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十四五 启航新征程——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召开2021年工作研讨会暨中层干部培训会

冬暮春回,佳节将至。2月6日(农历腊月二十五)上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召开2021年工作研讨会暨中层干部培训会。全国政协原副主席韩启德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常务副主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乔杰院士,北京大学心血管研究所所长董尔丹院士,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党委书记金昌晓,副院长李树强、王健全,副院长、党委副书记付卫,副院长沈宁、宋纯理,党委副书记刘东明,总会计师李春等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海淀院区、延庆医院、延安院区、崇礼院区、首都机场院区、北方院区的党政领导,科室正副主任、党支部书记、科护士长等参加会议,共谋发展。为落实医院疫情防控要求,与会人员在六个会场分别就坐,科学报告厅为主会场,与本部其他会场、首都机场院区、北方院区进行实时视频连线。乔杰院长、金昌晓书记共同主持会议。

工作回顾

会上,金昌晓书记从三个方面以“抓党建 强内涵 提品质——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为题作报告。

党建方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对标医院发展关键词。首先是发挥党委领导作用,有效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以党建为统领,有效推进医院整体发展。第二是通过探索新的思路,完善干部队伍建设。强化党政班子能力建设,凝聚共识,协调发展。同时,完善干部培养机制,落实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工程,为人才成长搭建了平台。第三是全面加强支部工作,健全组织机构,做好党员学习平台建设,畅通党政班子与职工的双向沟通机制。第四是落实整改,建立长效机制。落实责任分工,扩大整改成果。第五是在抗疫过程中,党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组织通过医院党委、临时党总支、临时党支部三个层面,发挥了凝聚力量、统筹全局、服务保障、战斗堡垒、宣传引导作用。2020年1月25日医疗队成立了临时党支部,2020年2月18日成立了临时党总支,设立了7个支部,把“战斗堡垒”驻在防控最前沿,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第六是抓好意识形态、思想政治和群团统战工作,培养医学人才,加强团组织建设,工会工作立足实际,关爱职工,发挥医院宣传优势,传递三院声音,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传播健康新理念,提升医院服务质量,保障就医体验品质。

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在“危机中育先机”,在“变局中开新局面”,金昌晓书记提出,医院应为患者提供以质量、效果、价值为主导的医疗服务,实现从规模效益到价值医疗的转变,建立以价值导向的健康服务模式,关注集团化发展中同质化管理与服务,落实分级诊疗,优化配置资源。

主动求变、平急结合、强化内涵、提升品质。建立公立医院服务新体系,从医院发展的特点出发,规范MDT团队管理,发展跨区域专科医联体,开展线上医疗,远程医疗服务,为患者提供更便利的医疗服务,进行人文医院建设,不忘初心,建立“有温度”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价值体系。

乔杰院长以“审势相机 以质图强 迈向十四五 启航新征程”为题作报告。乔院长首先回顾了“十三五”期间医院发展取得的累累硕果,医院整体规模取得突破性进展,各类人员数量明显增加,“十三五”期间医院门急诊服务患者超过2000万人次,完成手术治疗32万例次,接待住院患者55万人次。医院新增大批领军人才,人才梯队逐步完善,核心科技领域再创引领。

“寒冬阻挡不了春天的脚步”,在抗击疫情和复工复产工作中,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以公立医院的责任担当,完成党和国家交给的各项任务,进行空间改造拓展,提升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在应对新发地疫情和顺义疫情时,无畏出击,打好了首都局部歼灭战。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高效开展复工复产工作,实行“五天工作制,七天医疗空间全开放”的服务模式。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发展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高度认可。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乔杰院长为医院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提出了新要求。第一,医院发展应对优势学科进行合理布局。第二,坚持以人为本,创新人才机制,挖掘人才潜力,激活人才资源,探索博士后培养模式,实行人才引进,扩大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和青年学术骨干规模。进行研究岗预聘制管理探索,创新医疗教学科研评估体系。第三,开源节流,提升资金使用效益。

最后,乔杰院长强调,医院发展应围绕“高格局、高质量、高效能”的目标,以引领健康中国为己任,以推动国家医学进步为目标;强引擎带动单体多院区发展;持续发挥现有平台引领作用,开拓学科发展新航道;空间调整赋予发展新的活力;不断凝练探索学科交叉点;以“科研-临床-转化”为正向循环走研究型医院发展之路,打造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独特品牌的“一带一路两群三通”,建设世界一流研究型医院。

付卫副院长以“前行中的医疗工作思考”为题作报告。2020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实现院内“零感染”的目标,在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工作中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获得全国和北京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

付卫副院长分析了门急诊服务患者人次等医疗服务数据,分析了医院面临的新形势。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中,应进一步优化流程,门诊服务方面优化预约流程,提高平台科室效率,进一步完善互联网医院的建设,拓展住院管理中心功能和服务,转变理念,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充分利用周末空间,合理安排人员,完善激励机制,加强分院区同质化管理。落实核心制度,梳理临床路径,启动高值耗材管理项目,提升单病种质量,提高一线医师和住院总医师的临床胜任力。

沈宁副院长以“敬教劝学,建院之大本”为题作报告。2020年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住院医师规培、继续教育等工作稳步推进,医院获得多个教学奖项。医院积极参与新时代教改,为后续授课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2020年,八年制教学形成本科+入科前+二级学科阶段三段式科研培训模式,培养模式更加成熟。研究生数量创新高,师资力量不断增强。通过精细化过程管理,提高医学生临床综合能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过去一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医学生为医院临床工作平稳运行贡献了自己的力量。2021年,医院将进一步推进“新时代”教改工作,提升八年制学生科研能力、狠抓论文质量、推进毕业后教育工作。建立现代化医学模拟中心,完善临床思维教学案例库,推进临床伦理教学工作,强化思政课程建设,优化多功能教学平台,提升教学管理效率。

宋纯理副院长以“坚持‘四个面向’,加快建设研究型医院”为题作报告。宋纯理副院长回顾了过去一年,医院在人才建设、科研项目获批、论文发表、北京市示范性研究型病房建设、专利申请等方面的成绩。“十三五”期间医院科技投入持续增加,高水平研究成果显著提升,学科积累优势凸显,优质医疗资源溢出效应显著。医院大力建设创新转化文化,完善创新转化“三院模式”,创新转化基金立项,临床研究不断发展。医学创新研究院促进医院科研创新,发挥平台作用,助力抗击新冠疫情。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开展的多项新冠病毒相关研究获批立项,援鄂抗疫医疗队开展了多个临床、护理创新研究项目,科技抗疫获得国家表彰。

宋纯理副院长还分析了医院科研工作存在的不足,并指出人才是医院发展的根本,应加大科研平台建设,完善科研工作相关服务流程,推进研究型医院建设。

李树强副院长介绍了医院后勤相关工作。2020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克服重重困难,圆满完成抗疫物资保障,紧急完成感染疾病科、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放射科CT4室、体温筛查处帐篷、急诊输液室、方舱CT/DR等抗疫相关工程的改造。坚持“健康餐饮、文化餐饮、多元化餐饮”的指导思想,杜绝浪费,为患者和职工提供更好的餐饮服务。全面推动垃圾分类的实施,对医院附近交通进行综合治理。完成医院重点工程的规划和改造,持续加强能源管理工作。全面落实医院安检工作,研发新报警装置。推进北部医疗中心、秦皇岛医院、崇礼院区等分院区建设,助推医院集团化发展。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后勤管理受到多方赞誉,获得多个奖项。未来医院将继续创新模式和方法,完善后勤保障工作,持续推进分院区建设,深入开展平安医院建设。

王健全副院长以“开源增效、持续改进”为题作报告,对医院运营情况进行分析。他首先介绍了医院门急诊服务患者人数、手术例数,特别分析了周末运营情况。对于2021年可能面临的新形势,他指出,医院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面临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双重任务,医院发展可能一定程度上长期受到疫情影响;医保付费政策和监管模式的改变倒逼精细化管理深入开展,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各分院区医疗服务量和服务水平应进一步提升,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作为指定医院、依托医院,医院需要大力支持冬奥保障工作。

针对医院面临的形势,王健全副院长认为,应充分挖掘释放分院区发展潜力,进一步推进分院区改造工作,加强精细化管理,加快院内空间调整布局,拓展服务内容,推进互联网医院的建设和发展,统筹资源,提高效率。

李春总会计师以“勤俭之道,兴盛之源”为题作报告。李春总会计师介绍了医院收支情况,对医院收入构成进行分析,并介绍了医院在人员、防疫、科研、教学等方面的支出情况。

在疫情防控的新常态中,医院施行“五天工作制,七天医疗空间全开放”的运营模式,多院区联动发展,增加医院收入,并通过保障防疫重点领域支出,压缩非必要支出减省支出。未来,医院将开展网上报销业务,通过加强预算绩效考核管理、进行专项分析评价、加强耗材进销存管理等方式进一步实现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

韩启德院士讲话

韩启德院士感慨:“从1988年3月到三院工作至今,我见证了33年来三院从建筑空间到医疗,从教学到科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医院的文化,是我们三院团结向上的精神面貌。”

会上,韩启德院士指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取得的成绩与重视“创新”密切相关。面对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和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等挑战,最根本还是要坚持不断创新。一是医学科研的创新。作为北京大学的附属医院,可通过开展跨学科交叉研究等方式,突破思维束缚,做没有人做过的事,在医学领域开创新的天地。二是管理和服务的创新。可将数字化、信息化技术运用到医院的医疗资源管理、人力资源分配等多个方面,让患者少跑路,让信息多跑路,同时探索培养全科医生,开设全科门诊。三是宣传工作的创新。可通过多种形式面向社会开展横向联合,合作讲好三院的故事、医疗的故事、生与死的故事,让社会更加了解医学、理解医生,展示三院的精神,传递医学的温度。

韩启德院士冀愿:“‘三院是个家’,这是经过长期沉淀的三院文化。作为大家庭的一员,希望大家共同创造三院的明天,创造美好的生活。”

乔杰院长在总结讲话中强调,医院发展应把医疗创新、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相结合,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促进学科发展,鼓励大家发挥个人才智,加大与其他机构、企业的合作,强强联合推动医学创新。

“十三五”期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人团结一心,共促发展,收获满满。此次会议是医院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的新起点上的回顾与展望,分析当前形势和医院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集思广益,畅想未来,踔厉奋发,启航“十四五”,再谱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向建设世界一流研究型医院不断迈进。



(来源:北医三院 郭婧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