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 英雄归来——北医三院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出征86天今日回家
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从新春佳节的温馨小家,从忙碌的值班岗位,一批又一批北医三院白衣战士,临危受命,毫不迟疑,迅速集结,驰援武汉,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工作。三次48小时内开辟新战场,满负荷收治危重患者,多学科精准施策,“三米阳光”人文护理,救治189位重症患者。4月20日,北医三院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结束集体隔离。137人北医三院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经过72天的奋勇拼搏,14天隔离,千里归途,他们终于走进了北京的春光中,走向了温暖的北医三院大家庭,奔向日夜思念的同事、好友和家人。
今天,大家早早打包好了行李,医疗队员在驻地酒店合影,纪念珍贵的战友情谊。今天,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詹启敏,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医学部党委书记刘玉村亲自率队前往驻地迎接白衣战士回到北医大家庭。
下午4时许,北医三院大门口,欢迎的队伍翘首而望。这里,有所有的院领导,有科室主任、有队员们的同事和家人。载有队员的车队一到,现场立即暴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大家挥动手中的院旗和鲜花,向这些最美的逆行者们献上崇高敬意。
白衣执甲,踏雪逆行;千里战“疫”,今日凯旋。下午5时,欢迎仪式正式开始。党委书记金昌晓代表医院热烈欢迎医疗队回家。
神经外科吴超作为队员代表发言,他哽咽着说:“两个多月,对于异地他乡的作战来说,是漫长的,但对于我们的人生来说确只是一个瞬间,但这个瞬间里有太多感动,太多的色彩,太多的不可思议,这个瞬间也必将是我们心里一个深深的印记。”
作为百人护理团队的一份子,崔曼骄傲地说:“作为三院的一份子,我们感到非常的荣幸和自豪!此行无愧!”面临强度大、风险高、病人病情重的挑战,他们将三院专业、温馨的优质护理带到了武汉,把“三米阳光”的护理理念带进了隔离病房,把“三米阳光”洒向了B11西病区的每一位病人。
医疗队临时党总支书记袁晓宁被队员们亲切地称为“袁妈妈”,但却是最严格的院感专家。“抱歉,对你们絮絮叨叨地管手管脚,管睡觉,管吃饭,一个一个管怎么洗手怎么穿脱防护服。”“谢谢袁妈,我们爱你!”一问一答,尽显袁晓宁和队员们的深厚感情。百余人的一声谢谢,让袁晓宁湿润了眼眶。作为临时党总支书记,她见证了14名队员在前线光荣入党,70余位同志满怀热情地提交了入党申请书,敢做先锋,严于律己,勇担责任。袁晓宁说,“希望每个人可以成为一束光,点亮未来。”
“北医三院全体队员顺利回家了!”这是葛庆岗队长庄重的承诺,医疗队完美的答卷。葛庆岗队长清楚地记得出发的日子,大年初二,2020年1月26日,他立下军令状,带着第一批队员奔赴前线。从那一刻起,作为危重医学科专家,他不仅担负着繁重的医疗任务,更要承担沉甸甸的队长责任。作为医疗队队长,对于这样一只英雄队伍,他满怀豪情地说:“我们是北医三院,我们责无旁贷。我们经历了生死考验;经历了病情波动的彻夜难眠;经历了治愈的欣慰;我们为至真至纯的医者情怀拼过命;我们,将北医三院人的精神永远留在了武汉。”
“阔别80多天,我又站在花园北路49号的土地上。每天出门诊、会诊、查房,这样的平淡生活成了我们现在最期待的平淡生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家沈宁副院长说出了队员们对家的思念,对美好生活的热切盼望。沈宁副院长说:“在这次援鄂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年轻人,有担当、有思想、有激情。虽然我是70后,但当我穿上队服,和他们站在一起,就被他们所感染。我看到了三院的未来,祖国医学的未来。我为我是一个三院人感到自豪!”
北京市海淀区卫生健康委李劲涛主任也来到欢迎仪式现场,迎接医疗队回家。李劲涛主任高度赞扬了北医三院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在武汉前线的奉献,同时指出,北医三院为海淀区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建立起保卫海淀和广大首都人民的最坚强的防线。“你们不愧是这个时代最美的逆行者,武汉人会记住你们,国家会记住你们,历史也会记住你们!你们坚定的信念、动人的身影、无私奉献的精神,体现了北医三院作为国家队的强大综合实力,更展现了新时代医疗卫生工作者卓越风采。你们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优秀事迹,必将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鼓舞和激励着我们在推进健康中国,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医疗卫生事业中做出更大的贡献。”李劲涛主任还鼓励我院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团结一致,一鼓作气,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
在欢呼声中,队员们最敬爱的乔杰院长接过话筒。2月1日,北京大学医学部常务副主任、我院院长乔杰院士,在危难时刻,率队出征,与队员们一起在危重症救治最前线日夜奋战。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她成为“80后”、“90后”这些年轻人口中的“乔妈妈”。“1920个小时,真的好想你们,好想三院!”乔杰院长难掩内心的激动,对全院医护、后勤、队员家人表示感谢。她走到队员们中间说:“虽然有付出,但更多的是收获,你们必将成为三院的栋梁,祖国医学的栋梁!。还要感谢我们是一名中国人。政府的排兵布阵,无论是社区的防控还是方舱医院还是危重症救治,才能有我们今天的凯旋。更要感谢全国人民,特别是武汉人民的隐忍,正是隔离才能真正阻断疫情的传播。在队员们高呼“团结、奉献、求实、创新”的院训声中,乔杰院长与他们高呼“北医三院永远是最棒的!”现场气氛热烈感人。
李危石主任早早来到了欢迎仪式现场,等待10名骨科医护的归来,李危石主任说,“科里的9名护士工作非常努力,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骨科医生王奔执笔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表达了“90后”的决心和信心,并收到总书记的回信,我们都非常振奋。”
许多科室领导、同事拿着五颜六色的气球、各式各样的标语牌,在人群中寻找熟悉的脸庞,一声声尖叫一声声欢呼一个个温暖的拥抱,难以言表的激动和喜悦洋溢在每个人脸上。
医疗队员骨科王奔和危重医学科张佳男牵手走进三院,这两位收获爱情的战地情侣,迎来了大家的祝福和鲜花。
心内科张瑞涛的家人还在隔离中,同事特意穿了红色衣服,带着特制荧光牌迎接他。他说,刚刚6个月的孩子在视频里咿呀学叫爸爸,现在很盼望回家。
神经外科吴超回忆起在武汉的经历,他说:“最难忘的情景是第一次进病房的时候,领导们身先士卒,率先冲锋,给大家做了很好的榜样,自己虽然有些害怕,但也义无反顾了。”
护理部李佩涛的女儿自从见到妈妈,就黏在妈妈身上,多日未见,难以表达的想念深深融到了一个个甜甜的吻里。
在110接警中心工作的疼痛科叶红菊的丈夫,手捧一大束玫瑰花默默站在队员方阵旁边,含情脉脉地望着久别的爱人。他每天关注武汉疫情,感到为爱人骄傲。”
妇产科杨丽娟的丈夫带着特制的标语牌,手捧玫瑰花迎接爱人归来,说杨丽娟平安归来非常开心,油焖大虾、红烧肉已经在路上,随时恭候点单。
乔杰院长的爱人刘先生也来到迎接仪式现场,乔杰院长与爱人深情拥抱,泪水夺眶而出。刘先生说:“我每天在家里守着电视,每天央视13台恨不得看10个小时,虽然也有担心,但更相信她和医疗队的能力,盼望她平安回家。”
(北医三院 郭婧博)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