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六位教师当选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和青年教学名师

第十六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和第四届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奖评选工作于近日结束,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刘怡教授、历史学系彭小瑜教授、数学科学学院李若教授、人民医院王建六教授当选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社会学系孙飞宇教授、基础医学院初明教授当选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

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是为表彰既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又长期从事基础课教学工作、注重教学改革与实践、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授,进而推动教授上讲台,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截至目前,北京大学共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7人、北京市级教学名师96人,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这些教师主动承担本科基础课教学任务,活跃在本科教学一线,努力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带领教学团队成长,对本科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

北京大学在多年的教育教学改革中,一直坚持把最优秀的师资力量用于本科教学与人才培养,积极推动教授、名师上讲台,促进师生间交流与互动,很多院士、杰出青年等高水平专家学者均活跃在本科教学的讲台上,他们的授课深受师生欢迎。

附:北京大学第十六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和第四届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获奖人简介

经济学院 刘怡

刘怡,国务院参事,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财政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应用经济学学位委员会副主席,兼任中央统战部党外知识分子建言献策专家组经济组成员,教育部财政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财政部政府债务咨询专家,中国财政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人大常委会预算监督顾问,北京财政学会副会长。

1994年开始,刘怡一直独立讲授北京大学主干基础课“财政学”,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财政学系2000年招生以来,为财政学专业开设专业必修课“国际税收”,平均每年授课本科生课程90学时以上。多年来坚持立德树人、教书育人,关心学生成长,为人师表,深受学生尊重和爱戴。致力于公共财政与税收问题研究,坚持用科研促教学水平提高。先后主持30余项科研课题。所授财政学课程荣获国家级网络精品课程,先后获北京大学教学卓越奖、优秀教材奖、陈岱孙教学奖等30余项教学科研奖励。

历史学系彭小瑜

彭小瑜,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从事欧洲中世纪史和欧美教会史的教学和研究,以及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世界历史专业的学科建设工作。自2013年6月起,担任北京大学西方古典学中心主任。学术专著《教会法研究》曾获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4年)和教育部第四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6年),《基督教与近代西方民族国家》(42万字)为《世界历史》第17卷,该多卷本曾获2015年中国出版政府提名奖,201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007年受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3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在担任历史学系副主任期间和作为世界历史专业的主要学科带头人之一,他倡议世界历史本科专业课程改革,推动世界历史通识教育体系的建设。积极培养年轻教师组成梯队,重视和鼓励学生阅读前沿研究成果,在教学和科研活动中关注社会思想史,注重培养学生对社会问题和社会大众的关怀。

数学科学学院 李若

李若,北京大学数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973项目等。合著一部研究生教材《并行计算导论》,具有一项软件著作权。先后担任SISC、AAMM、NMtma 等期刊编委、中国计算数学会计算数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数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曾获“全国百篇优博论文奖”“教育部高校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第二批国家领军人才”“冯康科学计算奖”等荣誉。解决了著名的玻尔兹曼方程Grad矩方程组双曲性缺失的长期难题,是第九届国际工业与应用数学大会特邀报告人。

主要从事偏微分方程数值解、流体力学数值方法等教学、科研工作。其自主开发自适应有限元软件包AFEPack,已获得国家软件版权局著作权,目前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日后科研的实际科学计算能力。积极推进北大公共数学教学改革,提出教学分层化、考核标准化、教学特色化的教学理念。开展线上教学的组织工作,推广E板书,ClassIn、Canvas工具软件的使用,答疑解惑,并制作如何开展线上教学报告录像,自行研发教学视频降噪程序等,在学院范围内推广使用。  

人民医院 王建六    

   

王建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教授、主任医师。发起并成立了全国高校附属医院临床教育联盟,作为教育部临床实践分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和秘书长,与全国同道一起开展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临床教学基地标准修订等工作。多年来培养研究生91人,培养的学生很多成为国内学术骨干。累计发表论文300余篇,SCI收录论文59篇,编写专著42部,主编(译)15部,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0项,其中一等奖三项、二等奖12项。在四个国际学术平台和三本国际杂志及中华医学会等国内学术机构担任重要学术兼职。    

多次获北京大学优秀教师、北京大学“十佳导师”和“宝钢教育奖教师类特等奖“等称号。作为北大人民医院教学副院长,制定了“一点六面”教学发展规划,建立核心教师团队,全面深化教学工作。改革并建立新的医学教育课程体系,将基础和临床课程进行融合,担任生殖系统PI,制订新的器官系统教学大纲和课程体系,组建高度融合师资队伍,推进临床医学教育转型改革。开创科研培养体系,探索并建立了具有北医特色的八年制医学生临床阶段科研培养体系,建立本科生导师制,开设科研课程和实践课程;开创性开展线上临床实践课程,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及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新形势下,组织建设各类在线课程,组织开展在线临床操作实况教学,创新在线临床实习,实现了教学效果同质等效。    

社会学系 孙飞宇    

   

孙飞宇,北京大学社会学系长聘副教授/研究员,元培学院副院长。担任北京大学外国专家工作委员会、中国社会学会学术传播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市社会学会理事、北京大学教务部通识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等。    

组织开展了元培学院海外交流支持计划、“东亚研究院”项目、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新生教育体系、实践教育课程体系以及住宿制书院课程体系和多元评价体系等本科教育的前沿性改革。担任2018级五班的班主任,深度参与了院里的学生工作,做到每一个学年与全班所有同学全部都谈心一遍。入职至今一直都在北大社会学系执教本科主干基础课“国外社会学学说(上、下)”和研究生的必修课“国外社会学学说研究”等课程。并担任“新生讨论课”和“社会实践类课程”的教学工作。自2018年暑期开始每年都带领元培学院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全国各地展开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将其改革为真正深入社会基层的社会调研,逐渐摸索出一套通过社会调研来进行社会实践,通过社会实践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这种偏专业训练的社会实践效果非常明显,深受学生好评。    

基础医学院 初明    

初明,基础医学院副教授,免疫系教学秘书,中国免疫学会委员,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妇儿免疫学分会常务委员,《现代肿瘤医学》青年编委,《转化医学电子杂志》编委。201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基础医学专业,获医学博士学位,2019年,任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系副教授。北大优秀教师,全国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特等奖。协助建设了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医学免疫学》,积极开展基于问题的混合式教学,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自主研发了教具“抗体模型”,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同时积极参与“医学免疫学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的建立与创新项目”,获北京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主持了“跨专业教育和小规模在线课程在免疫学PBL教学中的应用”教改项目,在《中国免疫学》杂志发表了“基于问题的混合式教学在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的教学论文。    

编写教材11部,副主编6部。主要从事免疫药理研究,提出了全新的“药靶空间”模型,自主研发了基于人工智能的药靶筛选系统,阐明了黄连素等药物的多重药理作用。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14项科研项目。在Cell Mol Immunol 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科研及教学论文75篇,获国家软件著作权授权15项,中国专利授权8项。      

(北大新闻网)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