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往开来,开拓医改新局面”学术研讨会暨北京大学医学部卫生政策与技术评估中心、首都卫生与健康发展研究院年会召开
2019年12月29日,北京大学医学部卫生政策与技术评估中心、首都卫生与健康发展研究院学术年会在北京大学医学部逸夫楼209报告厅隆重召开。本次大会主题为“继往开来,开拓医改新局面”,来自政府机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学会协会、医疗机构、医药企业等近300人参加了会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韩启德院士,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詹启敏院士,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体改司梁万年司长,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雷海潮主任,中国劳动和社会科学保障研究院金维刚院长,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委员、市老龄办常务副主任、市老龄协会王小娥党委书记兼会长,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罗增刚副局长等领导莅临会议。会议由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志锋副院长主持。大会同时设有慢性病和罕见病医疗保障和技术评估两个分论坛。
首先,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詹启敏院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开幕致辞。詹主任指出:北大医学的发展定位,既是医学研究的“高地”,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旗帜”,同时,“北医作为国家队还要成为国家推动健康中国建设过程中的思想库和智囊团,为国家和首都的健康事业发展贡献北医的力量”。谈及本次研讨会的主题,詹主任指出“过去十年医改在困难中砥砺前行,成绩斐然,如何在更为复杂的社会经济和人口健康新形势下,继往开来,开拓医改的新局面,是现阶段思考的重点。”最后,詹主任高度肯定了北京大学医学部卫生政策与技术评估中心和首都卫生与健康发展研究院(北京市卫健委与北医合作共建)在过去一年来所取得的突出成绩,进一步要求“无论是中心还是研究院都要充分利用这一平台,进一步发挥资源优势,推进高端智库的建设。积极服务于国家的卫生健康发展战略,保障北京市人民健康的同时,也积极服务于首都的卫生决策。”
在学术交流环节,首先韩启德院士以《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要把力用在刀口上》为题做了主旨演讲。围绕“促进公众健康不能以发展生物医药作为主要依靠”、“以替代指标作为治疗终点是过度医疗的重要原因之一”等四个方面展开讨论,辅以六个例子进行深入阐释。观点鲜明、高屋建瓴、引人深思,发人深省,为以价值为基础的医保购买提供了依据。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体改司梁万年司长,围绕“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的研究”发表了主题演讲。梁司长以“为什么中国的疾病越来越多?”为问题引入,对“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医疗卫生的系统体系如何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卫生健康的需要等问题,做出了深入分析和解读。条分缕析,通达晓畅。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的金维刚院长,就医保改革面临的形势与重点进行了讲解和分享。金院长剖析了当前医保存在的问题,详细阐述了新时代医保改革的重点和当前主要任务,内容丰富全面,思路系统清晰。
接下来,因临时重要公务,北京市卫健委雷海潮主任委托李德娟处长,就北京市医耗联动政策的实施和效果做了介绍。李处长从改革历程、改革内容、重点改革任务、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详述,进而总结出“全面推进、平稳有序、符合预期、反响良好”的实施特点。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孟庆跃院长的发言题目为《建设以人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体》,以简明扼要的语言和具体周详的数据图表,对“为什么建设以人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以人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设计”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和分析。
上午最后一位讲者是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吴明教授,就《推动医药产业供给侧的改革》展开分享。吴教授从当前医药产业存在的问题引入,结合供给侧改革“对症下药”,通过一张机制图,对改革的机制设计和可能产生的系统影响进行了深度剖析和严丝合缝的逻辑推理,逻辑缜密,有理有据。
下午分设两个分论坛。分论坛一的主题为慢性病的医疗保障与技术评估,由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杨莉副教授主持。来自国家卫健委疾病控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上海仁济医院、中国药科大学、北京大学多位领导、专家学者先后分享了慢性病防控策略、大数据与慢病管理、真实世界数据研究以及慢性病相关的卫生技术评估、药物经济学评价,DRG设计培训相关的研究内容。
论坛二的主题为罕见病的医疗保障与技术评估,由北京大学医学部卫生政策与技术评估中心陶立波研究员主持。来自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复旦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天津大学、澳洲蒙纳士大学的多位领导、专家学者就罕见病诊疗协作工作进展、国际经验与中国道路、用药报销管理、卫生技术评估、资助决策健康偏好等研究一一展开深入分享。
本次研讨会,英才汇聚、济济一堂,既有国家层面的政策解读,亦有来自政府、高校、研究机构、医疗单位等多为专家学者多视角、所层面的深入分析。在医改十年之际,继往开来,为开拓医改新局面,贡献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
(北京大学医学部卫生政策与技术评估中心)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