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举行“冬奥英语及跨文化交流能力培训班”开班仪式暨第一次培训讲座
为贯彻落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医疗卫生保障工作相关要求,做好冬奥赛会和冬奥定点医院医疗卫生保障工作,提升医院冬奥医疗保障工作人员的英语水平和跨文化交流能力,2021年6月25日下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在陆道培学术报告厅举办“冬奥英语及跨文化交流能力培训班”开班仪式暨第一次培训讲座。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天兵副院长出席开班仪式并作动员讲话。医务处王晶桐处长,继续教育处高杰处长,冬奥医疗保障团队总负责人、创伤救治中心朱凤雪副主任,门诊部(患者服务中心)刘盈副主任、郝徐杰副主任,急诊科王秋护士长、感染科李颖护士长等出席开班仪式。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英语教研室李俊副主任作为第一次培训讲座主讲嘉宾出席活动。活动由对外合作办公室张贺主任主持。冬奥医疗卫生保障工作相关人员以及各科外事秘书、医学生和团员青年代表近160余人通过线下、线上参加活动。
开班仪式上,王天兵副院长对参加培训的医务工作者表示感谢,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阐述了开展培训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殷切希望。他在讲话中表示,北京2022年冬奥会是我国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医疗保障工作对于冬奥会的顺利举办至关重要,而医务人员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将直接影响到医疗保障工作的效果。他希望参加培训的学员要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把培训内容与医疗保障工作联系起来,深入思考体会,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在培训中培养跨文化交流意识,提升英语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掌握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技巧,努力为冬奥会提供最优质的医疗卫生保障服务。
随后,医院冬奥医疗保障团队队员、内分泌科邹显彤主治医师作为学员代表发言,表示在当前备战冬奥的最后冲刺时刻,医院举办“冬奥英语及跨文化交流能力培训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定会珍惜此次培训机会,努力完善专业英语,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展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作为“国家队”的医疗水准,为医院的国际化、专业化形象塑造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开班仪式后,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英语教研室李俊副主任为大家作题为《跨文化医疗:理论与实践》的专题讲座。李俊副主任从跨文化医疗主要理论,与冬奥会医疗保障相关的宗教信仰、生活和饮食习惯,风俗禁忌对医疗的影响等方面入手,通过系统、专业的理论讲授及精彩、生动的真实案例分析,详细介绍了跨文化医疗中存在的客观差异以及解决办法,课堂气氛热烈活跃,现场学员纷纷表示课程干货满满、受益匪浅,对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次培训班将围绕日常医务工作用语,各国风俗禁忌、饮食生活习惯、宗教信仰,冬奥知识和冬奥英语等方面开展培训及讲座,采用线下、线上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场景模拟实践相结合,个人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微信群互动交流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学员们在参与互动的氛围中学到实用知识,力求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北京2022年冬奥会既是提升国家影响力、塑造国家形象、讲好中国故事的有力抓手,也是展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国际化、专业化形象的良好契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将通过专业化、国际化的医疗保障和医疗服务,打造代表中国医疗水平的“国家名片”,展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良好形象。
(来源:人民医院对外合作办公室 李鲤)