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国旗下的教育最动人

  2019年10月1日8时整,在北京大学医学部风雨操场的升旗台上,有一面五星红旗,即将伴随着雄壮激昂的国歌冉冉升起、迎风飘扬。

  “迎国旗!”国旗班的同学穿着笔挺的服装擎着国旗、踏着庄严的步伐走过。

  这是北京大学医学部本学期以来持续开展的“国旗下的教育”,也是我们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的献礼。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国歌声庄严激荡,马上就有人红了眼眶。

  长期以来,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几乎就是我们医学生学习生活的全部,我们也逐渐习惯了静谧的校园和浓厚的学习氛围。不过在夜深人静的宿舍“卧谈”时,大家也会经常聊聊医学的初心、医者的情怀,作为千禧年前后的一代,我们习惯于个体的表达,但群体情感、集体荣誉也是我们不可或缺的成长助力。

  外公曾经告诉我,五星红旗上的红色,是由每一个中国百姓爱国的心组成的,只要我们的心一直向着祖国,飘扬着的国旗就能永远保持鲜红。外公的话我一直记到现在。

  因此,当知道医学部共青团系统这学期要开始“国旗下的教育”后,我第一时间就想参与其中。

  至今仍记得在首次仪式上,医学部党委副书记徐善东老师那平实而又坚定的寄语——“这所学校,不仅给诸位同学一种谋取职业的本领,使你们能挣钱,更希望诸位负起促进文明、用学术与世界对话的责任……”

  “选择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跟着广播站的同学,我们一起学习了青年马克思十七岁的高中毕业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也为他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的人生信仰所感动;“我是中国人,从医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健康。国内条件再差,我也要努力干到底,决心为国人效劳。”新中国成立后首任院长胡传揆教授的赤子之心,校史文化协会的同学在领读时几近哽咽。教育活动中历次同学们的讲述环节,同样那么振奋人心。

  愧于笔拙,写不下太多豪言壮语,也描不出想要为国拼搏的澎湃胸怀。唯愿继续扎根中国大地,携一袭白衣与一颗赤心服务中国百姓,定不负国旗见证下“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誓言,为了祖国的医疗事业和人民的健康而奋斗终生,以期将来也能骄傲地对先辈答道——

  “这盛世,如您所愿。”

    (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王崇锟,系北京大学医学部2017级护理学专业学生 )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