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院化学生物学系“药物创新论坛”举行第三次交流会

2019年11月18日中午,北京大学药学院化学生物学系“药物创新论坛”第三次交流会在药学楼216会议室召开。本次研讨会共有五位研究生同学介绍各自工作,主题涉及小环核酸、寡糖、炎症反应以及氮苷合成等科研方向。药学院院长周德敏教授及学院五十多位师生参加了本次交流会。

本场第一位汇报人是汤新景教授课题组的阿木古布博士。小环核酸具有耐受DNA外切酶活性等特点,具备滚环复制等多种优点,但目前其化学合成限制在30nt以上。阿木博士利用FLC方法高效地合成20-29nt的单链c-ODN,并通过巧妙构思进一步合成catenane或interlocks等DNA多环结构,在体外可以抑制miRNA的降解并降低其脱靶效应。

(阿木古布博士)

李中军教授课题一直致力于糖化学合成及应用方向的研究。本次,李老师组博士生王攀和硕士生高宇分别介绍了各自研究课题,王攀同学聚焦于巴戟天寡糖的全合成方法及其抗抑郁活性研究。巴戟天寡糖于2012年获批上市用于治疗轻度或中度抑郁症,但其糖组分不均一、聚合度也不同,她利用市售菊粉为原料,通过保护、分离、脱保护等过程成功合成四糖至九糖的单体,并在PC12细胞和抑郁小鼠中进行了活性验证。高宇同学介绍了使用HASP策略(即液相合成、固相分类的方法)合成β-(1, 3)葡聚六糖及糖脂质体的制备过程。

(博士生王攀)

(硕士生高宇)

第四位汇报人武娇娇来自孟祥豹教授课题组,她详细介绍了炎症反应的发生机理,及利用PROTACs技术诱导整合素CD11b/CD18降解的方法。

(硕士生武娇娇)

叶新山教授课题组博士生陈思聪最后出场,为大家详尽介绍氮苷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合成方法学进展,并且如何通过对多种添加剂的筛选,最终选定三联吡啶,课题完成了几种脲催化的立体选择性氮苷合成。相较于传统的非直接偶联法,脲催化方法在氮苷合成方面具有污染小、产量高、立体选择性好等优点,是一种新颖的合成改良方案。报告思路清晰,科学语言流畅,是论坛报告会的榜样。

(博士生陈思聪)

在同学介绍完各自工作后,周德敏院长强调各位博后和研究生应注重基础研究的转化,建议为相关英文术语拟定中文译名以便科普推广,启发低年级研究生关注各自研究领域内新药的审批进展,希望大家不仅能开发新的合成方法,更能提出新假说。

汇报环节结束后,刚刚从斯坦福大学交流访问后回国的张传领老师为大家讲述了基因治疗的最新进展。近年来,使用AAV载体递送的基因治疗已先后在欧盟和美国获批,后续进入临床3期的疗法也极有可能在不久后获批。将功能基因整合到腺相关病毒基因组中,可递送至人体特定器官,有望在根本上治愈特定基因病,前景良好。新加入化学生物学系的林海双博士,以自己在国内外求学的经历为例,鼓励在座同学做好交叉课题的研究。林老师博士阶段研究聚焦在miRNA领域,博后阶段主要感兴趣干细胞生物学及生物材料方面的研究,通过开发干细胞培养技术,实现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的科研转化。

(张传岭老师)

(林海双老师)

“药物创新论坛”的主旨是加强交流和开拓视野,为在读研究生创造一个展示自己工作、了解其他课题组研究方向的平台,鼓励跨学科交流,激发创新思想萌芽,为同学们架起交流合作的桥梁。每周一中午,敬请各位老师同学持续关注,并由衷感谢各位到场参与讨论的同学们。

(林海双老师、张传岭老师与汇报研究生合影)

(药学院)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