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治理体系建设 构建持续发展蓝图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召开2020年医院工作研讨会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2019年我们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20年,面对大疫、大战、大考之年独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更要勇于直面困难和问题,不断强化治理体系建设,进一步构建持续发展蓝图,为医院新百年发展持续发力!”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姜保国院长的精彩报告,发人深省。在后疫情时期,医院应如何适应挑战做出新变革,引起全场共鸣与思考。

2020年6月6日13:00,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20年医院工作研讨会在陆道培学术报告厅举行。大会回顾2019年和2020年1-5月份医院发展之路,客观分析了医院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盘点剖析工作中的不足和问题,以问题为导向,认真总结医院建设和发展的经验,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进一步明确2020年医院的工作方向和任务。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党政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和临床、医技科室正、副主任,科护士长,党支部书记,行政处室正、副处长等参会。

后疫情时期医院发展的思考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姜保国院长做《强化治理体系建设 构建持续发展蓝图——后疫情时期医院发展的思考》医院工作报告。姜保国院长在报告中通过大量详实的数据,展示了医院2019 年在医疗、教学、科研、管理、财务、运营等各项事业上取得的可喜成绩,回顾了2020年初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医院全院上下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各项工作,同时通过分析2020年1-5月医院各项医疗指标,重点讲述了后疫情时期医院发展的整体思路,指出下半年医院的工作要点。

厚积薄发 积蓄发展2019年,医院围绕“一二三工程”医院发展总体思路,扎实稳健地推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实现医院在医疗、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稳步提升。2019年胸外科王俊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医院人才战略从“111”学科人才规划、学科助理梯队建设、百名科学家计划的实施,到杰出学科带头人奖励计划,再到博士后招聘规模扩大,医院科研人才梯队建设进一步夯实;2019年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创伤医学中心以我院为主体设立,及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北京市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项目的获批,都进一步提升了医院多学科交叉平台诊疗和医疗服务能力;在中国科学院发布的“2018年度医院科技量值(STEM)排行榜”中,我院排名全国第8位及华北地区第3位,其中5个学科科技量值排名全国前十位;空间战略稳步推进,医院西配楼正式竣工,新急诊急救中心投入使用,通州院区和北院区建设稳步推进,预计2020年底开业,届时医院空间规模将呈现跨越式发展。

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2020年初,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134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接管病区攻坚重症救治,坚守前线两月余,为当地危重患者带来生的希望。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危重症患者陆续好转并治愈出院,独立管理的重症病区“清零”。4月6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援鄂医疗队圆满完成武汉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救治任务凯旋,4月20日在京结束为期14天的医学观察,全队零感染,谱写了一曲攻坚克难、敢打硬仗的壮丽凯歌。

与此同时,医院在首都新冠肺炎疫情发生的初始即作出快速反应、进行了全面部署,并制定了科学严密的防控措施,北京市第一例武汉输入病例在我院成功识别并及时诊断之后,医院加强了各项防控措施的培训和落实,后期直面新冠遭遇战时,院内感染率为零,事实证明医院的感染防控部署是科学有效的,是经得起实战考验的。在这场防控阻击战中全院职工始终团结奉献、无私无畏、专业严谨,从全员管理到后勤保障,不仅筑牢了医院疫情防线,更是为打赢首都抗疫保卫战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后疫情时期 机遇挑战并存全国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安全复工复产成为当前的主要任务。由于全球的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医院也进入了后疫情时代,在巩固疫情防控成果的同时,必将面临更加严峻的经营压力和生存压力。强化医院内部管理改革,发挥全院全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关乎医院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之战。医院不仅要强化治理体系,更要严格医院感染管理,提升疫情防控和应对能力。通过加快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加强节约型医院的建设也势在必行。

凝心聚力 未来可期在医院未来的一段时期要继续贯彻落实“一二三工程”医院发展总体思路;充分利用国家临床研究中心、国家医学中心、院士学科等优质资源,强化以优势学科带动全院学科发展;推进通州院区开业及北院区相关工作,实现医院规模跨越式发展,在新的发展空间里进一步布局优势学科、创新技术、医疗中心和相关功能设置;强化治理体系建设,加强医院精细化管理,建设节约型医院,推进医院在后疫情时代的可持续发展!

姜保国院长强调: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全院同仁勠力同心,在不同的战场、以不同的方式,共同投入到疫情防控、守护人民健康工作中,以实际行动展现了救死扶伤、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

历经磨难而信念愈坚、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强。后疫情时期,我们所面临的形势依然比较复杂,所承担的任务仍然非常艰巨,通州院区和北院区的筹建是医院发展道路上难得的历史机遇,这更需要我们克服现有困难,弘扬抗疫精神、凝聚发展力量,强化治理体系建设,为医院可持续发展不断续航!

恒者行远 厚积薄发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王俊教授做胸外科学科发展介绍。

2019年,中国工程院第14次院士增选名单公布,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王俊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作为我国胸部微创外科学的奠基人,王俊院士创造一系列“率先”——率先建立中国肺癌术后肺功能定量预测方法;率先开创中国胸部微创外科,完成了包括全肺切除、胸腺切除、肺减容术、食管疾病、电视纵隔镜、电视硬质气管镜等绝大多数胸部微创手术的中国第一例;自主研发胸腔镜打结器、滑石粉喷洒器、胸腔镜器械包等相关手术配套器械,有力推动了当时经济条件下胸部微创技术在中国的普及和发展;率领同道完成我国胸外科从传统开胸到胸部微创的革命性转变;建立肺癌微创诊疗体系,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肺癌的诊疗理念和治疗效果;建立中国胸腔镜培训模式,传播微创技术和理念,为中国培训了新一代胸外医生;主持制定中国胸腔镜手术国家规范,引领中国胸外科诊疗模式的转型升级;研创肺癌胸腔镜手术“王氏技术”,推动中国肺癌微创手术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开启领先国际的精准胸外科探索,在国际上率先开展早期肺癌ctDNA研究。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是由著名外科学家谷钰之于1952 年创建的,是我国最早的胸外科之一。作为改变中国胸外科医学模式的领军人物,王俊院士2000年来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主持成立了国内首家“胸部微创诊疗中心”,并带领团队在胸腔镜技术、肺癌的微创综合诊断与治疗、纵隔肿瘤微创手术、大气道肿瘤治疗等领域深耕细作。20年时间胸外科逐渐发展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院士团队,成为国内外公认的中国胸部微创手术技术最为雄厚的“排头兵”。科室秉承为病人服务的理念,落实各级医师责任制、目标责任制等医疗安全保障制度,加强医护队伍建设,持续提升患者服务和学科实力。

王俊院士从医疗安全保障制度、青年人才队伍建设、护理队伍建设、以患者为中心等角度回顾了带领胸外科团队20年发展的心路历程,详尽介绍了“勤勉精进、坦诚担当、任人唯贤、凝心聚力、大气醇良”的科室文化,表达了“低调做人、踏实做事、受益人民、服务人民”的赤诚胸怀。

王俊院士由衷表示:受益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这个温暖大家庭的支持与帮助,在人民医院这20年时间成就了我的事业, 我要更加勤奋工作回馈医院,要更加关注人民医院的未来,为医院未来的发展,做出一个外科大夫的贡献!

会上举行了简短的仪式,祝贺王俊主任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姜保国院长指出,王俊院士的当选是医院学科人才建设厚积薄发的典范,是临床科研工作的杰出代表。王俊院士表示,鲜花献给逆行出征的抗疫“人民”战士,他们是国家是时代的英雄!

凝心聚力 统一思想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姜保国、党委书记赵越主持会议。

赵越书记结合医院工作报告指出:自2016年起,医院将“一二三”工程作为医院发展战略,并围绕战略方向制定发展规划稳步实施。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更像是对医院组织管理能力的“大考”,唯有真正在抗“疫”和运营中勇担当、真作为,才会真正夺取抗击疫情和医院发展的“双”胜利!赵越书记强调:医院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和希望并存,这更要求我们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始终围绕战略规划,正确地做事,做正确的事。

无论是临床科室还是行政部门,都要不断思考,从自身工作出发,围绕医院战略规划,在保证质量和效益的同时,不断提高效率,提升管理效能,为医院发展不断添油助力!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张俊副院长做《疫情防控常态下的医疗运行与发展》工作报告。报告不但展示了2019年的各项医疗数据、图表及例证,也从武汉前线、坚守后方防线两方面全面介绍了2020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主要工作,在盘点医疗工作和抗疫工作亮点的同时,也着重分析了目前疫情防控常态下,医疗管理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意在引发思考和寻找解决措施。

2020年,医院将继续围绕 “一二三工程” 医院发展总体思路,持续推进门诊全预约模式,拓展线上诊疗业务、加快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优化流程完善患者入院前检查,缩短平均住院日,提高现有空间利用率等一系列措施,将进一步持续改进医疗质量、提高医疗效率、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推进发热门诊改扩建项目,提升疫情防控和应对能力,牢固树立传染病防控底线意识,坚持疫情防控与复产复工并行,生产自救与学科发展并行。张俊副院长强调:无论是冲锋一线还是坚守后方,无论是医护人员还是行政管理人员,大家在不同的抗疫前线同心协力、团结奉献,为抗击疫情做出了重要贡献!希望大家把疫情中的团结精神、工作热情和高度责任感,毫无保留地投入到今年医院发展工作中,更加齐心协力,共同把医院发展好建设好,让百年医院焕发勃勃生机!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刘玉兰副院长做《“公立医院”如何做好运营?——医疗价格改革及后疫情时代的管理新思考》工作报告。刘玉兰副院长从运营管理范畴阐释了医院收入与组成及对于发展的重要意义,利用详实具体的数据对比介绍了北京市医疗价格改革前后和疫情对医院运营的变化与影响。报告以外科手术为例,将指标层层分解,深入浅出地详细分析如何合理配置人员,如何对日常医疗服务项目成本进行控制,如何将节俭真正融入医院管理文化,如何科学管理、精细运营,进一步降低耗费、增加效益。刘玉兰副院长强调,挑战与困难是暂时的,在复工复产的社会大环境下,医疗运营逐步恢复正常。医院、科室、个人三者是命运共同体,希望每一位科室主任做好学科发展的同时做好科室运营管理,带领全体员工共同建设节约型医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建六副院长做《创新变革 迎接挑战——2019-2020教育教学工作总结暨思考》教学工作报告。报告围绕医院2019年教育教学重点工作、新形势下临床医学教育教学工作、医学教育教学发展方向和思考进行总结和展望。医院教育教学“一点六面”工作已实施三年,在学生思政教育和职业精神培养、教师团队建设、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能力培养、研究生培养、住院医师培养、进修管理、护理教学等方面均收获重要成果。

2020年,医院通过调整教学方式方法、建设在线各类课程、创新实施在线见习实习等新举措应对疫情挑战,以保证在线教学同质等效;建立器官系统为核心的教学体系,推进北大医学“新时代”器官系统教学模式改革;加强住院医师临床实践能力培训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王建六副院长强调:医院要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建立创新模式,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医学人才,是我们不变的核心任务。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天兵副院长做《完善平台建设,推进科研持续提升》工作报告。报告通过详尽全面的数据回顾总结了医院2019年度医院与各学科科研发展情况,展示了医院在2019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综合排名、近十年科研基金、科技奖项、专利、发表论文等科研产出情况。王天兵副院长结合科技量值评价体系、科研基金与科研产出,对53个学科进行科研个体化分析。

2020年医院科研工作将在评估体系建设、科研人才梯队建设持续发力的基础上,进一步重点整合支撑平台建设,全面搭建全院临床大数据平台、生物样本管理平台、药物临床试验及研究平台,持续为科研助力。王天兵副院长强调,所有研究来源于临床,也将服务于临床,希望科研工作者新的一年再接再厉,推进医院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

会议通过一下午的时间,总结过去,梳理现状,谋划未来,凝聚共识,会后医院将围绕“节约型医院建设”等主题组织专题讨论,共同为后疫情时代医院运营管理和持续发展出谋划策。

详实客观的报告在全体参会人员中引起强烈反响和共鸣。通过紧密联系医院实际研判现状,求真务实回顾总结,大家更加凝聚共识,明确职责。大家表示后疫情时期,新院区启用在即是医院发展的重要机遇,将压力变成动力,抓住机遇实现医院高质量发展,是每一名“人民医院人”肩负的责任。2020医院工作研讨会主题鲜明,内容丰富,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发展绘制方向明确、路径清晰的蓝图,成为推进医院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引擎,为医院新百年发展持续发力!




(来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