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义勇为 医者仁心——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马瑞医生抢救猝死路人
近日,一条只有一分多钟的短视频在网上热传。视频中,一名男子在下滚梯落脚的一刹那突然倒地发生猝死,正好两名医生分别路过,对他实施就地抢救。其中,一位女医生摘下口罩,对这位患者实施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在当前疫情的特殊时期,网友纷纷给这位女医生点赞,称她是“活菩萨”。
她到底是谁?这条视频发出来10多天之后,她的同事们看到了!原来这位女医生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的住院医师马瑞医生。原来,前段时间马瑞父亲病情加重,她们一家三口紧急赶回山东老家探望。父亲病情平稳后,马瑞着急回京,选择在天津转车。“当时我们正去往天津火车站2楼候车室,在电梯口看到倒下的一位男性年轻人,我马上跑过去,摸颈动脉,看呼吸,大声呼叫他。他当时已经意识丧失、没有呼吸和脉搏。”马瑞回忆。“这时候,另外一位在候车室等候的男士也跑过来查看,我俩共同判断这个病人是猝死,立即对他实施心肺复苏,胸外按压和口对口呼吸,很快120的急救人员也赶到了,心电图显示室颤,在经过两次电击转复了窦性心律,病人被120送往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治疗。”
在疫情期间,怎么还敢摘下口罩做人工呼吸?“当时情况非常紧急,这位年轻人瞳孔已经散大,没有意识,脉搏也没有了搏动。”马瑞说,“他太年轻了,我和另外一名医生一门心思就想把他救活。当时给患者清理气道,在舌后坠不理想情况下,就做了口对口人工呼吸。”对于这次急救,马瑞“轻描淡写”地说:“作为一名医生,都会这样做的。”
路遇病人出手相助的马瑞,也是人民医院血液科团队的优秀成员。2003年,马瑞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部,完成6年医学生学习后,又前往英国爱丁堡大学学习,成为研究型临床型兼有的医学生。2017年来到人民医院血液科工作。马瑞师从黄晓军教授,到血液病研究所工作已有三年,基本功扎实,干起活来认真负责、毫不惜力,即使在辛苦的住院总期间,仍圆满地完成各项工作,得到患者、同事和其他科同仁认可。
说到马瑞,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副主任江倩教授的评价就是两个字:“优秀”。马瑞的“好”,她的同事们也是赞赏有加,“这件事在她身上发生,一点都不奇怪,为我们有这样的年轻医生感到骄傲。”同事说。血液科18A病房护士长张鹍说:”血液科的病人病情变化快,随时可能就要抢救,经常加班加点,只要找到马瑞,她肯定第一时间赶到。”血液科主治医师刘竞说,“马瑞是我的师姐,有师姐在身边特别有安全感。她就是路见不平一定要出手相救的那个人,她一定不会不管。”
作为临床型、研究型的双料医生,马瑞在科研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成绩。在国外时,她主要从事采用人胚胎干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体外培养红细胞的研究,为解决血源不足的问题提供思路。回国后,她仍积极参加科室科研工作,结合学科特色,对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供者选择、移植后并发症等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并作为第一作者在国际期刊发表数篇文章(最高影响因子5.9)。同时,她还在2018年获得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研究与发展基金一项。
说到这次抢救经历,马瑞表示特别感谢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和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的培养。“如果不是平时在医院和科室,对CRP的强化培训和考核,我不可能在如此紧急的情况下做到有序抢救。”生死只在一瞬。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几乎所有医生都会毫不犹豫地伸手施救。
然而实施急救自救,需要全社会的努力,普及急救知识,提高急救意识,为猝死患者赢取宝贵时间。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宣传处 钟艳宇)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