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大西
编者按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为热烈庆祝党的百年华诞,充分展示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历程和伟大成就,以文字的形式总结回顾北大医学与中国共产党的紧密联系,反映建党100周年来的时代变迁和人民生活变化,激励师生员工坚定理想信念,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创建“双一流”工作优异的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医学部开展以“牢记初心使命书写时代芳华”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北医新闻网选登优秀征文,以飨读者,同时欢迎广大读者积极投稿。
“全面小康,奋斗有我”,我们有幸参加了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组织的“读懂中国”活动,和几位老前辈面对面。
听他们讲述自己起起伏伏的一生,为国家健康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而奉献的一生。其中,对沈春教授的访谈让我们感慨不已,引发我们的深思。
——笔者日记
响应国家号召,支援三线建设
沈春教授自1957年毕业后,就留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颌面外科工作,曾担任过口腔医院副院长。
沈老刚工作时,正值国际形势突变,当时中苏交恶,美国虎视眈眈。
为应对风云突变的国际形势,1964年,我国在中国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了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即“三线建设”。
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极大规模的工业迁移过程。
扎根偏远小城搞建设,不悔!
当时的艰苦,可想而知。现场听沈老亲口道来,更让我们大为触动。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吃口肉都是奢侈。
因核爆炸造成的环境污染,更是时刻威胁着前辈们的健康,沈老讲到不少同志都患了肾炎。而他自己,初到甘肃,也是日日流鼻血,止也止不住。怎么办呢?只能动手术结扎颈外动脉。
问题又来了,当时的404厂医院还很落后,其他医生不会做这个手术。鼻血一直流也不能放任不管,最后沈老决定,自己指导同事给自己完成手术。
虽然沈老的讲述平平淡淡,可那时的凶险艰苦犹在眼前。
中核404展览馆
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第四零四厂位于甘肃嘉峪关以西100公里处,简称为404厂,筹建于1957年,因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美帝国霸权主义的核垄断而辉煌。
沈老本是外科出身,对于一个外科医生而言,年轻力壮的十八岁是风华正盛的年纪,是职业生涯中最为宝贵的阶段。
放弃北京的资源和平台,甘愿扎根于偏远小城搞建设促供给,是很大的牺牲。
沈老没有悔意,也并未因此放弃努力。
患者不会按照教科书来生病,疾病的表现千奇百样,个体差异巨大,只能通过不断学习,来满足不同患者的就诊需要。
沈老秉持着医者仁心、不断求索的精神,深耕于三线建设的基层,用自己的学识和努力发光发热,为国家建设助力。
最大的困难,是与世隔绝的心灵考验
最大的困难还不是物质上的匮乏,更多是与世隔绝的心灵考验。
因核基地建设的保密性,不能向家人透露自己的行踪。一年到头,亲人不得见。挖地道,引雪水,什么都做过。
2018年,沈春教授与家人重回中核404厂,在展览馆前合影,坐在轮椅上的为沈春教授。
如沈老一般的知识分子们,在当时为核工业基地的建设提供了可靠的后方保障。这让我们想到了《我和我的祖国》中因核辐射而不幸去世的高远,和女友一别几年,再见已是永别,谁能想到杳无音信的背后竟有一个国家秘密,谁能想到踪迹无寻的背后是一代的奉献牺牲。
——笔者日记
2020年9月,“读懂中国”活动中,沈春教授为学生讲“初心”。
短短的讲述,并不足以概括18年的艰苦卓绝,但这简短的讲述却在我们的心湖投下石子,久久不平。
沈老将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阶段奉献给了大西北,奉献给了祖国建设事业,而支撑他的恰恰是对国家对党的热爱。
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有了核武器,才不怕被威胁,沈老所为正是为保障国家安全奉献自我。
可以说,正是有了这些不为名利,甘愿将身心付诸于国家建设的前辈们,才有了祖国的腾飞,才有了实现中国梦的底气,才有了如今的美好社会。
“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是为人民服务是没有界限的,我们可以在平凡工作中做出不平凡的贡献。”沈老勉励我们。
——笔者日记
2020年9月,“读懂中国”活动老教授与学生合照(第二排左四为沈春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作为大学生,我们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定大有作为。
作为新一代的中国青年们,更要感念前辈的不易,居安思危,与时俱进。在新时代,坚持党的领导,爱党爱国敬业,秉持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增长见识,拓宽视野,对得起党和国家的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人,乐于奉献,敢于牺牲,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为公共卫生事业和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理想高远,而我们的路才刚刚开始。
——笔者日记
人物小传
沈春,男,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颌面外科教授,1936年2月出生,198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1年1月退休,退休前任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副院长,主管过教学、行政后勤工作。退休后曾任口腔医学院院务委员会委员,不断发挥自己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和专业特长,关心医院发展,支持医院建设,为医院、为社会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2019级口外党支部 朱慧 冯继玲)
编辑:韩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