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部学生工作部组织心理减压技巧线上讲座
疫情期间,居家学习、网络教学成为了常态,这给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改变。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适应新的学习方式,应对生活中难以避免的压力,4月24日下午,医学部学工部组织了心理减压技巧线上讲座。本次讲座特别邀请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黄薛冰老师,就如何认识心理及心理健康,如何在压力情景下增加自我调控,促进情绪调节与同学们交流。
黄薛冰老师从人类的心理活动讲起,借助驾驶汽车的例子,用“定位导航、动力引擎、驾驶动作”这三个驾驶要素,类比人类的认知想法、情绪情感和意志行为这三大心理结构,帮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知情意"的内涵和三者之间的关系。其中情绪情感是最难调控的,因为这是一种自动发生的反应,吃到好吃的就会开心,被人冒犯了就会愤怒,这些情绪不受人的控制、自然就会出现。但是我们可以调节情绪造成的影响,通过对认知想法、意志行为的调控,带着情绪去生活,去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事情。黄老师强调,人必然会对外界环境做出反应,心理健康并非意味着永远快乐。喜、怒、忧、思、悲、恐、惊,都是正常的情绪反应,只要持续时间不过久、强度不过强,就不需要特殊干预,正所谓"风吹起浪不过分",心理健康永远是一种动态的平衡。
需要我们去关注或调节的是那些被压力情景唤起的自动化反应,比如拖延、自我攻击、过度警觉等等,它们才是真正有害的,觉察到它们的存在是自我调节的前提,然后通过自我调控,用更健康的应对方式来取代这些自动化反应,才能实现自我的持续发展。最后,黄老师介绍了两种以呼吸为基础的减压技巧——“喉式呼吸”和“观呼吸”,并带领大家一起练习,生动的向大家展示如何通过觉察和调控呼吸,达到即刻放松、减轻思虑、提升注意力、减少自动化反应的效果。
在问答环节,黄薛冰老师从同学们最关注的问题出发,探讨了与父母相处的原则。黄老师强调,亲密关系也需要适当的人际空间,保持个体的独立性,同时,双向尊重和对等的责任是所有成人关系的基础。最后,她将讲座内容和同学们在疫情下的返校、考试、毕业压力相结合,和大家一起探讨减压技巧在焦虑、拖延情况下的运用。
疫情让未来多了很多不确定感,但是医学部学工部始终与同学们在一起。疫情期间的学生心理保障,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一直在路上。
(医学部学工部)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