上岗的一万名学生志愿者中,只有33名学生“医疗志愿者”,他们全部来自医学部。

除了学生志愿者,各临床医院的医务工作者不仅要坚守岗位、守望生命,更承担了国庆全天活动的相关医疗保障工作。

做最充分的准备

10月1日凌晨出发的志愿者们

“对于医疗保障而言,有着最充分的准备、但没有人需要帮助就是最好的状态。”来自药学院的王乐淇所在的岗位是“辅助医疗观察与服务”,十一当天,她帮一位脸部划伤的嘉宾进行消毒。

“虽然做的只是很小的事情,但是能结合自己专业为祖国贡献微薄力量,即便只能背对游行队伍,我依旧感到非常开心与自豪。”在这个重要的日子留下身为志愿者的身影,“我很骄傲”。

祖国召唤,使命必达

志愿者岗前培训

祖国召唤,使命必达。从组长培训的第一天起,这八个字就成为公共卫生学院志愿者闫温馨的座右铭。

在10月1日晚联欢活动期间,由于所在的点位上任务较轻,他就主动当起了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从饮水点疏散到观礼台验票,哪里忙哪里缺人手,他就去哪里。

“最开心的是看到一位位挂满功勋章的观礼嘉宾,为这盛世振奋欢舞;最遗憾的是没能在长安街的现场听到北京大学“凝心铸魂”方阵“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嘹亮呐喊。” 闫温馨说,他会继续努力学习,将来也要成为祖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去哪里,为健康中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70周年大典,你看不到他们

“从10月2日作为最后一批留守队员撤出保障驻地已经两天了,3日还值了一个忙翻了的急诊白班,但我自己仿佛还沉浸在那紧张忙碌的体验之中。每每看到电视上那些为了这次典礼默默付出了几周甚至几个月时间的人们时,我还是会眼窝发酸,其实他们在一开始就知道虽然离天安门的城楼、长安街的华表那么近,但他们不会有机会能出现在典礼现场或被镜头捕捉,可他们仍无怨无悔守在自己的岗位之上,保障此次典礼的顺利举行。”这是群众游行致敬方队随车医生,来自北医三院骨科的杨钟玮医生写下的日记。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阅兵、群众游行中,有这样一群“隐形人”——他们是来自各临床医院各科室的医务人员。他们参与国庆相关各项活动的医疗保障工作。

一切为了人民的健康,这是他们对祖国最深情的告白。


我是北医的员工

我对祖国最深情的告白是 保障有力

他们,在方阵的背后默默地服务、支持与保障。

他们,在每次合练、验收、彩排,目送着方阵师生的离开,迎接着他们的归来。

他们,在10月1日凌晨,挥舞着国旗,目送方阵师生去集合点。

无处不在的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组成了守护方阵师生安全与健康的坚强后盾。

感谢他们的陪伴与支持,他们是方阵师生心目中的无名英雄。

参加重大活动师生每一次顺利的训练、验收、彩排,都离不开学校各部门通力协作的保障和支持。

“别管几个,你吃饱就行!”

合练之后的中午,22中队来自公共卫生学院的曹梦奇有点饿,早早来到食堂,“阿姨,我能要几个菜啊“,窗口里的俩阿姨一笑,”别管几个,你吃饱就行!“当时我面对‘不限量’甚至有点兴奋,于是我就‘这个,这个,还有这个’地点了一通,就有了这满满一盘子,不知被谁偷拍到了。我吃得可是很开心了!”曹梦奇憨憨地、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

这样的“专属爱国套餐”,是医学部食堂为方阵师生精心配制的菜谱。合练归来,不论何时,同学们都能吃到热腾腾的菜肴。

“其实国庆活动虽然我们在方阵里,但是幕后为我们付出的人真的奉献了很多,活动的成功他们有一多半功劳。”曹梦奇变得严肃起来,补充道。

你们放心练,安全有我们!

“每一次活动离开学校和回到学校的夜里,门口都有全副武装的安保人员敬礼送行,惹人泪目。全程守护、全力保障、一路护送、全天服务,他们不能参加游行,可我觉得我背负着他们的嘱托任重前行。”这是2中队来自护理学院的秦爱凝写下的日记。

“周末、凌晨,司机师傅的眼圈都熬红了,我却不知道师傅姓什么……我想对他说声谢谢!” “学校还给我们都接种了流感疫苗。”“今年中秋节学校送的月饼套装,可甜了”……医学人文学院几位同学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


结语

1984年,新中国成立35周年,医学部师生举行焰火晚会欢庆。

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医学部师生代表参加群众联欢。

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医学部师生代表着北大医学,昂首走过天安门。



107年奋力拼搏,七十载中流击水。

我亲爱的祖国,

你为我们骄傲,我们为你自豪!

素材/致谢医学部团委、国合处、各学院团委书记、第三医院及受访学生  文案/郑凌冰 王俊人 林雨欣)


编辑:郑凌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