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披甲战江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战“疫”纪实

“抗疫一线,我们看到无数青年人舍生忘死,他们成为这个战场上披坚执锐、一往无前的青春力量。”8月23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团委召开线上座谈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青联学联的贺信。援鄂抗疫归来的北大第一医院内科联合团支部书记叶晶分享的感悟把大家的视线引向数月前那场波澜壮阔的抗疫之战。“口罩和头套,挡不住你坚定的目光;汗水和压痕,印证着你的誓言和信仰”,从1月26日庚子年大年初二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出征武汉,到2月1日、2月7日第二、三批援鄂医疗队相继逆行江城;从2月8日元宵节当晚接管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重症病房收治病人,到4月4日病房病人清零;从4月6日结束72天在武汉的鏖战回京到6月中旬先后派出2批共90名医护人员前往北京西城区、大兴区支援核酸检测工作……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战“疫”行动中,北大第一医院医护人员们在组建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驰援武汉和北京严防严控两条战线上不畏艰险、挺身而出,以出色的成绩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院党委先后获得“北京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北京大学先进党组织”荣誉称号。

最美逆行:一千余封“请战书”和三支队伍“大会师”

庚子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湖北省武汉市等多个地区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并迅速蔓延至我国多地,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虽处春节假期,但北大第一医院立即进入备战状态。医院迅速启动了应急管理机制,院党委发出号召:“值此防控疫情的关键时刻,党、国家和人民亟需之时,全体北大医院人尤其是党员,更要坚守岗位、恪尽职守,树立大局意识,坚决服从组织安排,做好打硬仗和打持久战的准备,以科学的精神、坚定不移的信心、坚忍不拔的毅力抗击疫情,保卫人民健康!”院党委的号召在全院上下激起热切回应,一封封言辞恳切的请战书递交到院党委,报名参加援鄂医疗队的医护人员达1700多人。

“我们学医的人面对疫病自然而然地会冲到第一线去,其他的事不会想太多。”北大第一医院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领队、北大第一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刘新民说。

“最困难、最艰难的关键时刻,正是党组织和党员最应该发挥作用的时刻。”庚子新春大年初一傍晚,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党支部书记、副主任马靖获知北大第一医院将派出首批援鄂医疗队的消息,立即报名,主动请战。次日正值大年初二,也是北大第一医院105周岁的生日,由医院20名医护人员组成的首批援鄂医疗队在马靖的带领下从北京出发,逆行驰援武汉。出发前夕,医院党委批准成立北大第一医院援鄂抗疫医疗队临时党支部,组成临时党支部委员会。马靖任医疗队临时党支部书记,她组织队员们细化完善诊疗流程,与“国家队”战友们密切协作,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开辟了第一个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房,并进入隔离病房开展危重病人救治。“48小时内我们就开辟了第一个病房,队员们纷纷感慨这是‘光速开病房’,重症患者得以被迅速收治。”马靖对党组织的凝聚力、队员们的战斗力颇感自豪。医疗队里党员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实际行动产生了带动效应,12名优秀骨干一线入党,51名医疗队员在一线递交入党申请书。

2月1日,大年初八,刘新民率领第二批援鄂医疗队与第一批医疗队在江城会合。“国家卫健委召集我们开会布置援鄂任务全程就十分钟,十分钟后散会,我立即回医院组队,并回家拿几件衣服,不到一个小时的准备时间就带队直接去武汉”,对于率队出征武汉那天的“加速度”,刘新民记忆犹新。“召之即来,来之即战”,北大第一医院援鄂医疗队与同批赴武汉的北大第三医院、人民医院援鄂医疗队通力合作,2月1日当晚北大三家医院援鄂医疗队就共同在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7层开设了新的病区收治危重病人,以北大医学之合力,共同致力于“战之能胜”。

2月7日,元宵佳节前一天,副院长李海潮率领由111名医护人员组成的第三批援鄂医疗队出征武汉。至此,北大第一医院三批援鄂医疗队实现“大会师”,形成了135人的强大阵容,从2月8日起独立接管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B9西的重症病房,负责重症患者的救治。“这支135人的队伍有包括刘新民在内的7名呼吸病学医生,其中四名为正高职称的呼吸病学专家;3名重症医学医生;30名来自内科心血管、消化、内分泌、肾脏、血液、风湿免疫、胸外科等多学科高年资医生,1名感控专家,2名后勤保障、联络员和多学科的护士团队。”李海潮介绍。

2月8日下午,在成建制独立接管的重症病房启用前,刘新民为队员作动员

在万家团圆的时刻,135名援鄂医疗队员逆行出征,挥别亲人,将最美身影留给武汉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谢谢你们!我把自己交给你们了!”专业的治疗赢得了患者的信任,2月9日,中法新城病区里一位病人向北大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医师邓雪蓉道出了自己由衷的感激。

科学救治:危重患者“高治愈”和医护人员“零感染”

“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疫情防控工作十六字要求,成为北大第一医院援鄂医疗队开展重症患者救治工作的根本指针。从2月8日元宵节当晚接管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重症病房收治病人,到4月4日病房病人清零,北大第一医院援鄂医疗队累计收治新冠肺炎患者115例,治愈出院100例,这期间,正是依靠一系列科学救治的体制机制,医疗队成功实现了危重患者“高治愈”,医务人员“零感染”。

初抵武汉,刘新民就向同济医院协调了一个单独区域作为北大三家医院医疗队的会诊中心,每天下午四点,北大第一医院、人民医院、第三医院的专家组成员在会诊中心对所管辖病房的危重病例进行讨论,充分发挥北大医学的综合实力,提升医疗质量。在北大第一医院援鄂医疗队内部,则建立了呼吸、危重症、感染以及内科各亚专科的多学科讨论机制。与此同时,北大第一医院前方医疗队和后方北京本部之间也建立了远程协同诊疗机制。“一是北大三家医院医疗队之间的会诊,二是北大第一医院医疗队内部呼吸、危重症、感染以及内科各亚专科多学科会诊,三是北大第一医院前方医疗队和后方本部的会诊,我们通过建立三个方面的会诊机制,汇聚起北大医学的整体优势,拿出科学的、‘一人一策’的治疗方案,最终实现了‘提高救治率,降低病亡率’的目标。”刘新民总结道。李海潮对多学科团队在科学救治中的作用感触很深:“我们救治的重症患者中有一位使用无创呼吸机的老人。有一天老人下肢单侧出现了很多水泡,我们马上和皮肤科专家联系,他们迅速判断主要原因是缺氧和肢体压迫,很快问题就得到了解决。”

北京大学援鄂抗疫医疗队专家组在进行会诊。图中左一为刘新民,左二为北大第三医院院长乔杰,左三为北大人民医院院长姜保国

“在武汉期间,大家每天讨论病例、学习文献,都是为了追求完美、追求给病人一个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刘新民回首在武汉的日日夜夜,那段直面未知的病毒,与时间赛跑、与病魔斗争、与团队合作、为武汉“拼命”的时光如在眼前,他特别强调“科学态度”和“集体智慧”。

危重患者“高治愈”,“科学护理”功不可没。医疗队护理人员的组成充分体现了专业性和多学科性:呼吸和重症监护室的护士占30%,心脏监护室、急诊监护室的护士各占15%,神经专业和感染疾病专业的护士各占将近10%。在重症病房,多学科护士团队共同承担患者的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生活护理等全方位的护理工作。“我们的护士非常辛苦,基础护理做得非常好,收治的病人没有一个生褥疮的,有一个病人是带着褥疮转院过来的,在护士精心护理下,褥疮都好转了。”刘新民为护理团队的专业精神“点赞”。病人吃盒饭吃腻了,护士们拿来驻地的方便面;看到病人需要营养,医生们把社会捐助的营养品“安素”送给病人……医护人员和病人之间建立起深厚的情谊。

科学态度还体现在严格的感染防控责任制的建立。在北大第一医院从事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已有20年的赵秀莉和护士长王玉英“盯得非常牢”,每天她们都会仔细检查上岗队员的防护服穿戴是否符合规定,消毒措施是否到位。“这是底线,感染防控措施没做到位,是坚决不能进病房的。”医疗队将病房按照感染防控需要进行了三区两通道的划分,严格划分为“清洁区、污染区、潜在污染物区”和“医务人员通道、病人通道”,将病区的污染通道和清洁通道进行严格区分,并在污染区和清洁区之间建立了潜在污染区,设置多道屏蔽门,规定队员们穿脱防护设备必须在指定区域按照标准流程操作。为了降低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风险,在病房的每个房间和走廊尽头都加装排气扇,使病房始终处于相对负压环境中。队员们认真参加感染防控培训,严格执行各项感染防控规定。刘新民说:“队员们感染防控意识非常强,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去做,经过培训各项感染防控措施执行得也很熟练,这些都有效保障了我们全体医疗队员‘零感染’。”

人文关怀:暖心鼓励“家乡话”和连接亲人“无线波”

“疫病无情,但医疗有温度。”为了缓解与外界隔绝的重症患者的心理压力,医疗队实施以心理支持和康健护理为主的“医学人文关怀方案”,对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救治效果起到了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一天,病房里收治了一位60多岁的武汉大伯。这位大伯入院后一言不发,也不配合医护人员的问诊。细心的医疗队员侧面了解到,老人情绪低落的原因是老伴几天前刚刚因新冠肺炎离世,家里其他亲人也因感染新冠病毒而被分散至不同医院医治。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刘敬伟是地地道道的武汉人。获悉老人的遭遇,刘敬伟走到老人病床前,用武汉话和老人拉家常:“莫得担心,要配合医生……”熟悉的乡音从身着防护服的医生口中传出,老人的焦躁之心顿时得到抚慰,开始主动配合医护人员治疗,病情也很快得到好转。“武汉话的特点是越土越亲切”,刘敬伟说。他和另一位湖北籍的医生程渊在长白班交替值守,用一声声亲切的“土味乡音”给病人带来温暖的鼓励。

医患共同努力,战胜病魔

“每逢佳节倍思亲”,节日对重症病人来说常常提供了情绪波动的契机。2月8日这天正是元宵佳节,一位老先生虽经救治病情好转,但情绪始终不佳,一直要求出院。王玉英了解到老人非常挂念老伴,但住院期间没有任何通讯工具,与家人失联后情绪焦躁。王玉英开始不停地拨打老人家里的固定电话,一直无人接听。但王玉英没有放弃,在持续拨打多天后,突然一天,电话那边老人的老伴接起了电话。听到老伴的声音,老人当时就流下了眼泪,情绪也渐趋稳定,开始积极配合治疗,很快就康复出院了。王玉英说:“这种医学人文关怀其实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心理护理。”

驰援三省:从冬到夏“加时赛”和默默付出“感控人”

135人的“大部队”之外,还有一位驰援三省的国家感染控制专家李六亿在抗疫一线奋战了整整136天。6月4日,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北大第一医院感控处处长李六亿完成在湖北省、黑龙江省、吉林省的抗疫工作,返回北京。从1月21日接到紧急通知驰援湖北,到4月11日赶赴绥芬河,再到5月14日转战舒兰,李六亿在一线经历了一场场抗疫遭遇战、阻击战。

1月21日那天,正在北大第一医院给门诊医务人员培训新冠病毒防控知识的李六亿接到国家卫健委紧急电话:即刻奔赴武汉。李六亿没有一丝迟疑,她向身边同事借了一台电脑,就立即赶往机场飞赴武汉。“武汉战疫是一场遭遇战。”李六亿在这场“遭遇战”中开启了“连轴转”模式。她与国家卫健委专家组的同事们一起起草了《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等一系列感染防控指南,并对雷神山医院和方舱医院的感控流程进行设计。雷神山医院最大的特点是边建边用,医务人员数量和被收治患者数量动态变化。为了让源源不断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千名医务人员执行规范的医务人员防护要求和患者感染控制措施,李六亿指导雷神山医院进行统一的培训、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流程、建立标准化的样板示范病区、建立强有力的感染防控领导机构,保障各项安全防护和感染防控措施的落实到位。在方舱医院,感染防控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在患者高度密集的情况下,如何预防患者发生感染和预防医务人员自身感染。李六亿指导医院采取了设立患者单元、设置必要的洗手设施和卫生间、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配备清洁消毒用品、加强环境的清洁和消毒、加强对患者相关症状的监测、加强感染防控人员的配置、加强对医务人员和患者感染症状的监测与监督等一系列综合措施。在湖北,李六亿进行了80多场次的培训,超过1万人次的医务人员接受了李六亿的面训,300多支援鄂医疗队的4.26万名医务人员实现了“零感染”。

4月11日晚,完成武汉抗疫工作的李六亿又奔赴位于黑龙江省的中俄边境口岸绥芬河市,继续她的抗疫“加时赛”。从长江之滨转战到中俄边境,李六亿在绥芬河开始了她的感染防控“阻击战”。“绥芬河战疫是有准备之战,各项防控工作更加有序”,李六亿说。在绥芬河,她忙于强化培训、指导综合医院的改建、优化流程、建立组织制度,白天走访定点医院指导医院布局改造,晚上梳理工作情况及时总结经验,经常工作到深夜。在黑龙江,李六亿先后在绥芬河市、牡丹江市多家医院开展一系列感控专场培训和疫情防控视频培训,线下培训1160多人、线上培训20369人。

5月15日,李六亿接到国家卫健委通知:转战吉林舒兰!抵达舒兰的她当晚连夜调研舒兰市中医院,指导改建方案,随后对舒兰市医护人员开展感染防控培训。在吉林省期间,她还赶赴吉林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指导当地医院的感染防控工作,对医务人员进行防控知识培训。“无论在台前还是幕后,‘感控人’都默默付出、无私奉献,他们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却用坚守的力量筑起了抗疫一线的防控堡垒。”在北大2020年毕业典礼上作为教师代表寄语毕业生的李六亿用饱含深情的话语致敬自己的战友“感控人”。

4月6日,经过72天鏖战,北大第一医院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队员凯旋

北大援鄂医疗队圆满完成任务胜利归来

在这场来势汹汹的大战和惊心动魄的大考中,北大第一医院人迎难而上,72天持续奋战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他们心中装着病人、装着战友,却时常忘了自己。李海潮在武汉经常早上饮一杯咖啡就走进病房投身于紧张的救治工作中,下午出了病房才和大家一起吃晚饭,他笑着说:“我是陕西人,陕西人有一天两顿饭的传统。”刘敬伟虽是武汉人,但他值守于病房,一直没有机会去看望在武汉的父母,妹妹来医疗队驻地捐赠物资,也适逢他在病房没有见上一面。王玉英接到驰援武汉的通知,带上一些自己的常用药就匆匆出发……逆行出征、在武汉的病房里救治重症患者的最美身影,成为北大第一医院105年来“厚德尚道”核心价值观的最佳诠释。94岁的北大第一医院原副院长、护理部主任许饴陶给援鄂医疗队致信,她在回顾北大第一医院在国家民族危难时刻医护人员挺身而出的光荣传统后鼓励医疗队员们:“你们现在的工作是影响到全世界的抗击病毒的严酷战斗,必将载入世界防疫大事的史册。你们个个是好样的!都不愧是北医的护士,不愧是中国的白衣战士,你们真棒!在最后胜利即将来临时,希望你们稳扎稳打,精益求精,做好个人防护工作,为这次抗疫工作划上圆满的句号。”刘新民说:“这136人的援鄂医疗队在北大第一医院历史上也是派出医疗队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一次。建院105年来,每当国家有危难时刻,北大第一医院人总是勇敢地冲上前,这种精神,与北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有着深刻的渊源。”

(北大新闻网)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