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现在起,你拥有了一个光荣的名字:北大医学人!

  初秋微凉,正是校园最美的样子,北大医学2019级新生们怀着喜悦、携着梦想从五湖四海汇聚到这里。青春飞扬的笑颜、憧憬期盼的目光、自信灵动的身影在校园里随处可见;一句句“欢迎你,新同学”、“这个情况我来帮你解决”、“我是志愿者,有什么可以帮你”……让校园益发显得生机盎然而又温暖入心。每时每刻,随处可见北大医学用“最”贴心与“最”用心的方式,迎接2019级“萌新”们。

  迎新现场:全方位的“隐形”服务,这是北大医学的“最”贴心

  “招生工作介入最早,今年,招生工作在融入大学整体工作与保持我们的特色之间磨合得更为顺畅,让我们从招生数据上看到了很好的成绩,未来将会有更多机会和更大空间”,王维民副主任在谈到本科生招生工作时说。

  今年,北医同时迎来了1685名2019级研究生新生。近年来,研究生院坚持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我部学术学位博士招生计划增长近50%,报考合格生源增长超过100%。今年,北大医学还迎来了医学技术设立为一级学科以后的第一届招生,这也是北大医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精尖急缺人才的重要举措。“北医的研究生是按照‘扶优、扶特、扶需’的原则进行招生计划分配的,此外我们还着力鼓励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研究生院副院长张小凯补充说。

  不仅是招生工作,刚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同学们还沉浸在欣喜的时候,北大医学已经开始为迎接2019级新生的到来,开始忙碌了。

  两办作为医学部迎新工作的牵头部门,在以往经验的基础上,梳理流程更加精细化,逐步实现了医学部各部门迎新工作的线上服务和一站式服务。“虽然每年都迎新,但是本科生是第一次暑期迎新,我们从放假前就开始筹备了,更加充分的准备,更加关注细节,是今年的特色”。两办副主任曹菁说。

  总务处并没有出现在迎新区的牌子上,但是他们却从凌晨忙碌到深夜。服务育人是总务处迎新工作的核心思想。凌晨五点,大家便出发奔向北京站和北京西站,直到迎接所有新生报到完毕才是工作结束的时间。“虽然医学部床位紧张,但是一定要让同学们住好。宿舍管理,服务先要跟上,除了做好楼长培训,我们还启动了‘首问负责制’”,总务处副处长盛路介绍了相关工作。今年每位在医学部报到的新生,还都拿到了一张“新生餐券”,这是总务处为2019萌新们准备的新生美食礼物,“新生刚来北医都不熟悉,手续又多,不能为吃饭发愁。以后我们会把这个事情坚持下去”,总务处副处长罗昊说。

  以往因为新生缴费而排起长队的计财处,已经连续第二年没有出现在迎新现场,通过便捷的线上服务,和不断更新的缴费APP、电子票据系统的开发成功,目前不仅满足了新生交学费的需要,而且实现了无纸化服务的可能。

  学生资助中心所负责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绿色通道”工作已经全部变为线上服务,不仅包括数据收集部分,而且还实现了资助申请的网络服务功能,方便学生提出申请。“我们还开通了24小时线上和线下咨询服务,让所有需要帮助的困难学生可以随时找到我们,随时得到帮助,安心上学。”学生资助中心方老师介绍了工作举措。目前,百余个价值千余元的生活用品大礼包也已经分发到每一位困难学生手中。

  信息中心的迎新区“门可罗雀”,因为他们所负责的网络服务工作和学生校园卡信息采集工作已经完全通过线上方式保障到位。信息中心副主任宋式斌还介绍道,“为方便同学们,我们还做了两件事,一是新生们本月上网是免费的,二是我们将同学们生活必须的吃饭洗澡所需的费用,提前打入一卡通”。

  保卫处的迎新区相较以往“冷清”了不少,实现了不排队时代,记者粗算了一下,每位新生办理手续的时间平均只要十几秒。“准备工作一定要做扎实,然后要通过简化程序和加强服务进行后续保障”,保卫处副处长潘建超介绍。早在放假前,保卫处就已经详细确认了新生报到需要的全部准备信息,并体现在报到须知上。

  “暑假前,就已经有很多同学报名做志愿者了,我们还经过了筛选。只要学校各部门有需要,我们的志愿者随时就到”。团委书记陈磊介绍说。《新生手册》含纳了新生需要了解的关于北大和医学部的各种事项,这项工作学生会也已经坚持了十多年,“每一年都会重新校对排版,为的就是帮助新同学尽快熟悉北大医学这个大家庭。”团委曹老师说。

  研究生报到那天,研究生学生会很多志愿者进行现场服务。当被问到站在报道处一上午累不累,“不累!”那位志愿者毫不犹豫地回答。“去年我自己报到的时候,也有一群学长学姐在这里迎接我,引导我办手续,让我对周遭陌生的环境忽然有了一家人的感觉。所以今年我想把这种温暖传递下去……”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学生,很多老师都是十多年参与迎新工作,“迎新更加有序,流程更加简化,服务更加到位,学生更加优秀”,是大家共同的见证。“刚刚经历毕业生的不舍,但是每当看到充满朝气的新生们,便又由衷的高兴起来”,药学院党委副书记张红梅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教育为先:育人为导向,这是北大医学的“最”用心

  学院学生会的同学们加入到迎新队伍、早期建立学长班对新生班的微信群,尤其是早期加强专业引导,是今年医学部迎新工作的又一亮点。早介入、全方位、多角度的育人工作,已经成为迎新工作最下功夫的地方。

  基础医学院作为招生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学院,院长、党委书记万有亲自督导,和教办、学办的老师们一起迎接同学们的到来。

  药学院从1991年就开始推出的新生导师,目前已经作为必修课,让早期专业引导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军训回来之后,我们便会考虑让导师们和新生们尽早建立联系”。药学院党委副书记张红梅介绍说。

  “我们的每位新生专业班主任都是精挑细选的。”公卫学院党委副书记张景怡如数家珍地说,“卫管系郭岩教授马上就退休了,但当我们发出邀请,她立即就答应了。郭老师自己是恢复高考第一届北医学生,又做过辅导员,郭老师说这是她的责任更是她的梦想”。

  “从迎新见到同学们第一面开始,我们就要做到最有爱心,要用老师们热情与耐心,让同学们感受到护理专业的温度。”护理专业学办主任张老师和教办主任罗老师说。“我是护理研三的学生,看到一份份崭新的录取通知书,便能体会到护理新生对专业的珍惜,我并不觉得参与迎新是完成老师的任务,我们护理人就要营造一个温暖的氛围”,邢鹏博同学马上面临硕士毕业,进入医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是她的愿望。

  医学人文学院虽然只有38名本科新生,但是依然一丝不苟的做好每年的迎新工作,早期专业引导也是学院一如既往的工作重点。“由于英语专业特点,新生的第一学期,我们便会有六七门的专业课帮助同学们打好英语基础”,教办孙老师介绍说。

  口腔医学院是今年第一次加入到迎新队伍中。学办主任邓老师掩藏不住笑容,“同学们刚来学校,就能第一时间感受到我们口腔专业老师的关心与问候,我们也觉得很幸福”。

  “今年,我们第一次让口腔医学院和医学检验学系直接参与到迎新工作中……之后,我们也会吸纳更多好的做法,不断探索做好从医预阶段、基础阶段到专业教育阶段的合作与融合。” 教育处处长刘虹详细介绍了将“早接触专业”的理念融入到迎新工作和未来各项教学管理工作的做法和设想。

  与本科生不同,研究生迎新工作涉及到20多个学院、医院,其中有的学院新生多达200余名,有的学院只有1名;但不论学生多少,每个单位都会认认真真做好研究生的迎新工作。“院班子、行政部门基本做到全员、全方位参与其中,从思想、到规范、再到技能,贴合研究生的特点和需要,就是要对每位学生负责。”研究生院招生办主任张老师告之。“目前,我们更多的着眼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生院副院长张小凯还详细介绍了医学研究生教育切实做好从规模发展到质量提升的具体举措。

  今年,由学工部首次统一招聘的4名专职辅导员已经做好准备,作为各学院的新生辅导员出现在迎新现场。

  “刘书记,我今年参加毕业典礼的时候,是您给我拨的穗。我当时可激动了,我还跟您说了我的心里话……”药学专业直博生李宏月毕业后留在护理学院担任专职辅导员工作,当见到刘玉村来到护理专业迎新办公区的时候,她竟有些语无伦次。后来李宏月解释道:“当时刘书记问我毕业后去哪儿,我说留校当辅导员,刘书记跟我说了四个字——‘大有作为’,我记得特别清楚……我马上要陪同学们去军训,我会尽全力做好”。

  郭光华作为学工部招聘的专职辅导员,担任2019级医学检验专业辅导员。毕业于教育专业的她,因为“读书期间也做过兼职辅导员,我很喜欢和学生在一起”,而选择了毕业后继续从事辅导员工作。“尽快熟悉医学相关专业,尽快了解学生,是我当务之急的事情,我还要向各位老师多多学习”,郭光华一边说着一边不时低头看着手机上的新生微信群,回复同学们的疑问。

  你好,北大医学!我是2019级新生。

  “今年最让我感动的还是这些新生们,很多人自发的提前很多天就来到学校,帮助老师做事情,来帮助其他同学报到……”顺着医学部党委副书记徐善东的手势,记者发现邱德拔体育馆的迎新现场里还有几位身着明黄色T恤的同学。当记者想走进了解情况时,“对不起老师,我不能离开,我还得引导同学们去学生宿舍”,一句稚嫩却认真的回应来自2019级药学新生冯赫宣,来自北京的他早早加入了医预办的新生迎新工作团队。今年,学生预科管理办公室招募了由40余名2019级新生和数十名2018级学生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坚持着让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理念。

  经过医预办老师们的前期培训,今晨6点半,冯赫宣就赶紧办完自己的报到手续,穿上志愿者T恤,开始为自己的同学们做起服务来。“引导”是他今天的工作岗位,他一丝不苟地寻找着每一位需要帮助的同学,重复着一遍遍“同学,你要去44号宿舍楼吗?你在这里稍等,我们志愿者带你过去……”和他一起做引导工作的还有药学新生王岳珩和王子铖,作为标准的00后,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展示了属于00后的独立和善良。“好好学习,成为屠呦呦先生那样的人”是他们的目标。

  来自北京的李慕桐在谈及为何选择口腔专业时说到“喜欢北大的人文情怀,选择医学是因为自我满足感会比较高,医生是超乎平常认知的职业”。提到现场作为志愿者的学长学姐们,慕桐说“他们都很热情,报道流程也很简单明确”。

  一位身着汉服元素服饰的新同学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她叫刘艳茹,来自山东。从小作为医生父母的小家属角色的艳茹被临床八年制录取,她兴奋地说“很期待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希望在学习之余可以交到有相同爱好的朋友,也希望可以加入与汉文化有关的社团”。

  来自重庆的张灵儿,以679分考入护理专业。“护理学院不仅与生命息息相关,更自带一种悲悯气质,更具人文关怀,这大概是很能打动女孩子心的一点。”张灵儿说她很早之前便和学院的老师深聊了这个专业,她说“这个学院有优秀的老师,优秀的前辈,也许未来也会有一个优秀的我。无论如何,护理学院,它就是我梦想开始的地方。”

  临床医学专业的刘志福在研究生阶段选择了攻读泌尿外科学术型硕士学位,他认为无论从事临床工作、科研工作,都是殊途同归的,作为一名北大医学人,能为医学事业拼搏青春的,都是最好的选择。

  “在我看来,北大医学的人文情怀是一种温暖的坚守。这种坚守,是不放弃每一位患者的坚持,也是老师们对医学前沿问题的不辍研究、对学生们以身作则的教导,更是对生命的关怀与尊重。”本科就在医学部学习的李丽丽,研究生阶段再次坚定地选择北大医学。“医学是科学的,也是人文的,这是北医教给我最重要的一课。”

  来自山东的毕静怡即将在人民医院血液科攻读研究生学位。血液科疾病分型较多,在别人眼里往往是繁复难记的代表,在她这里却是有趣而富于挑战性的。

  还有因为爱好钻研疾病发生机制而选择病理生理系的韩文雯、擅长处理数据并希望以此找到流行病规律的袁杰……每位新同学都带着崭新的憧憬来到北大医学大家庭。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现在起,2019级新生不仅圆梦北大,更将拥有一个光荣的名字——北大医学人。现在起,又一批莘莘学子将在北大医学以梦为马,扬帆起航。新北大医学人,欢迎你们!

  (宣传部   郑凌冰/文  黄大无、陈平、何渼波、赵虹乔、李桢旭、周雪庭/摄)

 

 

编辑:郑凌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