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圣湘生物分子医学、北大-先思达糖组学联合实验室成立
近日,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北京大学感染病中心)与湖南圣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先思达(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先后签约成立“北大-圣湘生物分子医学联合实验室”、“北大-先思达糖组学联合实验室”,将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领域开展工作,着力推动分子诊断、慢性肝病糖组学等前沿技术在体外诊断中的应用和发展。联合实验室这一基础医学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的探索,将有助于推动北京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成果的临床应用转化。
北大—圣湘生物分子医学联合实验室
北大—先思达糖组学联合实验室
据北大-圣湘生物分子医学联合实验室主任、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主任鲁凤民教授介绍,近年来,在庄辉院士指导下,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北京大学感染病中心),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开拓思路、积极拓展与国内外科技企业的联合创新,探索校企协同创新的合作模式,努力构建与新发展理念及世界一流大学相适应的新型校企合作关系。在国家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的连续支持下,本学科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紧跟临床需要,承担了多项国家“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研发的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pgRNA测定及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肝损伤诊断试剂盒获批开展临床试验,以及糖组学肝癌诊断试剂盒完成3期临床试验,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研究成果多次入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科技成果展,先后与国内多家公司和多家临床医院合作,使科研成果进一步得到了转化和推广;乙型肝炎母婴阻断的多项研究成果纳入国家免疫策略,研究确定了乙型肝炎病毒母婴阻断高危对象的识别阈值。多项成果写入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乙型肝炎诊疗指南、我国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和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指南。
据悉,联合实验室的成立将充分利用北京大学综合学科优势及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优势,加强交叉融合,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打通产学研用的闭环。同时,联合实验室的成立也将为本学科办学条件的改善、人才的引进,以及学科实力的提升提供有利的支撑。目前,双方已就联合实验室的建立事宜签署了正式协议。
【延伸阅读】:
北大-圣湘生物分子医学联合实验室简介:圣湘生物是集诊断试剂、仪器、第三方医学检验服务为一体的生物科技企业(科创版上市企业)。公司致力于成为基因科技普惠者,服务国家精准医疗体系和分级诊疗体系建设,是国家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感染性疾病及肿瘤基因诊断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单位、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基于前期的合作基础,双方通过整合北大在医学、化学、工学现有人才优势以及圣湘生物的资源优势,以引进国际顶级高端人才,搭建开放的体外诊断行业合作平台为抓手,针对国家重大需求重点在传染性疾病、肿瘤、代谢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老年性疾病等体外分子诊断领域开展相关试剂及仪器的研发,以及相关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通过学科交叉融合引领我国分子诊断行业发展,同时,探索形成新的校企产、学、研、用“一体化”、“全产业链”科研合作模式,促进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使科技创新成果普惠人民大众,助力健康中国2030伟大战略。圣湘生物先期投入不少于1000万的建设经费,双方将按照三年初具规模,五年达到省部级标准,十年达到国家重点实验室标准的建设目标共同建设。
北大-先思达公司糖组学联合实验室简介: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系肝炎实验室和先思达(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于2021年1月签署协议成立“糖组学联合实验室”。先思达(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将于2021年至2023年前期资助该联合实验室1000万元人民币用于肝病糖组学研究,包括肝纤维化/硬化的早期诊断,脂肪肝、脂肪性肝炎的早期诊断,早早期肝癌的筛查和诊断,肝癌术后随访和监测,肝硬化肝癌和无肝硬化肝癌的鉴别诊断等。3年后还将继续资助该实验室的建设,探索糖组学在诊断其他疾病中应用价值。该联合实验室的成立和一系列研究课题的开展,将推动肝病相关糖组学生物标记物的临床应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有助于筛查和诊断肝病的糖组学生物标记物产品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使肝病患者受益,同时将开展糖组学诊断其他疾病的研究。
(宣传部 傅冬红 基础医学院 姚明解)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