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之声】全国人大代表顾晋:疫情警示应建立更紧密型医联体

“我是来自临床一线的一名外科医生,我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工作二十多年,之后到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做管理工作,我目睹了老百姓看病就医发生的变化,切实感受到很多难题被一项项解决。”昨天,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院长顾晋抵达代表驻地。

今年这个特殊的两会,顾晋带来了一份关于“建立紧密型医联体”的建议,“这次疫情推动了互联网对大家就诊习惯的改变,催生了医院分级诊疗模式的推进,因此我的建议是,三级医院直接与社区医院联动形成紧密型医联体,让日常的分级诊疗和转诊更流畅、突发共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更高效。”

现场大医院医生下沉社区吸引患者

周二上午9点,石景山区金顶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口排起了长队,来看病的市民之间保持着一米的安全距离,医护人员测温后,有序进入中心。70岁的肿瘤患者王先生从疫情期间到现在一直都来社区输液、换药,他说:“这里有首钢医院的专科大夫坐诊,信息也都是互通的,医生在这儿就能看到我在首钢医院拍片子的检查报告和血化验结果,确实有需要的话,医生还能在社区中心帮我预约到首钢医院的专家号,我拿着单子就可以转到首钢医院去看病,可方便了!”

门口的“热闹”程度完全不亚于大医院,中心里的医疗配置也“应有尽有”,不仅设有全科诊疗、慢性病管理、口腔科、外科、儿童预防保健、孕期保健、康复科、中医科、针灸按摩理疗等多个诊室,还配置了输液室、B超室、健康小屋、中药房等。像这样的卫生服务中心,北大首钢医院下辖有4个,另外还包括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有什么病,来社区就都能解决了,也不用再跑大医院了。”王先生感慨道。

困境医联体不少“紧密型”却不多

“从2014年起,首钢医院开始打造医联体,下辖的社区医疗机构都隶属于医院,人财物统一管理,构成天然的紧密型医联体。可以说,我们真正成为了一家人。”顾晋说,从近两年各地医联体建设情况来看, “由于隶属关系不同,很多三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只有比较松散的联系,基本上是在政府主导下开展一些工作。”

紧密型医联体应该如何实现?顾晋认为,专家、学科及管理下沉是基础,而实现这些基础性建设的前提,是统一的医联体管理、运行和利益分配机制。实践中,首钢医院通过医联体模式将呼吸、心血管、内分泌和肿瘤等常见病诊治的专家下沉到社区,同时还将患者需求较大的口腔科、中医科、按摩康复等学科下沉,提高了患者选择社区就医的积极性。同时,首钢医院和下辖的社区医疗机构都有统一的信息化连接,实现资源、信息等互联互通,“医生在社区就能看到三级医院的影像报告、检验报告等,为常见病、慢性病患者下沉到社区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也能够让疑难杂症患者顺利转诊到三级医院,从而优化各级医疗机构的患者结构。”

突破新冠疫情让双向转诊变得流畅

顾晋很高兴看到,因为信息打通,疫情中这两级医疗机构在分级诊疗、双向转诊上也更为流畅。“如果发现发热患者,社区可以立即将患者转到上级医院,这样可以避免因为转诊不畅耽误了就诊时机。”顾晋说,疫情期间,社区医疗机构主要承担了很大一部分常规检查、输液等医疗工作,“原来,尽管可以在网上预约挂号,老百姓看病也都愿意到医院排队。疫情发生后,各大医院实行预约挂号,一些像慢性病或肿瘤的患者确实有到医院的需要,为了避免交叉感染,他们就选择来到社区。像一些老人不会在网上操作挂号,就可以先到社区来看,社区医生看过,确实还需要去三级医院,患者在社区就可以实现上转。同样的,医院也可以直接把患者下转到社区。现在,医院的预约门诊数量超过了总预约数的90%,可以说基本实现了‘小病到社区、大病到医院’。”

“疫情期间,很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遇到了人员和医疗防护物资短缺问题,而首钢医院下辖的社区医疗机构的情况就要相对好一些,人员可以直接从三级医院调配,物资由医院统一支持和保障。”顾晋说,这次疫情提供的宝贵经验,将成为自己提交议案的有力依据,“紧密型医联体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做好分级诊疗、‘打通最后一公里’上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来源:统战部摘自北京日报客户端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