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揭晓,北大医学荣获 先进集体奖1项、先进个人奖3项

5月30日,“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庆祝暨表彰大会在中国科技会堂隆重举行。会上揭晓了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的评选结果,北大医学荣获先进集体奖1项、先进个人奖3项!

85cdc21df5e04b87a643cba1d9f37d4b.jpg

全国创新争先奖先进集体: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医学创新研究院(团队负责人乔杰);全国创新争先奖先进个人(以姓氏笔划为序):马冠生、陆林、霍勇。

全国创新争先奖于2017年设立,旨在宣传表彰积极投身创新争先行动,在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重大装备和工程攻关、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社会服务方面成绩突出、贡献卓著、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的优秀科技工作者,是国家科技奖励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补充,是国家科技奖项与重大人才计划的有机衔接,是仅次于国家最高科技奖的一个科技人才大奖。该奖项每三年评选一次,每次表彰先进集体10个,奖励科技工作者团队,颁发全国创新争先奖牌。表彰先进个人300名,奖励在工作一线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科技工作者,颁发全国创新争先奖状,对其中30名作出重大贡献的科技工作者颁发全国创新争先奖章。

热烈祝贺获奖团队和老师,并向所有科研工作者致敬!


全国创新争先奖先进集体: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医学创新研究院

4f8d2e00c5194706ba0091cc80facf5b.jpg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医学创新研究院创建于2019年,适逢医院新甲子开局之年,旨在更为有效地加快推进一流研究型医院建设。自成立以来,团队在乔杰院士带领下,优化顶层设计,整合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转化医学等各方面优质资源和技术力量,跨学科、跨领域,全力助力提升医院的学科发展和创新能力提升。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之时,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医学创新研究院充分发挥团队优势,在平时创新发展的基础上,战时争先、快速动员和部署,充分发挥平台团队作用,在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创新转化和疫情防疫防控方面均取得显著成绩。团队负责人乔杰院士亲自带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赴武汉。在武汉一线,定期组织召开临床研究汇报会与文献分享汇报会,以更快更深入的认识新冠肺炎,指导临床实践。

疫情期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服务患者数位列北京市各大医院前列,实现了患者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方法学研究团队着眼于揭示疫情发生发展规律、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方法学研究,为实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学支撑团队及时梳理、凝练感染防控重点和要点,形成最新研究成果,分享经验。第一时间开展多项新冠肺炎期间针对孕产妇人群的临床研究:在《Lancet》、《NEJM》、《中华妇产科杂志》、《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期刊发表分享妊娠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妊娠结局以及垂直传播可能性等结果。在新冠肺炎药物研发方面,羟氯喹体外活性研究和治疗剂量优化发表在国际感染领域权威学术期刊《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社会关注度在该期刊历史文章中排名第二,另外三篇相关文章在《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等期刊发表或被接受。同时,出版和发布疫情综合防控专著3部、牵头和参与制定临床指南5个;推进疫情防控新产品转化进程,已有两个专利快审获批并成功签署转让意向书。此外,团队积极开展新冠肺炎专项研究,获得中国工程院、科技部、国家自然基金委、北京大学及北京大学医学部、比尔·盖茨基金等多个疫情防控攻关专项的经费支持。

从疫情防控多角度出发、在多学科共同参与攻关下,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医学创新研究院团队充分发挥了战时争先、直面挑战的勇气,以行动和成绩诠释了中国科技工作者带着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发挥的创新智慧。

全国创新争先奖先进个人:

马冠生,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主任,教授。现任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协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国家健康科普专家成员,九三学社中央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

马冠生教授从事营养与健康研究30年,负责国家、国际机构资助的50余项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中文370余篇、英文100篇,主编《中国儿童含糖饮料消费报告》、《中国儿童肥胖报告》|《学龄儿童膳食指南(2016)》、《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之九:行为和生活方式》、2006年-2014年《中国学龄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系列报告。多次出席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专家会议,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并做学术报告。

马冠生教授致力于营养健康传播,发表科普文章2000余篇,新媒体阅读量超过3.2亿。2014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获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发展贡献奖。2015年获第十六届吴杨奖,获第七届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2017年荣获国际食品安全大会组委会颁发的科学传播奖。科普图书《马博士谈营养》荣获“健康中国·科普中国—全国慢性病防治优秀科普作品推荐工程”优秀科普图书。

陆林,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 /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973首席科学家。

陆林院士在精神心理疾病和睡眠障碍的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机制、干预策略和公共卫生政策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在Science、Lancet、JAMAPsychiatry 等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SCI 论文200余篇,总引用1万余次,连续入选Elsevier发布的医学领域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影响力。此外,陆林院士大力推动我国精神医学和睡眠医学的学科体系建设,组建了引领学科发展的科技创新基地——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创建了国内首个《睡眠医学》和《药物滥用与成瘾》课程,主编《沈渔邨精神病学》、《精神病学》、《精神病学基础》等多部权威著作和供全国高校研究生、本科生使用的规范教材等。这些工作都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精神医学和睡眠医学学科的发展。

陆林院士作为学科带头人,以维护人民精神心理和睡眠健康为己任,自疫情暴发后,始终坚守在临床和科研一线。作为世界卫生组织新冠肺炎全球研究专家组成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卫健委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陆林院士协助政府部门完善疫情下精神心理卫生体系构建,向全球推广中国抗疫经验,组织专家支援前线,主编多部适用于疫情下保持心理和睡眠健康的书籍,广泛实施调研,系统深入地研究疫情下精神心理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干预策略,求真务实制定学科发展战略,坚持科普宣传,加强疫情防控期间大众的心理应对能力,为降低因疫情导致的精神疾病负担和经济损失做出了重要贡献。

霍勇,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临床专家。现任国家卫生和健康委员会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管理专家工作组组长、心血管疾病(冠心病介入)质量控制中心主任等。曾先后获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4项省部级一等奖等奖项。

霍勇教授长期致力于心血管学科的发展,开展心血管疾病医药创新研究和成果转化,有系列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科研成果。近三年来科研成果转化:(1)H型高血压与脑卒中预防:验证H型高血压(高血压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是我国脑卒中高发的原因,补充叶酸可预防脑卒中,成果被纳入国内外指南。并研发上市两个国家1类新药依叶、氨叶和诊断试剂盒,在全国推广高血压筛查和精准补充叶酸预防脑卒中的中国方案,建立示范基地。获益人群达一千万,例如山东荣成市5年脑卒中发病下降20%。国家卫健委测算如全面实施每年可预防111万脑卒中,节约1110亿元医疗费用。(2)胸痛中心建设与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死亡:推广冠心病介入技术,主持国家层面的培训准入和质控制度。针对全国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严重不足,创新胸痛中心理论,制定适合国情的胸痛中心认证标准,在全国培训推广实施。目前全国通过认证医院1372家,4424家在建中。胸痛中心使急性心梗院内死亡降低30%,多地以胸痛中心建设带动区域救治体系建设,例如天津市2014年起实现胸痛中心区县全覆盖,全市急性心梗死亡率6年下降56%,救治成效显著。(3)打造互联网医疗平台,助力脱贫攻坚:创立互联网医院,面向西部和贫困地区,义诊会诊查房和学科建设。建立互联网医疗标准化体系。新冠疫情防控中,线上义诊和国际学术交流,制定4部相关全国专家共识,为抗疫做出了贡献。

(来源:科研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