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举行科技成果转化签约仪式

9月4日,2020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科技成果转化签约仪式在科学报告厅举行——10项科技成果转让总金额超过4300万元人民币。

中国科协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体制改革司巡视员朱洪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体制改革司公立医院改革处陈岩,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刘晖,海淀区科学城产业促进一处副处长王震宇,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北京大学科研部部长张宁,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肖渊,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部长姚卫浩等领导应邀出席。北京大学医学部常务副主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乔杰院士,党委书记金昌晓,副院长王健全、宋纯理,总会计师李春以及相关职能处室负责人、临床医技科室代表出席签约仪式。签约仪式由党院办主任、科技成果转化办公室主任姜雪主持。

科技转化结硕果,学科建设显佳绩。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在抗疫和复工复产的同时,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方面取得良好成绩,共转化成果项目10个,涉及运动医学科、药剂科、生殖医学中心、消化科、耳鼻喉科、中医科、心血管内科及血液内科八个科室。

金昌晓书记在致辞中,首先向出席仪式的各位领导、来宾表示热烈欢迎,向致力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

金昌晓书记表示,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公布了2019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排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位列全国第六,这充分说明医院在临床和基础研究、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成绩显著,为充分借力北京学院路的地缘优势,促进医疗资源与产学研结合,激发医学创新的新活力,2019年成立了医学创新研究院,牵头组建了“北京学院路临床医学协同创新联盟”,为临床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和交叉合作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今天的签约仪式是一个新的起点”,金昌晓书记表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将继续依托资源优势,与企业精诚合作,携手推出新技术、新产品,为科技创新再发力,为医工联合再聚力,进一步做强做大,凝聚本院以及各界朋友的智慧,为健康中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随后,宋纯理副院长介绍了医院近年强化成果转化意识,从源头提高创新资源利用效率的工作机制,同时对本次签约的十项科技成果逐一进行详细介绍。

在喜悦祥和的气氛中,作为成果拥有方代表乔杰院长分别与8家企业签署了科技成果转化协议,并为获得国际专利转让权的高炜教授颁发了纪念奖牌。

作为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过程中的重要主体,就科技成果转化的前景、作用,企业代表也带来了他们的思考。

杭州弘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外周血干细胞及相关组织工程支架技术”项目购买方,公司总经理陈东风表示,在国家政策扶持下,近年来产学研合作显示出巨大生命力,高新企业非常重视与医疗机构的合作,本次能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签署转化协议,符合产学研发展、科技创新的趋势。

作为循证医学文献筛选系统转化项目转化方——北京诺道认知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建中在发言中表示,希望继续深入推进与三院的合作,以共同目标为导向,在更多领域实现合作共赢,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一项技术从研发到转化,要经历多道关卡、克服多重困难,而这其中的欣慰与感慨,研发人员自己最为知晓。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研发团队代表也分享了他们在产学研过程中的心路历程。

运动医学研究所余家阔教授、消化科黄永辉教授、耳鼻喉科刘俊秀教授代表研发团队发言,表达了作为医务工作者和科研人员从患者出发,从临床需求出发进行研究的必要性,积极投身国家科技创新的使命感,以及不负科研使命,践行责任担当,承担一系列科研项目,善于发现,勇于创新,坚持创新,产生高价值科研成果的成就感。同时也表达了对三院持续完善政策支持、要素投入、激励保障等长效机制,构起、维护支撑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生态环境的肯定和感谢。

科技成果转化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离不开各级卫生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与会嘉宾就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给予了相关指导。

市科委刘晖副主任在发言中指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多年来坚持临床与科研并重,产出了诸多优秀的成果。对医院的科研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希望医院今后继续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加强内部技术转移机构建设、完善制度、提供条件、开放合作,积极推动成果转化配套措施及政策落地。

国家卫健委朱洪彪巡视员表示科技创新已成为支撑国家发展的关键力量,扮演着现代化建设征程中发动机的角色。科技创新是发展的核心,在关键环节上不断突破,才能永葆活力。朱洪彪巡视员肯定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近年在科技创新转化方面取得的成绩,希望三院能充分发挥医院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作用,打造特色人才队伍,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为医疗产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在这样一个秋高气爽、风轻云淡的好日子,与八家企业进行创新成果转化签约,我们深受鼓舞和感召”,乔杰院长在致辞中指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发展有两个独特性,即有创新的基因和质朴的传承,支撑这两个特点的精神内核是“团结、奉献、求实、创新”的院训文化。自1958年建院,62年来朴实的院训文化已经融入到了三院人的血液里。

乔杰院长表示,创新成果转化取得良好成绩,离不开国家政策支持和卫生主管部门领导们的指导。医院洞察机遇、提早规划布局,除了搭建了涵盖医工结合的医疗器械、大健康软件等内容的转化平台,更关键的是激发了更多临床的中青年专家带着临床问题去设计、探索、挖掘,全方位营造科技创新的浓厚氛围。

乔杰院长强调,作为北大医学人,更应该立足本职、脚踏实地,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做的更广、更深、更精,促进学科和医院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为“健康中国”贡献更大的力量。

“百余年前,医学还没有借助科技力量,医生治病救人很大程度上是用人性的关怀。”韩启德院士在做大会总结时指出,医疗科技的发展为解除病痛做出了巨大贡献。

韩启德院士表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在医疗科技创新方面建立了很好的平台,平台组织构架、运行机制较为完善,科研成果转化项目稳步增加,继续发挥各种激励机制,进行管理体制的改革。激励的动力既要有经济支持,更重要的是进一步发扬中国医生的优良传统,激发“从内心为病人解除病痛的情感”。

“我愿意在今后的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创新方面跟大家一起努力,取得更大的成绩,为中华民族在世界上崛起作出医疗上的贡献。”

本次转化项目不仅是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优秀科技成果转化的代表,更标志着医院的创新转化工作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入了新的阶段,预示着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创新转化将进入蓬勃期。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董轩 王丽 朱小语)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