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时代的医学生心理健康——北医辅导员暑期线上专题心理培训举办

开学在即,为进一步做好我校医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工作,提升辅导员工作技巧与业务水平,应用团体辅导技巧开展学生班级活动,以帮助学生顺利适应返校后的封闭式校园管理,更有效地应对“疫情时代”可能出现的心理困扰和危机,8月24日下午,医学部学生工作部组织了主题为《疫情时代的医学生心理健康》的线上辅导员专题心理培训。本次学习特别邀请医学人文学院,医学心理系主任官锐园老师,讲授疫情期间学生心理健康相关议题,并介绍了团体辅导形式及其应用。医学部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张丝艳老师主持,各学院、医院专兼职辅导员,以及学工部、团委70余人参加了学习。

官锐园老师从“疫情期间的大学生心理概况”开始讲起,专业特性使得医学生在疫情期间的心理健康问题相对其他专业较好,但原有的心理问题仍可能加重。她借助实际案例来讲解“应激反应相关理论”和“应激条件下的个体反应”,以帮助老师们理解,疫情压力在具有不同个人特质的群体中会唤起不同的情绪反应,不同的个体也会选择不同的应对策略。同时,居家/封闭的学习模式,会导致感性刺激和生活弹性的缺乏,并更容易引起亲子关系冲突,而造成学生负性情绪增多、适应性降低的后果。官老师指出,家庭类型与同学的个性发展息息相关。在成长过程中得到更多关爱的个体会拥有更积极的自我图式,健康的家庭是他们的积极资源;而过于强调成绩、地位或其他的家庭,以及家庭关系恶略、出现虐待、忽视、暴力的家庭则会给个体带来伤害,辅导员老师们在这些家庭类型的同学时,需要特别注意、加强保护。

在团体心理干预环节,官老师结合辅导员的日常工作,介绍了团体心理治疗的适用范围,并教授了促进成员相识、互相建立信任、加强团队合作、促进自我探索等适用于大学新生班级团体建设的常用练习活动,以及未完成句子、问题解决、图画表达等在疫情期间的放松减压、自我关爱的团体活动。团体中的分享和同伴支持有助于压力的缓解,但一定要注意不进行价值的评判,而是以自我探索、启发、收获为主,辅导员应引导同学在团体活动中使用正面词汇,并使用增强自我效能的技术结束团体活动。

在学习的最后,官老师指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标在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这包括个体拥有促进自身和他人心理健康的能力,拥有应对自身及他人心理疾病的知识、态度和行为习惯。辅导员老师们可以通过团体活动的方式,增强同学们的心理应对能力,在疫情期间给予同学们更多的支持。

疫情期间的校园封闭式管理是一个全新的挑战,辅导员老师会始终和同学们站在同一个战线,在维护校园安全的同时,也做到关心情绪、舒缓压力,将同学们的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

(医学部学生工作部)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