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百年·征文】中国现代精神病学的奠基人——记北京大学第六医院沈渔邨院士

编者按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为热烈庆祝党的百年华诞,充分展示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历程和伟大成就,以文字的形式总结回顾北大医学与中国共产党的紧密联系,反映建党100周年来的时代变迁和人民生活变化,激励师生员工坚定理想信念,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创建“双一流”工作优异的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医学部开展以“牢记初心使命 书写时代芳华”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北医新闻网选登优秀征文,以飨读者,同时欢迎广大读者积极投稿。

人物简介

沈渔邨,浙江省杭州市人,中共党员。1944年就读于昆明市西南联合大学生物系。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医学系,同年赴苏联留学。1955年在苏联第一医学院获得医学副博士学位。归国后,在北京医学院精神科从事精神病学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1979年获世界卫生组织奖学金,在丹麦、英国、瑞士等国家精神病学科研机构工作。1980年创建北京医学院精神卫生研究所。1982年建立世界卫生组织(WHO)/北京精神卫生研究和培训中心,同时起任WHO总部精神卫生专家顾问组成员。1986年被挪威科学文学院聘为国外院士。1990年被美国精神病学协会选举为通讯研究员。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名誉所长,卫生部精神卫生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社长。在中外专业杂志发表论文182余篇,被SCI(美国创办的科学引文索引)收录19篇。

曾获卫生部科技成果二等奖,国家教委和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全国三八红旗手、海淀区人民代表、北医首批八大名医等多项荣誉。主编的《精神病学》大型参考书于1980、1988、1995、2001、2009出版五版,分别获卫生部优秀教材奖,国家新闻出版署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及卫生部杰出科技著作、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年8月由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卫生部、民政部、财政部、公安部、教育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授予“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06年荣获中国医师协会首届杰出精神科医师奖;2013年获得北京大学蔡元培奖;2019年荣获荣耀医者“生命之尊”奖和第三届国之名医“特别致敬”奖。

一位医者身着白色工作服,关切询问着患者病情,温暖的笑容丝丝渗入患者心中,坚定的眼神为患者带来希望之光,她就是我国精神病学界的杰出专家,我国现代精神病学奠基人之一沈渔邨院士。

沈渔邨的青年时代是在战火烽烟的年代中度过的。随着“七七事变”和“八·一三”事件的爆发,沈渔邨几经辍学,随母亲从杭州逃难到上海后辗转昆明。1943年,沈渔邨进入西南联大先修班,次年进入联大生物系。在联大,她积极参加学生进步团体,还在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下奋身投入“一二·一”学生运动。1946年夏天,西南联大返回北平后,沈渔邨志愿学医,她选择了北京大学医学院。期间,她积极参加党领导的反美、抗暴、反饥饿、反迫害的学生运动。1947年秋,经地下党组织决定,沈渔邨撤至华北解放区,次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她回到北京继续完成医学院的学业。1949年10月1日,游行队伍中的沈渔邨经过天安门时,以无比兴奋和喜悦的心情接受毛主席的检阅,感受到“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感受到没有任何一件事比做一个独立自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更光荣和自傲。

1951年,沈渔邨获得留学苏联的机会,经过4年努力学习,她以优良的成绩毕业于莫斯科第一医学院,获得医学副博士学位。学成归来,沈渔邨就开始了精神病学的学科建设工作。她翻阅大量国外书籍、文献,吸收、借鉴西方先进知识,在国内首次创建精神生化实验室,在抑郁症生化基础以及精神药理药代动力学研究上,获得可喜成果,对指导临床诊断用药具有现实意义。多年的临床经验,沈渔邨非常重视患者的医疗环境和医生对患者的态度,为了尽快控制患者病情,她率先改革精神病院约束病人的旧管理模式,创立了人工冬眠疗法。

“文革”后,沈渔邨回到原单位,面对本身底子很薄的精神病学学科,她一是积极带领科室医生开展“农村家庭社区精神病防治”的试点工作;二是筹备编写《精神病学》大型参考书,介绍国际神经科学和精神病学的进展,以尽快缩短和弥补我国精神病学的差距。

从1974年6月至1977年2月,沈渔邨从本国社会文化、卫生系统的特点出发,带领大家完成了在北京市海淀区11个公社,19万农业人口中建立精神病人家庭防治网的工作。她每日都要从医院搭乘郊区公共汽车到公社,再从公社骑自行车到大队,一次就需三个小时,为的就是亲自访问、检查公社每个精神病人,获得可靠的科学资料。有一次下着大雨,在去公社的路上,她从自行车上摔下来,导致左膝受伤,但仍坚持走到病人家中进行访视,最终256名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得到了系统治疗。之后沈渔邨又完成了16个县,600万农业人口精神病家庭社会防治的建网工作,使2500多名农村精神病人获得治疗的机会。这项工作在国内已推广并获得国际公认。

1979年10月,沈渔邨从欧洲精神病学研究机构考察学习八个月回国后,为了尽快使我国精神卫生和国际接轨,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她于1980年在原有精神病学研究室的基础上建立精神卫生研究所,两年后又在北京和上海两地建立世界卫生组织精神卫生研究和培训协作中心。在世界卫生组织和双边协作的推动下,先后在全国各地组织40多次精神卫生国际讲习班,成功引进先进的研究方法、设备并培养人才。至1993年该所新址落成时,全所讲师以上骨干除1人外,均在国际先进精神卫生机构对口进修,为我国精神卫生学科培养了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力量,从一个只有一台72型分光光度计和一台一万元脑电图的穷教研室,建成一个具有现代化设备的精神卫生研究机构。1985年,沈渔邨应美国邀请作特邀报告。1986年,由挪威精神病学家推荐,授予沈渔邨挪威科学和文学院国外院士的学衔。

为了及时向国内同道介绍国际神经科学和精神病学学科进展,推动我国精神病学的发展,沈渔邨编写完成了精神病学大型参考书,已连续发行五版,获得业界一致好评,并获得多项国家级奖项。

作为我国精神病学和精神卫生学第一位博士生导师和博士后导师的沈渔邨,先后指导硕士生11名、博士生19名、博士后1名,为我国乃至世界的精神病学学科做出了积极贡献。

(北大六院)

编辑:韩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