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医院第六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不负韶华,续写雪域高原援藏情

从7月31日落地拉萨机场的那天开始,已经在这里工作了三个月,这里有着壮阔奇伟的风景,也有着高海拔对人体健康的严重考验;这里有团结友爱、品行高洁的同事,也有着结构单薄、技术落后的现实。8位医疗队员克服了身体的不适,扑下身子从最基础、最日常的工作做起,他们与当地医生一起开展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在这片热土上充分发扬北大医院“厚德尚道”的精神,为西藏人民的健康做着自己的贡献。

三个月来,压茬交接、岗位培训、接手工作、建章立制、巡诊会诊、独立带队……状态调整、心态转变、角色转换,8位专家已经成了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的“自己人”,来看看医疗队员从援藏专家到“西藏本藏”医生,都有哪些变化。

领导与同事在北京首都机场为第六批援藏医疗队员送行

第六批援藏医疗队员与第五批援藏医疗队员压茬交接

普通外科高红桥

普通外科是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最大的临床科室,床位多达90余张,病种繁杂,危急重症繁多,工作任务也最为繁重。高红桥医生进入科室后就和当地主任密切沟通,进一步完善病房和手术制度,狠抓手术质量,继续推进胃肠微创手术技术。

此前援藏同事反映,藏区的肝包虫病高发。为此,高红桥带来了一项新技术:腹腔镜肝切除手术。他为同事们组织了全面的培训:术前病灶可切除性、肝功能评估、术中解剖、控制出血,治疗和操作的要点和细节全都囊括其中。他希望和同事们一起达成目标:实现肝包虫手术的微创、精准和根治性。目前藏族地区患者和医生反响良好。

高红桥(中)在手术中

胸外科赵虎

调研+规划,赵虎医生把援藏工作从现状到未来在心中细细捋了一次,他与自治区人民医院胸科主任共同制定了下一步胸科发展规划。病房里,每天都能见到赵虎带领同事们查房的身影,把关手术指征、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传授本专业最新进展;手术室里,赵虎的手术是绝好的“教材”,他以精湛的技术为当地同事言传身教,手把手带教,指导当地医生开展了一些如巨大胸腹联合包虫病在内的高难度手术,让当地医生和患者连连称赞。

赵虎(右一)和同事们阅片

儿科张欣

经过五年的援藏工作,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重症专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已经初具规模。张欣援藏后,接力为儿童重症专业填空白、补短板:规范了新生儿高频通气的应用、早产儿肠内肠外营养常规等,进一步确保危重新生儿的救治;首次自主制定床旁血液净化方案,开展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等。她还是呼叫北京专家远程支援的“活跃用户”,两地专家多次通过远程会诊诊疗疑难重症,特别是与儿童血液专业密切合作,开展了西藏自治区首例儿童白血病诊治。

张欣(左一)与同事阅片

肿瘤化疗科朱希山

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有西藏地区唯一的肿瘤专科。把这个“唯一”做优做强,朱希山医生注重临床、科研和教学齐头并进。规范肿瘤治疗常规,每周组织科室医生学习肿瘤新进展;加强专业查房,“以查带教”,提升医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进一步推动肿瘤MDT在自治区医院的实施;根据每个医生的特点,制定发展规划,确定科研方向,指导大家积极申报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并提供标书模板,一字一句指导标书撰写,为“师带徒”学生和研究生确定研究方向。

朱希山(中)与同事查房

消化内科许颖

消化内科的危急重症患者多,紧张有序的工作节奏里时不时会跳出几个变奏音。许颖医生很快就“hold”住了这样的诊治节奏,每天都对新入科患者的诊治把关,为大家作规范诊治的示范。为了提高内镜检查质量,她想方设法:改进操作技术、推动采购早癌筛查的染色试剂,提高肠道准备效果等。为了让辅助检查效果更理想,她多方沟通:推动检验科在胸腹水生化检查中加入腹水白蛋白的检查,为明确胸腹水来源提供依据;推动B超室开展B超引导下腹水穿刺活检检查。

许颖(右二)与同事讨论

内分泌内科袁晓勇

袁晓勇医生的孩子不足周岁,正是不时“解锁”新技能的阶段;父女连心,援藏的父亲也在三个月来为这里“解锁”了一些少见病的诊治:身材矮小、甲状腺相关性突眼、低血糖昏迷、低血糖抽搐。为此,袁晓勇动手制定了自治区人民医院内分泌少见病的诊疗流程,规范了内分泌专科体格检查和病历书写。走出院区,袁晓勇医生还前往社区和其它地区搞培训、做会诊,忙得飞起,也非常充实。

袁晓勇(左三)诊疗糖尿病患者

泌尿外科唐琦

把“全国第一”复制到西藏,唐琦医生接棒援藏后续写了前任同事们的严谨精准和开拓进取。从开放手术到腹腔镜微创手术,从常规手术到西藏自治区首例新术式,唐琦医生瞄准泌尿外科诊疗的规范性、先进性等持续发力。他带领团队完成西藏自治区首例“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在根治疾病的同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使得当地泌尿外科微创腹腔镜技术迈入国内先进水平。

唐琦(前)做腹腔镜手术

信息中心冯硕

冯硕入藏时高原反应相当严重,小腿外伤没有痊愈,疼痛明显。可是这些都被他抛之脑后,还是出现在了岗位上。冯硕是各学科建设和平台搭建的信息支持者,他和同事们经常凌晨深夜里对信息系统进行升级改造,第二天清晨医生们一上班,信息系统已完成优化。自治区人民医院正在申报体检中心和质控中心,冯硕带领同事们提供信息联络和数据上报;智慧医院建设和信息模块构建的持续不断,冯硕与同事们马不停蹄,开发模块、布局网络、对接接口。

冯硕(右)调适设备

当“厚德尚道”的北大医院专家来到西藏后,他们的作风也烙上了西藏的标记,那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时代“老西藏精神”: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援藏是进行时,三个月的时光已经成为过去,而美好的未来还在援藏专家的手中徐徐绘就、接力而成。在今后的工作中,全体援藏队员将一如既往,脚踏实地,勤勉实践,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为建设现代化西藏、实现健康西藏的蓝图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北大医院援藏医疗队)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