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90后:奋斗的青春更有意义
以王奔、吴超为代表的“90后”援鄂医疗队员
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的强烈鼓舞
同408名北大医学白衣战士一道至今仍奋战武汉
共同肩负起抗击疫情的托底救治重任
4月2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发专访
深度报道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的部分“90 后”年轻人
在武汉参与抗疫斗争的难忘经历
展现他们在奋斗中的至美青春
这个3月,在王周圳原来的计划里,是要和朋友一起去日本看樱花的。
“3月嘛,看樱花的最好时间。”机票订了,酒店也订了,不过,王周圳去不了了。这个27岁的姑娘,作为北大一院的一名护士,1月26日正月初二那天就随队抵达武汉参加抗疫,“武汉的樱花也很美啊!”
这个乐观善良的姑娘,是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的一员,像她这样的年轻人,在这个医疗队里还有很多,他们中有刚博士毕业却有6年党龄的临时党支部书记,有挥手与同为医务人员的家人告别的护士……曾经被守护的“90后”,成为抗击疫情前线的骨干力量,以“爱心浇灌生命之花”,用最美的青春书写了壮丽的人生答卷。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
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专门赴湖北武汉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看到新闻后,来自北医三院的王奔和吴超深受鼓舞。来武汉1个多月了,他们心中积蓄的澎湃激情,汇成了一个强烈的愿望:“我们要给总书记写封信,代表我们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的全体‘90后’党员写,表达我们的心声。”
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医护人员组成的援鄂医疗队共有406人,其中有党员171人(截至采访日期),他们在武汉成立了11个临时党支部,王奔和吴超是其中的两位“90后”临时党支部书记。
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无数年轻人奋战在一线。
1993年出生的王奔去年从北大博士毕业,留在北医三院骨科工作。王奔年轻力壮,但穿着防护服很消耗体力,他每查5个病人就得休息10分钟。有一位患者看到了,对他竖起大拇指说:“小伙子,有担当!”
“最重要的不是‘几零后’,而是‘努力后’、‘奋斗后’,能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能够为国家做贡献、为人民服务,才是实现人生价值最好的途径。”有着6年党龄的王奔这样说。
“在武汉的每一天,我们都在被身边人感动着。”自2月7日驰援武汉以来,吴超亲眼见证了身边的“90后”党员舍生忘死,践行入党的初心与誓言。
最让吴超难忘的是2月8日元宵节那天,北医三院医疗队独立接管危重病房,他作为第一批人员进入病房收治危重患者,“我们院的老党员冲在前头,率领年轻人进入隔离区,那一刻,我感到了精神的传承。”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当代的‘90后’党员以实际行动证明,我们同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吴超说。
老人家的话语与泪水 传递发自内心的感激
△权怡正在隔离病区工作
权怡个子不高,却有大能量。这个来自北大人民医院泌尿与碎石中心的护士,和她的同事在武汉的病房里护理起病人来一丝不苟。
病房有个89岁的老爷爷,有一次需要换床去拍片。值班的正是权怡,她的膝盖不好,半年前刚做过膝关节镜手术,正赶上那天跟她搭班的男护士患有腰椎间盘突出。
怎么办?权怡单膝跪地,摇平了病床,同事则背着老爷爷往前挪,还得小心翼翼地不能弄疼老爷爷。过床不过近在咫尺,权怡和她的同事却出了一身大汗,过完床,两人累得瘫坐在地上,这不过是他们在武汉日常工作中的再常见不过的一幕。
“段老出院了,群里纷纷祝福老人家。”3月8日,权怡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
段老先生是首批入住权怡所在的隔离病房的病人,在这里治疗观察了近30天。段老出院这天赶巧是权怡的班次,坐在出口的等待椅上,老人家哭了,一遍遍地说着感谢的话,直到电梯关门。
“我相信,老人家的话语与泪水传递的不仅是一种治愈后的喜悦,一种发自内心的感激,更是一份信任!相信党,相信医护人员,相信科学防治。”权怡在朋友圈里这样感慨地说。
北大医院感染疾病科的医生钱建丹,大年三十晚上还在跟家人讨论疫情的新闻,大年初一,她就向所在科室报名去武汉,并在2月7日随队到达武汉。
“接到通知时,我还在发热门诊上班。我是感染科大夫,到武汉之后,我利用专业知识积极参与多学科诊疗。”钱建丹说。
刚开始,钱建丹每班要工作8个小时,再加上路上时间,每天在外时长超过10个小时。最令她难忘的是病房里一位80多岁的老人。老人的家人也患病了,但没在同一家医院治疗,老人每天忧心忡忡,无心配合治疗。看到老人愁苦的样子,钱建丹她们多方联系,找到了他的家人,让他们通过微信视频互相鼓励,“老人现在已经出院了,这是最令我们欣慰的事。”
△王周圳正在隔离病区工作
王周圳护理的一位病人,有一次可能是想喝水,希望护士去帮他,但是由于戴着面罩说不清楚,整个过程中,病人很着急。“我们就去一点点领会他的意思,又怕烫着他,用两个杯子来回倒着把水晾凉,病人看到这个场景,逐渐平静下来,跟我说了一声‘谢谢’。这声‘谢谢’,代表着医患双方的互相理解,当时我觉得再辛苦也值得了。”
在王周圳的记忆里,还有病人要喝水时,因为担心自己咳嗽会带出飞沫影响医护人员,特意做出相应的防护举动,这让她觉得非常温暖。
1997年出生的刘金鹏,是北医三院心脏外科监护室的一名男护士,“当时我啥也没多想,听说抗疫需要,我是党员嘛,就报名了。我姐在北京一家社区医院上班,我爸在社区工作,经常得上外面值守去,抗疫在我家是个全家行动。”
“在武汉的病房里,大家都一样,有活一起上。不过我是男生嘛,插管、吸痰这些又苦又累又有风险的活儿,我会更主动地去干。”
‘90后’可以担起更多责任 为国家分忧解难
3月30日,刘金鹏最新的一条朋友圈留言,记录着他在武汉的第65天。
自从到武汉以来,他经常发朋友圈,一是为了记住这段在武汉的日子,二来也是让远在北京的家人安心。
放在从前,刘金鹏可能没那么细腻,不过这次,他给家里建了个微信群,“每天不管多晚,我都往群里留言,有时也发点我的照片,我的家人也会分别留一些信息在群里,这样虽然我不在家里,家人也比较放心。”
北京姑娘王周圳看上去娇弱,实则很坚强,在朋友间总是自号“圳哥”,“从来不会怂”。然而,在父母眼中她仍是个孩子。
“这次来武汉,我真的觉得自己长大了,学会了担当。”王周圳说,“我是独生子女,平常在家什么事情都不用操心。刚来的时候,爸妈既担心我的安全,也担心我能不能照顾好自己。第一天跟家里视频时,我妈在那头直哭。”王周圳说,现在,我不仅能很好地完成在病房的工作,独立生活能力也提高了,家里人也放心了很多。
3月10日这天,王周圳吃到了钟爱的麻辣小龙虾,“在前方确实能体会到很多感人的事情。后勤人员特别用心,想尽方法为我们改善伙食。”
“身为‘90后’,当时义无反顾地报了名,我父母虽然嘴上支持但却在背后偷偷抹泪,女友笑着与我告别相拥但却不忍松手。但‘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这是医生的誓言。”北大人民医院的陈逸凡医生说。
△陈逸凡正在隔离病区工作
陈逸凡他们所接管的大多为重症和危重症病人,虽然承受着治疗方面的压力,以及长期佩戴口罩的潮湿闷热甚至眩晕,但他们都努力克服困难,积极救治了许多病人。“口罩的勒痕就是我的勋章。”陈逸凡说。
陈逸凡也经常感受到温暖。“我觉得抗疫不仅要靠科技,也要靠人文关怀。我有时听不懂武汉人的方言,但当他们双手合拢对我投来感谢的目光时,我很感动。身上的防护服虽然能隔离病毒,但却隔离不了爱。”
3月12日,钱建丹在前线光荣地成为一名预备党员,内心无比激动,“我将继续奋战在疫情防控最前沿,坚持到底!”
2003年非典来袭时,王奔还只是在陕西西安读小学四年级的小学生,看到过医生叔叔阿姨们为救治患者而忙碌;17年后,在武汉抗疫一线,王奔用精湛的医术和无畏的勇气从病魔手中抢救生命。
从一名小学生到青年学子,再到武汉一线参与抢救的战士。这就是一名“90后”的成长历程。“年轻人在疫情防控中得到了很好的历练和成长。”王奔这样说。
吴超认为,通过这次抗击疫情,“90后”证明了他们不是“娇滴滴”的一代,可以担起更多责任,为国家分忧解难。
“总书记在回信中说,‘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这句话激励着我。”刘金鹏说,“武汉的经历让我的青春更有意义!”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年04月02日 05版) 图片:北大医学援鄂医疗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