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教师节,我们听学生讲心目中的好老师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北大医学 师承百年
教书育人 初心永在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位位好老师,被学生记在心里,即使过去很多年,依然不曾忘怀。就像灯塔,始终在照耀前行的路;就像航标,始终在指引攀登的方向。印刻在记忆里的,是温暖、是鼓励、是关爱,是成长的力量。拾起一个个故事,重温一段段记忆,向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老师们问候致敬。
这些讲述只是北大医学师者的缩影,期待现在或曾经的学生写下更多你心目中师者的故事。
- 好老师,是可以让你第一次相见便永远记住
一堂课定终身
——李冠群(1985级临床医学六年制 1991级临床型硕士生)
一个医学生决定最后从事什么临床专业可以有很多原因,主动的、被动的、或偶然的,而我决定投身皮肤科却完全源自大学五年级第一学期朱学骏老师给我们上的第一堂皮肤科大课,那也是我第一次见到朱老师,可谓“一见钟情”。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 朱学骏教授
1989年秋,我们在北大医院刚刚完成内、外、妇、儿四个大科的课堂学习和临床见习,很多同学都纷纷表示将来要选择进入这些大科。而我从自身条件、兴趣和性格出发,觉得干大科有些勉强,就寄希望在即将开始的小科(眼科、皮肤科、耳鼻喉科、中医和针灸、传染科等)学习中找到自己钟情的专业。
那天上午第三四节大课是在皮肤科,此前我对北大医院皮肤科的了解仅限于知道,教科书是由当时健在的北大医院皮肤科王光超教授主编,从课程表上知道这天上大课的老师叫朱学骏。
朱老师走进教室后,带来了在当时算是非常先进的教学工具:转盘式幻灯机,而且带着摇控器,讲课老师可以自己直接控制,这是我在北医本科6年里第一次看到老师从头到尾都用幻灯讲大课!“高科技”这一新颖的讲课形式让我从始至终都听得非常专注,而且朱老师用的幻灯片里示意图和病例实图并用,讲解简洁易懂,一个个本来非常枯燥的原发损害和继发损害,就这样生动鲜活起来。朱老师在讲课过程中还适时插入英文,最后结束时用了一句非常辩证的国外皮肤科专家的名言:皮肤病简单因为它就在你的眼皮子底下,皮肤病很难也因为它就在你的眼皮子底下。
我被朱老师的个人气质和讲课风格深深折服了,从那一刻,我就做出以后要进皮肤科的决定。1991年,我以朱老师第一个研究生的身份正式进入北大医院皮肤科学习和工作,迈出自己医学职业生涯坚实的第一步。
- 好老师,是可以让你情不自禁去遵从
老师用实际行动教会我如何做一名好医生
——卢晟晔(2008级内科学血液病专业博士生 现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主治医师)
所谓“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我的老师用实际行动教会我如何做一名好医生。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 黄晓军教授
为了使我进一步了解造血干细胞移植,我每周可以跟随黄老师出半天门诊。老师是造血干细胞移植界首屈一指的人物。因此,挂他的号看病便成为患者的一大难关。老师非常同情患者的处境,只要没有其他重要事情需要处理,他都会尽量满足患者的加号要求。老师因长期伏案工作患有腰椎病,疼得严重时站也不是,坐也不是,但是,他宁可躺在床上给患者看病,也不会因身体不适而停诊。
面对病人时,老师总是倾心付出,令人惊异的是在某些患者毫无头绪的讲述中,他可以很快理清思路,做出正确的判断,并以最简单明了的话语告诉患者该怎样去做,有时用药比较复杂,担心患者难以记住,他在病历中做好记录后,还会不厌其烦地将繁琐的用药及减药步骤画成患者能看懂的流程图。
老师带领团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可是,他从未因此而放慢自己的脚步,总是不停地疾步前行。他常常告诫我们,血研所能有今天是团队努力的成绩,而我们的成绩是踏踏实实做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
一次,在其他医院做移植的患者来看老师的门诊,那家医院对该患者的治疗出现了严重错误,患者也似有觉察,反复追问,老师只是根据他目前的病情,给予了积极的处置,并没有指出其他医院发生的错误。事后提及此事,老师说即使告诉患者原来医院出了错误,也挽回不了他现在的状况,我所能做的就是现有基础上尽最大能力去救治他。我们的成绩不是建立在贬低别人的基础上,即使无法做到盛赞别人,至少不要揪住别人的辫子不放。应该帮助同行成长,而不是打压遏制别人的发展。老师的品格,令人仰视。
- 好老师,是可以让你总想把她看作家人
良师益母
——杨智荣(2010级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硕士生)
如果有一个研究,专门调查学生们对詹老师的印象,分析结果一定会显示,“宽容”是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两个方块字。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詹思延教授
詹老师非常体恤学生。每当假期来临,她会提醒学生,放假要多出去活动放松,不能只守候在办公室里学习和工作。每当组里聚会的时候,她都会对学生诚挚地致以谢意和歉意,她知道组里的课题多,每个学生平时都很忙,有时候还会因为她社会工作的需要而占用学生们做课题的时间。每当学生出错的时候,她都没有责怪,相反,总是耐心地询问原因,并给予热情的帮助。每当学生找工作的时候,她都会提供最新的求职信息,根据自己的经历提供指导,并积极推荐。
只要在组里待一段时间的同学都知道,老师还心系每一位同学的婚姻大事。她很乐意为单身的学生提供认识异性朋友的机会,为异地恋的学生提供额外见面的假期,她还会带上家人和学生们一起欢度节日,分享家庭的生活,甚至是恋爱时的回忆。在“以车为媒”朝朝暮暮的甜蜜故事里,在战争背后敢于追求婚姻幸福的倩影下,詹老师以女主角的身份,给我们娓娓缕述那时、那人、那景、那情。不管在什么时候,想起老师勾勒往事时的幸福流露,那份“羡慕嫉妒恨”,在我们的心中总会迅速蔓延开来。历久弥新的,是那颗温存感动的心。
一个老师,能在学习和工作上为学生们操心,可以把其事业上的经验和教训与学生们分享,那是因为,她把学生当朋友;一个老师,能把学生们一生的爱情和幸福惦念在心上,可以把其恋爱的往事和家庭的点滴与学生们共享,那是因为,她把学生当家人。
- 好老师,是可以让你感悟到代代相传的精神血脉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王媛媛(2003级口腔医学八年制 现任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主治医师)
初识葛老师,是我们大一上《儿童口腔医学》导论课,那时我们的专业知识几乎为零,葛老师却能用最浅显易懂的语言让我们很容易地了解到儿童口腔科的基本概况和能解决的问题。葛老师语言风趣幽默,特别是讲咬合诱导的时候,喜欢打比喻,即便是从来没有接触过相关知识的人也能对其有直观的认识。也正是因为这堂课,开启了我对儿童牙医学最初的兴趣。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 葛立宏教授
作为北京大学儿童口腔专业最早的一位博士生导师,葛老师每年直接带的研究生七八个,多的时候甚至十几人,虽然有繁重的临床任务和行政管理工作,但葛老师从来不会因此怠慢了教学工作。
一个周六的上午,我在出门诊,葛老师忽然跑到我的诊室让我到他的诊室去一趟。到那里以后,葛老师让我看他的一个病人,是外地过来的9岁小女孩,因为当地医院使用了错误的矫正方法导致上前牙松动无法保留,这是典型的“反面教材”,但对我们学生而言十分难见。葛老师耐心地给我讲授正确的治疗方法,并一再嘱咐我,作为一名临床医生千万不能犯这样的错误,非但不能解决病人的疾病,反而增加病人的痛苦。这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堂生动的临床课,更让我懂得了北医就是因为有一群葛老师这样,不但自身医术高超而且不吝传授经验的大师,才使北医精神薪火相传!
- 好老师,是可以让你始终汲取前行的力量
来自微笑的力量
——余沛霖(2007级药物化学专业直博生 现任浙江大学医学院副教授)
“贤师良友在其侧,诗书礼乐陈于前,弃而为不善者,鲜矣。”
还记得,第一次接触张亮仁教授,是在免试推荐直博生的面试上。偌大的会议室,面对主考教授们一双双似乎严厉挑剔的目光,我胆怯拘束地开始英文自我介绍。偶然抬眼,竟看见了张老师投给我的第一次微笑和善而充满鼓励,我紧张不安的心逐渐平静下来,顺利完成了面试。也许,时至今日,张老师也未必知道,当时他那一丝微笑,给了学生多么大的鼓励和信心。
北京大学药学院 张亮仁教授
还记得,第一次和张老师讨论课题研究方向,他微笑着以商量的语气问我:“你对哪个方向更感兴趣呢?化学合成还是生物评估?我会根据你的兴趣安排课题,这样有助于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课题进展具有积极意义。”那时,我惊讶了,一个长者,一位博士研究生导师,居然会如此平易近人地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在日后的课题进展过程中,我也越来越发现:正是在这样的因材施教理念指导下,我和我的同伴们会因为兴趣所向而十分乐意投入到各自的课题中去。
还记得,第一次向张老师请教我的课题路线设计。面对一个刚进入陌生领域的初学者提出的粗浅计划,老师丝毫没有批评责备,再一次用他宽宏大量的微笑化解了我的不安。那个微笑,是谅解,是鼓励,更是一种动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老师特意请到了一位相关领域的专家教授,为我安排了一次课题相关的讲座,给我提供了不少核心文献,甚至帮我找到了九十年代初实验室相关工作的学位论文供我设计路线参考。这一切,需要对课题和学生有着多么的关心和支持才能做到啊!
还记得,第一次和张老师同桌进餐,对师长的敬畏使得空气有点压抑。他几句充满幽默与机智的言谈,一下子将局促气氛赶得无影无踪,大家像是平等的朋友,从家乡到成长,从学习经历到工作生活,我们谈天说地;欢声笑语之间,几句对我们住宿饮食的关切,让我觉得他像慈父,关心着我们这群孩子的成长;一段对我们将来人生规划的建议,又让我们觉得他像大师兄,用过来人的经验给予我们最大的帮助。
多年来,张老师的微笑,从陌生到熟悉,印刻在我的脑海中,不断给我成长前进的力量。
- 好老师,是可以成为一生的思想导师
班主任老师像妈妈
——侯淑肖(1993级护理专业本科生 现任北京大学护理学院副教授)
第一次离家,来到完全陌生的大学校园,要重新融入一个由来自天南海北操着不同口音的同学组成的新集体,那种对新生活的不适应很快就压倒了初来北京的兴奋和新鲜感,于是开始疯狂的想家,又没有朋友可以倾诉,心里很是难过。那时想,还不如考不上大学呢。就在这个时候,辅导员张老师来到了我们身边。
北京大学护理学院张琣珺老师(中)和学生
那是入学一周后的一个晚上,我们刚吃过晚饭不久,宿舍里来了一位40岁左右的女教师,脸上带着温暖的笑容,跟我们每个同学打招呼。这时,我才知道,这就是我们的辅导员张培珺老师,她因为前些日子在外地出差,所以没有迎接我们入校。这时刚刚下飞机,还没有来得及休息,就赶过来看望她的新学生们。
张老师细心地问着我们入学后的生活情况,她的言语是那么温柔,态度是那么和蔼,笑容是那么慈祥,我突然觉得自己不再害怕未来的生活了,心里重新燃起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渴望,当时就觉得,这位老师真好,像妈妈一样。
为了缓解我们对家乡的思念,张老师想方设法的组织我们全班同学集体活动,她领着我们爬长城、吃烤鸭,还把全班同学都叫到她家里,亲自给我们做好吃的。在张老师不大的房子里,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也让全班同学的心紧紧连在一起,由陌生变得熟悉,由熟悉变得亲近,而张老师,就是我们这个大家庭的精神支柱,她让我们的生活不再孤单,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充满欢歌笑语。
作为护理专业的学生,多数都曾经历了高考成功被北医录取的喜悦和得知录取专业为护理时的失落。我们班21个同学,仅有一人报志愿时填写了护理,还不是第一专业选择。当这样一群年轻人聚集到一起,如何开始我们的未来,大家心中还是充满迷惘。
如何帮助这群孩子调整好心理,将她们培养成祖国未来护理事业的栋梁之才,成了张老师在接下来的五年里苦思冥想的问题。因为她像妈妈一样关心着我们,我们也逐渐愿意把心里的想法与她交流。上世纪90年代初,十八九岁的青年,思想非常单纯,人生观和世界观远没有成熟。从大一开始,张老师就开始动员我们学习党课。她耐心解答我们的疑问,潜移默化地让我们了解“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内涵,了解护理事业的本质就是奉献。
年轻的我们曾经用“又红又专”来形容张老师,而现在我知道,就是这“又红又专”体现了张老师博大的胸怀,以及对党和祖国,对护理事业的无限忠诚和热爱。在张老师的影响下,我们班很多同学在大学期间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经张老师的启发与激励,同学们都自觉将护理事业的发展视为己任。在毕业时,除去出国深造的同学,其余的同学都选择了护理。
时到今日,当早期的护理系学生纷纷改行时,我们班的大多数同学还在从事护理相关的工作,而且成长为这个行业内的骨干。这凝聚了张老师多少的心血,她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思想导师。
- 好老师,是可以让你自然到总想聊一聊
最喜欢“党老师”这个称呼
——宋纯理(1999级北医三院骨科博士生 现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
我从小在山东长大,深受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对老师更是特别的尊敬,甚至每次给党老师打电话也要先拿纸条列个1,2,3。或许党老师已经觉察到学生的弱点,记得有一次谈话,党老师讲,“宋大夫,你要张扬,科学问题上要敢于挑战权威,不能循规蹈矩”;还记得讲过,“不要把博士学位看得太重,要敢于确立一生都为之奋斗的大事。”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 党耕町教授
后来跟一位师兄交流,得知,党老师却对他说要注意礼节,不能太过张扬。原来每一个学生的特点都不一样。每个人的性格都会有优点和缺点,党老师总是在因人施教。
回想对党老师的称呼,也是慢慢地发生变化,从党教授到党主任,从党老师再到大家都习惯叫的党大夫。无论哪个称呼,都能品味大师的风范。
我的一名大学同学牛亦农,现在朝阳医院做大夫,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因为也是医生,找了北京各大医院的很多专家,都建议手术治疗,后来不甘心非得要找党大夫看看。电话里我还嘲讽他说,看病难都是象你这样的病号挤占了资源。
领着他见了党老师后,我先忙别的去了。没多久同学打电话来表达感谢。我说:“很简单的病,你为什么搞得这么复杂?”他说,我到北京那么多医院看,都是拿着我的片子看,没有一个专家摸摸我的腰,抬抬我的腿,扳扳我的脚趾头;可党大夫摸了我的腰,抬了我的腿,扳了我的脚趾头,我心里信他。他说可以保守!事后好多年,他依然保守得很好。
人这一辈子,难得遇到一位好的恩师。我最喜欢的还是党老师这个称呼,感觉最是自然。自然到即使自己现在遇到各种问题,都喜欢跟党老师聊一聊。每次党老师都能以独特的视角帮我剖析问题,给我很多建议,智慧、勇气和信心。
我耳边总回想这样一句话:“无论是做科研,还是医疗,最高的境界还是做老师。”伟大的事业必须是几代人薪火传承的共同努力,好的老师就像太阳,永远把光辉洒在后来人的心里,只有这样我们的事业才能发扬光大。
- 好老师,是总想让你追随的“第一”
我心中的“第一”老师
——孙烈(2003级临床医学八年制 现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普通外科主治医师)
2003年,我成为了北京大学医学部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一名新生。在开学典礼上,一位儒雅、潇洒的老师走上讲台为我们致欢迎词,在他的自我介绍后,我便记住了他的名字和身影,那时的刘玉村老师是北京大学医学部主管教育教学的副主任。刘老师是2002年底走马上任的,所以他称我们这一级新生是他一个个精心挑选来的第一批学生,是他种下的第一拨“种子”,这份小小的缘分让我开始关注这位老师。
后来我从一个医学生,成为一名实习医生,再后来,成为了刘老师的弟子。在外三病房,开始了我的医师生涯。外三病房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普通外科胃肠肿瘤专业组,主要从事胃肠道肿瘤的外科诊断、治疗,常有外地患者辗转多处求医无门来到这里,得到再次手术治疗,获得生的希望。能在这个地方开始工作和学习,既让我觉得光荣,又感到压力不小,这里的病人病情急,病情重,开展的手术复杂,对于我这样一个第一年的住院医生来说,这里简直就像是一本百科全书。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普通外科刘玉村教授带教
正在我一筹莫展,不知如何开展工作和学习的时候,刘老师好像知道了我的心思。一次手术开始之前,刘老师把我叫到跟前,询问起我最近的工作。那天刘老师告诉我,看似忙碌而没有头绪的工作,往往要从最基础的事情做起,对于一个住院医生,不要好高骛远,手术技艺方面的成长是要靠长年累月的磨练和参悟才能够到达的,没有捷径可走,而现阶段最重要的是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
老师还叮嘱我,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投入是唯一能获得经验和知识的方法,怕苦怕累的人都无法成为一个优秀的医生;而且临床医学还是一门与人打交道的学问,无论是同事,上级或下级医师,患者及家属,住院医生要锻炼出与人沟通的本领,用专业知识、用人性爱心面对我们工作的对象,这样的医生才是好医生。最后,刘老师语重心长地说:“病人也是我们的老师!”
那次谈话之后,我从茫然到笃定好像变了一个人。有了老师的指引,我一点点实践着。
种下一粒医学的种子
引领你走上医学之路
为你撑起理想的天空
带你拨开迷茫和困顿
陪伴你走过艰辛美好
……
曾经,或现在
你和心目中的好老师又有怎样的故事呢
希望你能将故事分享给我们
期待你的投稿
投稿邮箱:byb@bjmu.edu.cn
(来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人民医院、第三医院、口腔医院、药学院、公卫学院、护理学院 统稿/武慧媛)
编辑:郑凌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