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六位医师荣获第四届国之名医奖项

2020年9月16日,由人民日报社指导,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人民日报社健康时报主办的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上线仪式暨第四届国之名医盛典(2020年度)在线举行,第四届国之名医系列榜单揭榜,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季加孚、郭军、邢宝才、宋玉琴、张小田、王晰程等6位杰出医生分别入选国之名医“卓越建树奖”和“优秀风范奖”。

本次活动历经三个月,经过学术委员会委员推荐、材料审查、社会公示、所在单位或主管部门函询、主席团评议,最终报联合主席审定等环节,最终发布国之名医入选榜单。活动旨在推举医者榜样,弘扬尊医重卫的良好社会风尚,关心爱护医务工作者,共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第四届国之名医·卓越建树奖-季加孚

以中国方案守“胃”生命

季加孚教授从事胃癌外科工作36年,是国际知名的胃癌领域专家,中国首位国际胃癌学会主席。他针对胃癌治疗风险大、预后差的难题,通过系列自主创新研究突破瓶颈,推动胃癌治疗成为了标准、精确、整合的系统工程,带领中国胃癌治疗跻身国际一流行列。

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406篇,总他引3000次。主编国内首部胃癌领域英文专著及首个SCI收录的肿瘤学期刊,培养研究生及博士后120余人。受邀于Science、Lancet Oncology等撰文阐述手术质量与精准医疗发展方向,并在Nature进行专题报道。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获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英国文化教育协会职业成就奖及中菲亚洲国际和平奖。是国家卫生健康委突贡专家、北京学者、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兼职教授。

他是北京健康科普专家、熊猫科普明星等多种科普称号的获得者。一贯重视疾病预防和健康科普工作,主编《解析胃癌》、《健康大百科-恶性肿瘤防治篇》等多部科普著作。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多次提交关于患者参与医疗的提案,曾在著名学术期刊《英国医学杂志》(BMJ)专题撰文介绍中国医患关系,并应邀成为BMJ患者事务委员会唯一一位中国专家。

第四届国之名医•卓越建树奖-郭军

扫“黑”路上的光明使者

黑色素瘤是一个较为少见的高度恶性肿瘤,全球大约每二十万癌症患者当中有一例黑色素瘤患者,在中国则大概每三十万癌症患者出现一例,因其罕见,所以少受重视。既往黑色素瘤临床及基础研究多来源于欧美白种人,迄今仍缺乏有关黄色人种黑色素瘤的系统深入研究,国内并没有相关治疗机构,近2万的年新发患者求助无门。

面对我国近于空白的黑色素瘤相关研究,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郭军教授带领着他的团队,自2010年开始一头扎进黑色素瘤研究领域,从零开始,将这一空白打破,并且建立起了亚洲最大的黑色素瘤诊疗中心,为自全国各地的患者解除痛苦,被广大黑色素瘤患者及家属亲切地称为“扫黑先锋”。

郭军团队创建了中国黑色素瘤系统性诊治模式,研究结果奠定了中国黑色素瘤诊治指南,制定了国内行业规范,郭军教授作为组长编写了《中国黑色素瘤诊治指南》和《中国晚期肾癌诊治指南》,推广中国黑色素瘤的规范化诊疗。团队提出并初步建立了基于分子分型的亚洲黑色素患者的精准治疗模式。

从零到现在的全面参与全球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从鸦雀无声到被全世界关注并且发出最强音,郭军教授带领团队闯出了一片新天。但郭军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从来不是躺在过往的辉煌中享受成绩,而是再接再厉,挑战新高。面对未来无穷尽的挑战,郭军教授将带领团队迈出更为坚实的步伐,在专业领域内继续为广大患者“扫黑除恶”,还人民一片健康的天空,还患者幸福的欢笑。

第四届国之名医·卓越建树奖——邢宝才

引领中国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规范化治疗

邢宝才教授从事肝胆胰肿瘤的外科治疗及综合治疗30余年,是国内知名的肝胆胰肿瘤外科专家,尤其是在结直肠癌肝转移领域。邢宝才教授担任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分会肝转移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MDT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委员会肝转移学组副组长及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肿瘤外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

邢宝才教授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近5年发表SCI收录论文30余篇,其中影响因子最高为43.07(Nature),总影响因子204.26,多篇论文被国外结直肠癌肝转移专著引用。针对结直肠癌肝转移,邢宝才教授在国内较早开展了以手术治疗为主的规范化综合治疗,并积极在国内引领及推广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规范化治疗,使得我国在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领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邢宝才教授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北京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参与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等多项横向课题,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邢宝才教授重视研究生培养,目前毕业研究生10余名,获得“北京大学方正奖教金优秀教师”奖;并积极参与各项科普教育工作,获得“北京卫生系统先进个人”称号。

第四届国之名医·优秀风范—宋玉琴

谱写淋巴肿瘤治疗新篇章

宋玉琴教授是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淋巴肿瘤内科副主任、院长助理,从事淋巴瘤临床诊断及内科综合治疗21年,国内临床工作严谨认真一丝不苟,谱写国内淋巴肿瘤治疗新篇章。她担任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抗淋巴瘤联盟秘书长及常委、中国老年肿瘤学会淋巴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协会(CSCO)理事、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同时担任“BMC Cancer”、“Seminars In Ophthalmology”、“中华血液学杂志”、“淋巴瘤.白血病”等杂志编委或审稿人。

作为国内淋巴瘤领域最主要的临床研究中心,宋玉琴教授作为PI或者共同PI ,牵头70余项临床研究,目前其所在中心承担的新药临床研究,占中国淋巴瘤注册临床研究的2/3,其中60%为I/II期新药临床研究。临床研究的入组数量及质量均为全国领先,为新药新技术在淋巴瘤领域的研发做出贡献;她本人及其团队开创性地让中国本土研发的抗癌药物BTK抑制剂Zanubrutinib首次获得美国FDA突破性疗法的认定,且国内定价远低于国外,为中国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机会,大大降低了患者治疗的经济负担。宋玉琴教授及其团队严格遵循诊疗规范,将该中心诊疗的淋巴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提高至62%,10年生存率提高至52%(据国家癌症中心的登记数据,目前全国淋巴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32.6%),切实推动了国内淋巴瘤规范诊疗的发展和进步,惠及了患者,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价值。

作为一名党员医务人员,她恪尽职守,不忘初心,致力于“做解决问题的好大夫”,从业以来无任何医疗事故及纠纷,具有极佳的医学素养和医德医风。先后发表相关论文157篇(SCI文章81篇),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五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承担科技部重大课题子课题2项,及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作为导师及副导师,培养博士后、博士及硕士研究生共计10名,建立了老中青层次分明、注重相互协作、富有活力和创新力强的学科团队,并获评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教师。

第四届国之名医·优秀风范——张小田

胃癌多学科精准医疗的践行者

张小田教授是我国胃癌青年医生的杰出领军人才,从业20 年来,她参与执笔我国卫健委《胃癌诊疗规范》、中国抗癌学会《胃癌诊治难点中国专家共识》、及《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胃癌诊疗指南》等多个胃癌诊疗指南。特别是在胃癌综合治疗的大样本临床研究的设计与管理、胃癌的精准靶向与免疫治疗的临床与转化研究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并成为最年轻的中国临床肿瘤学会青年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及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她师从沈琳教授,在推动我国胃癌多学科和精准医疗中成为先锋践行者。

局部进展期胃癌的围手术期治疗需要外科、内科、放疗科以及影像病理和内镜医生等通力合作,她是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癌多学科MDT诊疗团队的核心成员,同时带领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委会青年专家委员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巡讲及推广;同时作为具体实施和管理者,历经十年磨一剑,完成了国际最大样本的“局部进展期胃癌围手术期化疗的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RESOLVE)”,已经改写局部进展期胃癌围手术期治疗指南,目前正在延续开展RESOLVE2、RESOLVE3、HER-RESOLVE等系列研究,继续关注围手术期化疗的方案优化、生物信息学数据库建设、围手术期免疫及靶向治疗等,为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胃癌临床研究走向世界作出了巨大贡献。

她是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患者教育专家委员会的副主任委员,积极推动肿瘤患者多种形式的科学普及,采用多种方式灵活交流,如中国抗癌宣传周中《胃爱喝彩》宣讲。2018年完成NationalCancerInstitute涉及43 个瘤种的《NCI恶性肿瘤患者教育指南》的编译,2020年参编《肿瘤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患者教育手册》。在2020年度新冠病毒肺炎袭来的艰难时刻,带领全国中青年专家50余人连线武汉及全国多地,先后共进行约百场线上肿瘤义诊咨询,实现了一名医者的使命和担当。

第四届国之名医•优秀风范奖——王晰程

潜心耕耘的医生

王晰程,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教授,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内科学组/遗传学组委员,CSCO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癌症防治学会结直肠癌防治专委会常委。从事消化道肿瘤尤其是结直肠癌综合治疗及科研工作19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还特别关注家族遗传性胃肠肿瘤这一特殊患者群体,为患者及家属提供遗传咨询,并建立家系随访工作,以期达到疾病预防与早期诊断的目的。作为秘书组组长参与卫健委《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7版和2020版撰写工作,作为执笔编委参与2017-2020版《CSCO结直肠癌指南》、2018年《中国结直肠癌肺转移多学科综合治疗专家共识》、2018年《遗传性结直肠癌临床诊治和家系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19年《可切除的进展期结直肠癌围手术期专家共识》、2020年《恶性肿瘤相关急腹症多学科管理中国专家共识》等多项临床指南与共识的编写工作,为推动国内结直肠癌的规范诊疗、满足基层医疗卫生需求提供了切实的贡献。在科研方面,总共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主持国家青年自然基金1项,参与“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1项。作为参与人分别获得2016年华夏医学科技一等奖和2020年中国抗癌协会科技一等奖。此外,作为教学医院的临床医师积极参与内科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以及进修医师的带教工作,承担研究生课程2课时。2018年荣获北京大学医学部“住院医师心中好老师”奖。2019年荣获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优秀带教老师”奖。

(北大肿瘤医院)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