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守正创新 ——医学英语培养方案更新论证会召开
2020年10月22日上午,北京大学医学英语专业培养方案更新论证会在医学部逸夫楼716会议室召开。来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国家部委、北大本部、以及医学部相关院系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医学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出席会议的领导、专家有: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主席、原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际司副司长聂建刚,外交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秘书处处长陈须隆,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王维民,北京大学医学部国际合作处处长孙秋丹,北京大学医学部教育处处长刘虹,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兼北京大学中国卫生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孟庆跃,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张海滨,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王韵,北京大学中国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晓云,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亚非系主任、蒙古学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国别区域备案中心蒙古国研究中心主任王浩,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教育处副处长黄华,北京大学医学部教育处副处长谢阿娜,北京大学医学部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蔡景一,医学人文学院副院长郭莉萍、副书记于新亮,学院骨干教师、教学科研办管理人员以及七位医学英语专业优秀毕业生代表等。会议由北京大学医学人学院院长周程教授主持。
周程院长首先致辞。在致辞中,周院长向与会专家表示了热烈的欢迎,简单介绍了医学英语专业的基本概况、发展现状,以及其在医学部和医学人文学院的独特性,并提出现阶段医学英语专业培养方案修订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之后,医学人文学院副院长郭莉萍教授围绕专业介绍、改革背景、专业定位、改革方案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汇报。郭莉萍指出,在当今国际国内新形势下,基于教育部提出的“新文科、新医科”理念,医学英语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势在必行。更新后的方案拟培养“具有广博的医学基础知识及扎实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了解医疗卫生文化、医学语言与技术,能服务于国家的卫生外交战略、促进跨文化间医疗卫生交流,并能在医学人文、医学语言或全球卫生等方向进行深入学习和探索的跨学科新世纪国际化人才”。本着“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的思想,本次修订方案拟在夯实医学和英语两部分专业基础的同时,建设医学语言、医学人文和卫生外交三个英文授课选修课课程模块,为学生后期发展提供多元化选择。其中“卫生外交”模块是一个新增方向,也是本次论证会的核心议题。新冠疫情的爆发凸显了我国卫生外交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为此,特邀请与会专家就“我国卫生外交人才现状与需求”、“卫生外交人才所需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卫生外交模块需开设课程及与北大本部课程资源共享”等议题展开论证。
在论证环节,韩启德院士首先发表意见,他认为培养方案修订要建立在明确的培养目标之上,即培养具有一定医学知识和坚实外语能力的“强基础、宽口径的博雅人才”,并提出课程设置应有两大重点:英语和医学;同时,学生可通过选修双学位,或“4+2”本硕培养途径学习医学及英语之外的其他专业知识。随后,国家卫健委国际司聂建刚副司长提出大学人才培养应以需求为导向,认为目前我国在促进全球健康发展中缺少以下五类人才:1)卫生外交人才;2)国际职员和技术专家;3)医疗援外人才,特别是具有良好外语能力的医疗援外人才;4)公共卫生体系政策咨询专家;5)智库人才。今后医学院校所有的学生都应注重以下四方面知识能力的提升:1)医疗卫生技术或医疗卫生专业能力;2)外语能力;3)对于外交知识的了解;4)对国际规则的理解。在课程设置建议上,聂司长建议增设有关中医中药理论和实践的概论课程。外交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陈须隆研究员谈到在新冠疫情期间,卫生外交是突出亮点,为我国的外交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建议我校举办“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论坛”、“中国一带一路卫生合作研究论坛”等学术活动。
张海滨副院长在发言中强调了培养跨学科国际化人才的必要性,认为本科培养要“宽口径”,硕士培养要重专业;同时还要做好北大本部和医学部的优质资源共享,使学生可通过双学位、辅修课或慕课等途径拓展知识,并强调了通过模拟国际会议等实践教学方式训练学生的重要性。孟庆跃院长首先感谢医学英语专业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培养了国际化人才,并提出了中国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与医学人文学院合作开设课程的具体方案,即中心为医学英语专业学生开设一门“公共健康概论”的理论必修课,一门“卫生服务研究方法”的方法必修课,以及建设若干门有关全球卫生、卫生保障与发展、医院管理等方面的选修课。孟院长建议在课程设置方面弱化模块概念,如把公共健康概论等课程列为基础必修课,把其他医学人文、医学语言和卫生外交类课程全部列为选修课,以便学生从中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课程。会议也讨论了在目前培养方案定位下,医学英语专业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如何改革的问题。
王维民副主任从医学教育的角度建议医英专业尝试开展“4+2”本硕培养模式,本科阶段开展通识教育,硕士阶段强化专业发展。王主任也建议将国际卫生合作、中外卫生外交政策研究等课程向全校乃至全国医学生开放。其他专家及校友也充分发表了各自意见,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交流。
最后,周程院长总结发言,对与会专家、校友对医学英语专业发展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同时要求我院结合专家意见和校友反馈进一步完善培养方案,培养符合国家和社会急需的高质量复合型“医学英语+”人才。
本次会议格局大、层次高、视角广,不仅为我校医学英语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也为北大医学“新时代”医学教育改革注入了新的元素。与会专家纷纷表示对即将出台的医学英语专业新培养方案充满期待。
(医学人文学院教学科研办公室、医学语言文化系)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