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医三院抗疫“90后” :从“非典”时的小学生,成长为在新冠疫情一线的战士

新冠肺炎疫情从武汉波及全国,4万多名医护人员从全国各地迅速集结,驰援湖北,一群年轻的身影格外耀眼,他们就是人们常说的“90后”;他们是父母眼中还未长大的孩子,也是抗“疫”战场上的战士,勇敢挑起了时代赋予的重任。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简称“北医三院”)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是一支年轻有实力的队伍,全队137名成员中有70余名“90后”。曾经被守护的“90后”已经成为疫情最前线的骨干力量、青春力量。疫情当前,他们冲锋在前。这群年轻的医护中间,有刚博士毕业却有6年党龄的临时党支部书记,有挥手与同为医务人员的爱人和半岁孩子告别的急诊大夫,有为奔赴武汉一线而再次推迟婚礼的新娘……

在这场疫情大考中,“90后”们绘上了青春最靓丽的一笔。让我们走近几位抗疫一线的“90后”,听听他们的故事。

王奔:1993年出生的王奔医生是北医三院援鄂抗疫医疗队中年龄最小的医生,却也是有着6年党龄的优秀共产党员,2019年北京大学博士毕业的他积极主动报名参加援鄂抗疫。

一名90后的成长历程

2003年3月,非典来袭,彼时还在西安读小学四年级的王奔,看到周围的医生叔叔阿姨们为救治患者而忙碌;

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大学考察,对广大青年学子提出殷切期望。当时,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博士王奔刚刚进入北医三院临床实习;

非典17年后,武汉抗疫一线,当年的小王奔已经成长为一名医务人员,用精湛的医术和无畏的勇气从病魔手中抢救生命。

2月6号,农历正月十四,刚刚结束两台急诊手术的王奔接到了医疗队的集结电话。作为一名刚刚走上岗位的年轻医师,在重大疫情面前,有机会去一线救治患者,报效祖国,他的心情既忐忑又兴奋。

穿着防护服在重症病房查房,五十名患者一一问诊,到患者身边一一面对面交流,这就是王奔在刚到武汉时的工作日常。本来以为年轻力壮身体素质良好,在隔离服的密闭空间里,他每查五个病人就得休息十分钟。有一位患者看到了,对他竖起大拇指说“小伙子年轻人,有担当”。听着患者的鼓励,王奔的内心再次充满力量,走出隔离区精疲力尽,但内心是满足的,感觉自己在切切实实在患者身边,与他们共同战斗。

2月14日凌晨五六点钟的抢救,令王奔永生难忘。那天,武汉突然刮起大风,风夹着雨打在玻璃上,病房里一位50多岁的肾移植后患者突然情况不好,王奔与共同当班的赵志伶大夫等医务人员冲到患者身边抢救,伴随着阵阵雷声为患者一下下做着心外按压……“由于病情过重,很抱歉我们最终没能留住他。那一刻作为医者,内心地无力和悲痛难以言语。当时,更理解了身上的责任和使命。”

放下悲痛,重拾力量,艰辛与磨砺是成长最好的催化剂。此后,重症病房中王奔又参与了多名患者的救治。

援鄂一个多月来,从北医三院危重症患者病房里,越来越多的患者治愈出院了。

2020年2月26日,武汉一线,北医三院国家援鄂医疗队驻地,王奔作为一名临时党支部书记,主持着武汉一线的发展会,他所在的第四党支部本次发展2名党员,其中一名是北医三院副院长沈宁。

从一名小学生,到青年学子,到武汉一线参与抢救的战士。这就是一名90后的成长历程。

杨林承:北医三院第三批国家抗鄂抗疫医疗队队员,心内科住院医师。出发前,曾参加过2003年抗击“非典”战役的母亲说,这回她也能体验下“一线家属”的心情,父亲开玩笑说这种心情他很熟悉,他属于“二进宫”。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出征”

这次援鄂对于杨林承来说是一次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出征。“意料之外”是因为出征前他还在急诊流水一线轮转,而且接到通知当天的上午科主任还在工作群里提醒科里上报的第二批援鄂队员准备物资,以便随时出发,完全没有想到会不按名单顺序直接让他上了前线。而这,又在“情理之中”,因为,近一年内杨林承先后在CCU、RICU和急诊流水这几个岗位都有轮转,而且参与过重症病毒性肺炎患者的诊治。

杨林承知道院里之前已派出了感控科专家,且合理、科学的防护可以将暴露的风险降到最低,但接到通知后,他还是有一些忐忑,一是怕自己的业务能力不足以应对需要承担的工作,二是怕家里人不理解,三是不知道自己“战友”的情况。

临行前,科里高炜主任第一时间与杨林承通了电话,告诉他这次是院里直接点兵,是对个人能力的肯定,有任何需求可以直接和科里联系。高主任的话给他吃下了第一颗定心丸。告诉家人要出征的消息后,父母更是出乎意料的冷静,曾参加过2003年抗击“非典”战役的母亲说,“这回你也能体验下‘一线家属’的心情”;父亲开玩笑说,“这种心情很熟悉,我属于‘二进宫’了,不用担心”。家人的理解是杨林承的第二颗定心丸。参加院里为队员们送行举行的动员会时,他在同行的队伍中,见到了许多熟悉的师兄师姐和老师,仅存的忧虑也已消散。

2月9日15时,在经过两轮感控培训并通过考核后,杨林承第一次进入病房污染区工作。穿好防护服进入病房,主班老师告之已有大量患者及家属在病房门口等候。医护分工后,立即开始了接收患者的工作。推开病房门,原本嘈杂的等待区瞬间安静,无数双焦急等待的眼睛投向他们,接着便是黑压压的人群涌来。急诊流水的工作经验告诉他,此时的混乱只会使工作效率越发低下、患者越发焦虑。深感意外的是,仅在简单安抚情绪并解释接收患者顺序的原则后,等待区的秩序快速恢复正常。此后医护共同协作,6小时内完成了6名重型及2名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的收治工作。

6个小时内,杨林承见证了这次疫情的严重,看到了患者的焦急,也体会到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理解与包容,更感受到了患者对延续生命的渴望。杨林承表示一定要竭尽全力投入战斗,为降低危重症患者的病死率贡献一份力量。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张佳男:北医三院第一批国家抗鄂抗疫医疗队队员,危重医学科护师,1月26日出征武汉。因表现优秀,在抗疫一线入党。2月26日成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

武汉,我的第二故乡

2月17日,张佳男在武汉度过了自己的28岁生日。她在日记里写到:“如果有人问我有什么生日愿望?我会说:愿国泰民安,山河无恙;愿病人早日出院,战友重逢故里。”

“我是正月初一接到命令,正月初二到达武汉的。出发前没来及多想,因为救死扶伤本就是医务工作者的职责。1月28日晚,我们首个隔离病房开始接收患者,永远忘不了那个分秒必争的夜晚。从清洁区到隔离区共有5扇门,门的那一面只有先行者知道,先行的探路者是真正的英雄。”张佳男说,在武汉的每一天都是新的,每天跟前辈们在一起,让她感觉进步很大。

前辈们教导我们,要迅速成长为岗位小能手,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作出贡献,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迅速探索和成长。这给了我们年轻人很大鼓励。”张佳男说。北医三院援鄂医疗队共有137人,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

这次北医三院危重医学科一共有12名医护出征武汉。北医三院病区主要负责收治重型、危重型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张佳男发现,除了医疗救治外,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同样重要。于是,她们开展了“让人文关怀走进隔离病房”“三米阳光温暖武汉”等一系列心理干预,鼓励患者恢复信心,战胜病魔。

2月19患者小丰出院,她是北医三院病区内首位出院患者。接过为三院护士们为她精力制作的粉色“毕业贺卡”,贺卡承着鼓励与祝福。小丰说:“我自己也是护士,这几日的相处深深感动于三院护理文化。”

相信抗一抗,漫长的冬季,凛冽的寒风都会过去,相信春暖花开,不管何时都会到来。

“从来没有在家乡以外的城市生活这么长时间,等到疫情结束后,我们一定会再回来。武汉已经成了我的第二故乡。”张佳男说。

在这场抗疫中,“90后”表现出勇敢与坚强、担当与责任。未来,他们已经做好准备,慎终如始,善作善成,不忘初心,守望家国情怀。

(北医三院 仰东萍)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