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生命 点滴热血铸就起生命长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95名职工无偿献血20000毫升

这是一个最不同寻常的春天,这是一个最值得铭记的清明。2020年4月4日上午十点,举国哀悼寄托着深切哀思与深沉祭奠。在武汉抗疫前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援鄂医疗队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和驻地宾馆门口,与此同时,在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正在参加无偿献血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职工肃立默哀,沉痛悼念新冠肺炎疫情中牺牲的烈士和逝世的同胞。

14412d092b534e8d8630996f16f2009b.jpg

以生命守护生命,将白衣作为战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广大医务工作者不仅是抗击疫情前线的先锋,在后方更是坚强的后盾,通过伸出手臂,挽救更多宝贵生命。北京大学人民医院95名职工无偿捐献20000毫升热血,践行了医务人员敬佑生命、护卫健康的初心使命。

b07e6e2abc254cd58948135e8364de64.jpg

根据疫情防控需要,为有效避免人员聚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组织2天4批献血人员在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献血。一早7点,前来献血的医务人员有秩序地排队,依次开始填表、体检、化验、献血。在献血队伍中,有通宵达旦刚下夜班的医护人员;有从工作岗位上挤出时间献血后,又投身于疫情防控中的职工;有多次献血的老员工、首次献血的新人、党员、志愿者;还有患者家属。大家纷纷表示,身为医务工作者深知血液对于病患的重要性,疫情期间血液更加弥足珍贵,希望自己的鲜血挽救更多宝贵的生命。

3b41018310914ba6823895f8a319ea92.jpg

24fecd3e6b174307b00d26a969a5ffea.jpg

cd4bd56d2c5a445f80285056e7170f2f.jpg

来自儿科的王肖瑞是名腼腆的“90后”,小小年纪却已经是第4次献血了。以前她都是自己去血站献血,今年知道能参加集体献血,立刻就报了名。“我们科的小患者很多都是血液病的小孩儿,受疫情影响,今年血库可能比较紧张,曾经看到有小患者需要输红细胞,约了好几次血都约不上,当时我心里太着急了,恨不得自己能把红细胞输给他!正好这时候收到了医院集体无偿献血报名的通知,我就立刻报上了。没什么特别的,也没想什么‘伟大’、‘奉献’之类的词,就是想尽自己的一点点力,希望我的血能帮到需要的人,希望自己真能如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中说的那样,成为有担当的一代。”王肖瑞说。

放射科的陈皓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从大学时代就开始参加无偿献血,至今已经献过6次血了。问到为什么参加献血,她说:“今年的疫情对全国人民的生活影响都很大,也对医疗工作产生了很多影响。作为医务工作者,既然不能去武汉,就想在家里尽自己的一份力。我们科每年都有很多同事参加无偿献血,有这个传统和氛围。科里也很关心我们,主任、党支部书记、护士长、工会小组长等都很关心大家的身体,提醒我们注意休息。因为今年还在防疫期间,为避免聚集,他们不能像往年一样到场为大家服务,就在科室群里关心我们。其实我们在为别人献温暖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来自别人的温暖。”

计划生育与生殖医学科的王艳槟曾于2018年参加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第四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在西藏工作过一年,那一年的工作经历让她切身感受到无偿献血的重要性。“西藏的血库非常紧张,在西藏工作的那一年,我亲眼见过很多患者因为用不上血而耽误了病情,作为医生,看到这种情况真是太心痛了。对于健康人来说,献出200毫升血液对健康影响并不大,但是对于需要用血的患者来说就是救命的。”王艳槟动情的说。“今年又赶上新冠肺炎疫情,血库的血量肯定比往年要少,自己作为医务工作者,这是力所能及的事情,所以我就想尽自己的一点力。”

来自手术室的崔颖今年20岁,2019年刚入职,是今年无偿献血名单里年龄最小的员工。在年初医院组建援鄂医疗队时,她就积极报名,争取上前线。“可能因为我年龄小、工作经验还不够吧,没能争取到上前线的机会,既然这样,那我就在后方好好工作吧。”她笑笑说。“最近我们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作为一名‘90后’,作为一名‘人民医院人’,我非常受鼓舞,也觉得很骄傲。参加无偿献血相信对于医务工作者来说,大家都觉得很平常,不觉得自己做了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其实我就是想用自己小小的举动为社会尽一点微薄之力。”崔颖说。

来自骨关节科的陶可,今年是第8次献血了,累计献血量约3200毫升。对于没能像身边的同事那样战斗在抗疫最前线救治患者,陶可感到有些许遗憾。“抗疫当前,虽没能去前线,但此次有机会参与献血,能以无偿献血的方式贡献力量很有意义,这也是我们作为一名医生应该做的。相比临床用血,这点只是杯水车薪。希望利用这样一个机会,告诉大家献血对健康没有影响,希望能有更多人积极参与到无偿献血公益事业之中,让更多有需要的临床病人可以及早得到治疗。”陶可说。除了无偿献血,陶可也报名了骨髓捐献,希望能用自己的血为他人续写生命的篇章。

来自泌尿与碎石中心的刘军医生是无偿献血的“老熟人”了,今年是他第9次献血,也是此次献血活动中献血次数最多的一位。疫情发生后,刘军医生积极报名驰援武汉前线救治,遗憾未能入选。得知受疫情影响北京市血液库存持续减低,他毫不犹豫地报名了此次“献血战疫”活动,他认为能以这种方式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是作为一名医生最大的快乐。“无偿献血也是支持战‘疫’,只要身体允许,就会一直献下去,帮助更多的人,献血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朴实无华的话语间,彰显着为社会贡献一己之力的执着。

这是来自骨肿瘤的孙馨第4次来到献血中心了。从上大学第一次参加无偿献血到回国之后来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工作,孙馨基本每年都会报名无偿献血。孙馨所在的骨肿瘤科患者对血液的需求量是比较大的。因为疫情血库出血量不足,这让很多手术也无法开展。“我就想帮助患者们做点小贡献吧,这贡献做的不大,但是每个人都做一点,积少成多就能变成一个大的力量。”孙馨笑着说。“我没有机会去一线亲自帮助那些新冠患者,但是我能在后方做些小贡献,这作为医务工作者也是非常欣慰的时刻。”孙馨话语朴实但语气温柔又坚定。

这是王金艳第6次参加无偿献血,来自血液科的她对血液有不同于其他人的理解。“我们科有几个病人血象特别低,需要输血小板和血红蛋白,否则会有生命危险。每次看到大家排队等血,都打心眼里为他们着急。”说到自己照顾的病人,王金艳开始焦虑。“献出的血液是可以再生的,我做的不是什么大事儿,只是自己的微薄之力。作为血液相关的医务工作者我们更了解自己的身体,能献出健康的血液对病人也是好的。”王金艳也表达了自己的期望,“如果大家身体允许,我希望能有更多人能参加到无偿献血的活动中来帮助需要用血的患者。”

作为一名输血科医生、一名共产党员,崔银平认为献血是践行党员初心和使命的一种方式。“这次是我第二次献血,看到身边一批批医生和护士们驰援武汉一线、投身医院发热门诊和急诊,他们的精神感染着我。现在正是缺血的时候,作为一名输血科的工作人员,不能坐以待毙。在坚守岗位的过程中,希望能用自己的热血为亟待救治的病患送去希望,也为抗‘疫’前线的战士们传递奋战的力量。”崔银平说道。

离退休工作处的高彤处长是这次献血中年纪最大的的报名者。得知医院组织了献血,高彤老师第一时间就报名了,“普通患者需要血液来救治,疫病者同样需要血液来救命。在这个‘非常时期’,献血就是支援抗疫前线!但很遗憾今年我未能捐献成功,我得锻炼身体,明年我还要报名,一定捐献成功!”年近花甲的高彤老师说道。

fd78e2d5fa53400bacaa5a5e6db03b1d.jpg

56e8bd5e99ff42148e29f1e431d93be4.jpg

医院副院长张俊、党委副书记陈红松、工会副主席郭玉杰来到现场,慰问献血职工。工会工作人员提供无微不至的服务。张俊副院长指出:“在疫情防控和工作任务繁重的特殊时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务工作者不仅远赴抗击疫情一线保卫生命,同时用热血在后方守护家园。大家用实际行动传递正能量,以实际行动为打赢疫情防控战贡献力量。”

据党委副书记陈红松介绍,长期以来, 医院每年组织职工无偿献血。在人民医院职工的眼中,献血已经不只是奉献,更是一种责任和坚守。除了参加献血的职工之外,还有很多职工多次在院外自愿无偿献血,用白衣天使的爱心浇灌他人的生命之花。

花飨逝者,春暖斯人。今年的清明,和往年不太一样,医务工作者心中,又多了一份对生命的敬畏,一份对心灵的慰藉。四月一到,盼望已久的“春天”就会更加温暖。











(来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